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曹智勇  张燕 《高教论坛》2020,(2):121-124
高等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在高等教育中,层次最高的是研究生教育。英国高等教育出于自身声誉和精英传统的考虑建立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而英国社会的广泛互动参与又促进了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我国应从淡化政府参与、提高第三方机构地位、提高高校服务和责任意识、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利益相关主体责任分担机制以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出发,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各种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我们应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借鉴发达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先进经验,实施由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模式,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官方主导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多元保障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下,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建立独立的教育质量评估中介机构、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信息系统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荷兰高等教育管理及质量保障经过了持续完善的改革过程,政府建立认证制度并发挥重要引导作用,保证高校充分享有自治权,促使评估机构走向市场化,建立并完善日趋严格的评估制度,保证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相协调,政府、高校、市场和社会建立一种平等、互动、协商的治理制度。我国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应保持"掌舵者"的角色,树立多样化质量观,兼顾对教学与研究的评估,注重高校的分类分层评估,培育独立性的评估中介机构,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由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关注点有所不同,"高等教育质量观"很难达成一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价值取向也趋于调和,呈现出社会与个人价值取向的统一,并侧重于学生的个体价值,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成为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符合以学生为代表的个体需求。从国际经验来看,西方各国凭着持续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雄厚的评估资源,以及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使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已初步构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多方参与,以各种质量管理和评估评价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体而言,高校应从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并完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三个方面来构建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步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第三方实体,是为社会提供教育质量保障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它与高校、各社会主体之间是一种纯  相似文献   

7.
建立专门的校级保障机构、吸纳学生参与、引入外部评估主体和规范考核程序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举措。建立专职的质量保障机构、培养质量意识、丰富质量保障主体、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澳大利亚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给予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使高等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治理理论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治理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实现保障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保障效率、实现良性互动等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社会、高校都应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构建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治理措施,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治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目前实行的基本上是以政府为单一合法性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现实中这种传统的政府单一管理模式已显露出严重的弊端,而以市场为主体的调节机制也不尽完善。学者们建议借鉴公共行政管理中的治理理论,在高等教育的运行过程中重构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倡导建立一种多元参与的有效治理机制,吁求社会各组织团体及高校内部教师和学生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政府、社会和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其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促进本省高教质量提升上担负重要的职责.当前主要的任务是加强以学科、专业为主的单项评估.同时,在评估过程中,应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多维的评估网络,加强对评估机构及过程的再评估,加强专业化建设,正确看待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社会问责是高等教育质量外部监控的重要手段。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社会问责是公民或社会组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及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促使高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社会问责必须解决问责的衡量标准、问责主体的法律权限(地位)、建立高校信息披露机制和问责回应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审核评估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四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在我国首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它已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高校分类建设和特色发展的需要。应该按照"审核评估"模式的特点与要求,从建设依据、评估标准、评估重心、评估主体四个方面实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由"外塑型"向"内生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活动,具有主体多元等特点.当前中国在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建设方面存在单一化发展的瓶颈.明确评估主体的分工,促进多元化建设是构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本要求.荷兰的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评估与认证质量保障体制,其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主体以及运作模式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结构,构建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在欧美国家蓬勃兴起,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构建以"学校为核心、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中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必须坚持"以内为主,以外促内"的原则,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的有机结合;必须切实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念,发展多元保障主体,学校、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分工负责,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全程保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教育评估为主要手段,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制度建设,重视理论研究,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健康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法国高等教育以国家投入为主,其质量评估一直由国家主导。多年来法国在不断调整和 完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试图建立政府、社会和高校都满意的,更为公平、合理、可信的评估机制。首 先简述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演变历史,然后重点介绍新成立的“高等教育与研究高级评估理事 会”及其授权的第三方评估的特征,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的进一步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性扩展到质量发展、内涵建设,以及优质院校建设,职业教育质量诊断逐渐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外部评估向政府依法履职、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广泛参与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经历了以评代管、管办分离到"诊改"的自主保障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策:一、加强与国际质量保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二、改变保障主体、保障形式单一、行政色彩浓厚的现状,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方协同合作,高校自动保障的评估体系。三、改变以保障“教”代替保障“学”的现状,把保障“学”作为各种质量保障活动的落脚点。四、通过法律和政策引导,逐渐扩大社会评估机构的作用,提高社会参与度。  相似文献   

18.
荷兰高等教育的“评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探索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改革的经验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荷兰高等教育"评估文化"是其优质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其"评估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最终定形为当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评估文化架构。同样实行集权制管理的荷兰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专业性的第三方社会评价尚未成熟,政府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且较多地直接参与到质量评价与监控的过程之中,单一的学术性培养体系与评价标准日益与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而高校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至今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从"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社会评价体系、完善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发挥政府、中介组织、高校等多元质量保障主体的功用,共同促进研究教育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内部质量保障为主体,外部质量保障为主导,前者主要是高校的自律机制和自适机制,后者主要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学术规范体系"为主线,从而形成了其独立自主、以制度促规范、互动而平衡的鲜明特征。给我国的启示有:建立起法制化、制度化运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专业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完善以"内部"为主体、"外部"为主导的体系构成;加强内外有效沟通和协调发展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