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手机短信迅猛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 《今传媒》2005,(4):38-39
自1992年世界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沃达丰公司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以来,中国国内的短信传播市场最近几年发展迅猛。2002年整个国内市场总额超过19亿人民币,2003年这一数字己经涨了3倍多,超过62亿。这种发展成为备受瞩目媒介新景观。伴随着手机短信的迅猛发展,手机己经被学们称为“第五媒体”,而不再仅仅是“移动电话”。这主要就在于手机短信功能具有大众传播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涂燕平 《青年记者》2006,(24):64-65
手机短信爆炸式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了一次革新的契机,不甘在这一新的传播领域无所作为,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与手机短信的联姻之路,广播也不例外。广播节目纷纷与短信联姻相比较而言,手机短信这一新型的传播方式在广播中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目前,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开通短信平台  相似文献   

3.
李南 《新闻窗》2011,(1):114-115
一、手机短信广告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2年12月3日.全球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诞生。而我国则于1998年开通短信业务,从此,短信在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业务之一。在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中国移动2001年的短信数量达159亿条,2002年达到500多亿条,2007年中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5921亿条。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爆炸式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了一次革新的契机,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与手机短信的联姻之路。广播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在狗年来临之时,在新年祝福语里,在手机短信里,在狗年邮票里,国人对狗宠爱有加,尤其是借狗的叫声谐音复制.称狗年为“旺”年,祝福语则为“新年旺旺旺”。本拟从中国传统化的角度,选取与狗有关的成语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手机短信使用者的总体数量和人均短信发送总量均显著高出欧美国家,手机短信在中国人群体中的高使用率、短信人际传播在中国人际交往中显示出的强渗透力和持久热度表明,跨文化心理是研究中国人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此为视角,从中西方面子观的比较入手,透过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解读,对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及构建的人际关系特点进行分析。面子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有着特定的表现,本文就较为突出的两点作相应阐述:一、短信人际交往的纯文本优势——说话"绕圈子";二、"面子"与短信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爆炸式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了一次革新的契机,不甘在这一新的传播领域无所作为,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与手机短信的合作之路,广播也不例外。目前,广播电台开通短信平台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每个电台有属于自己的平台代码。广播与机短信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周慧 《新闻世界》2013,(6):260-261
近年来,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遍布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大学生手机短信消费的现状怎样?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既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校心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又对构建和谐高校以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力图了解大学生的手机短信消费现状和特点以及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9.
手机短信业务的出现晚于互联网。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由沃达丰公司通过GSM网络成功发送。短信引进中国已有五六年的时间。近两年短信的发展尤为迅速,聚集了巨大的“拇指一族”,促生了蓬勃红火的短信经济。很多学将继互联网之后出现的手机短信称为“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媒体相比,手机短信具有受众对象更广泛、传播信息更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更高、自主个性化等特点。手机短信可有效发挥其传播优势,积极发挥其舆论作战功能。研究如何利用手机短信开展舆论战,对于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打赢现代战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作者认为:在讨论什么将成为“第五媒体”时,必须分清手机和手机短信的区别,手机短信只是手枧的功能之一,二者不能划等号。手机短信作为手机的重要功能,使得手机具有问鼎“第五媒体”的潜在优势。但手机在第五媒体的征途上还要走多远呢?这是此篇文章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手机短信的发展看大众传播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到2002年,仅中国移动短信用户就已达到1亿多户。据零点调查公司在中国10个城市、9个小城镇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地区18-60岁的手机用户中,有40%以上的用户收发过短信息或享受过短信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民歌具有重要的本土文化价值.传统民歌纳入电视视野,增加了电视的传播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电视文艺资源;电视的介入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延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示范作用,同时在对民歌进行加工和改造的过程中,也出现模式化倾向,存在失去原生性和传承性之险.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电视语境下民歌如何更好地生存.  相似文献   

14.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我国的手机短信则于1998年开通。由于手机短信业务具有交互性强、快捷迅速、收发方便等特点,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它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现代传播理念,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继报纸、广  相似文献   

15.
手机短信与现有的四种大众传播媒介相比,具有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反馈更及时等传播优势,因此, 从传播学意义上来讲,它已经具备了成为“第五媒体”的能力。手机短信虽然具有如此多传播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传播问题和发展瓶颈,比如可能造成的信息污染以及技术和产业缺陷等,需要积极探索其发展的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在传播新闻信息等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文本以其无声、持久、绝对于声音的优势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方式.手机短信也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联络与交际的工具,它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平台,是一种自由空间的延伸,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手机短信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就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英惠 《新闻窗》2008,(1):104-106
所谓短信服务(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简短信息的无线应用,也是将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储存和转寄的过程。1992年英国Vodafone公司通过个人计算机向移动电话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由此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从2000年起,我国的手机短信服务逐渐兴起,并从最初的SMS到了EMS(加强型手机短信服务)(Enhanced Short Message)与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多媒体手机短信服务)阶段。  相似文献   

18.
顾红建 《新闻通讯》2012,(12):39-40
我国的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报刊、广播、出版、影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蓬勃发展,传统报业集团也在新媒体、新媒介方面大力发展,纷纷介入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大屏幕等各种媒介,作为传统报纸的扩展、延伸和补充,与传统媒体一起构成了多介质、多层面、立体化,  相似文献   

19.
瞿小蕾 《大观周刊》2012,(28):46-47
苗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灾难深重和曲折迁徙的民族发展史练就了苗族人民刚毅的民族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也使得这个民族至今仍保持着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从说其音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湘西和黔东南是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两个地区,集中体现了苗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特征;本文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为指导,对两地苗族音乐的异同作比较全面深刻的比较研究,对我们全面的了解苗族的历史,认识苗族音乐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内容,为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苗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他来自中国最传统的乡土,在春节前给城市带来了粮食般朴素的歌声。不管他的名声多响亮.而在许多城市人眼里,他只是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