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明白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以极大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投入到语文创新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一些体会,先谈一下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2.
李汀 《时代教育》2010,(9):212-2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处处讲求创新的今天,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所面对重要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每个语文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陶磊 《华章》2011,(2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郭秀环 《考试周刊》2012,(40):25-2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支柱,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它担负着二十一世纪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教育只有创新才可以培养出创新的人才。语文的创新教育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学会用新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中之重。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此我谈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露头角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学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语言的载体是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门热点,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四个现代化更需要创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核心的核心,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理所应当加强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这样,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就要实施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把创新教育渗透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们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的思维品质以及运用语文思想方法的能力.本文主要讨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创新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依据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把创新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主要是指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  相似文献   

12.
刘淑丽 《文教资料》2013,(15):46-4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应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它的至高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衰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作为语文这一门普通教育中的基础工具学科,应该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语文课教学这个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课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这样,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周永进 《考试周刊》2009,(14):60-61
培养创新人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教师应当肩负起这项重要使命。本文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名学生,让所有人的创造力都能被挖掘出来;第二.教师应富有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第三.教师要创造条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所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基本内容,结合其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鼓励,要引导。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靠教育,尤其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