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各种蝙蝠很多。到今天为止,已经编目的至少有40种。几内亚蝙蝠大致有大果蝠和小蝙蝠两大类:这里只谈前者。大果蝠一般身长22厘米,展开后的翅膀两端距离为90厘米,有的还拖着一条1.3厘米的短尾。大部分大果蝠的毛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蝙蝠,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蝙蝠是唯一善于飞行的一类哺乳动物?正确!不管睡觉、休息还是生宝宝,蝙蝠都是头朝下倒挂着完成的?正确!蝙蝠的眼神非常不好,总是在黑夜里活动?嗯……不完全正确。蝙蝠长得很对不起观众,只适合出现在恐怖电影或万圣节中?这是一种偏见!超过1 000种蝙蝠属于小蝙蝠类群,它们几乎都是夜行性的。还有大约180种蝙蝠属于昼行性的大蝙蝠类群,这是一群长着尖嘴巴的水果爱好者,因此被  相似文献   

3.
蝙蝠几乎是个瞎子,它如何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对象啊?会不会出现有的"青年小伙子"蝙蝠向一位"老奶奶"蝙蝠表达爱慕之情的情况?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蝙蝠用超声波来探路,来捕食,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人类也因此模仿出了相应的声纳探测。如今科学家还告诉我们:我们用眼睛看世界,而蝙蝠用超声看世  相似文献   

4.
正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外形像老鼠,常于夜间活动,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说起来,并不是很讨人喜欢。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人们对蝙蝠有了更多的关注,发现蝙蝠简直是一类"超级哺乳动物",在蝙蝠体内携带多种高致病性病毒。大自然的筛选,使蝙蝠进化成了"毒王"的特殊体质和生活习性。在不同的文化中,蝙蝠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  相似文献   

5.
<正>在黑暗中,它们照样能分辨出远近物体。它们的绝活,人类能学到手吗?拜师于蝙蝠人类最早熟悉的"瞎子"动物,要数人们常见的蝙蝠了。对蝙蝠用超声波"看物"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也有百年历史,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于这位蝙蝠老师的  相似文献   

6.
<正>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害怕又黑又潮乎乎的洞穴,反正我是挺害怕的。尤其是在看了几部关于洞穴不明恐怖生物的电影后,就更加心有余悸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黑暗、这样的与世隔绝,才造就了洞穴里神奇的生态系统。蝙蝠:洞穴生态系统的"造物主"既然说到洞穴,大家可能想到的第一种动物就是蝙蝠。没错,大部分的蝙蝠都生活在洞穴里,昼伏夜出。蝙蝠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老鼠一类的)的第二大类动物,并且是唯一真正能飞的  相似文献   

7.
正利用回声定位,蝙蝠可以在暗夜里敏捷飞行。但德国科学家新近发现,这个定位系统遇到光滑的垂直表面时会失灵,导致蝙蝠容易撞上玻璃窗或玻璃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鸟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说,外立面采用光滑玻璃的建筑物附近经常出现死亡蝙蝠,可能就是因为光滑表面造成的"感知陷阱"使蝙蝠容易撞墙。蝙蝠发出高频声波,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蝙蝠翼振子作为基本辐射单元的绕杆天线,称为蝙蝠翼天线。具有全向的水平方向图,频带较宽可以双工使用,增益高,风荷小。  相似文献   

9.
<正>在影院里听到别人翻弄食品袋和吃零食的声音,是一件令人恼火的事情,不过对于一些蝙蝠,例如大鼠尾蝠来说,其他蝙蝠准备进食时发出的声音,却是寻找食物的重要线索。蝙蝠是通过回声定位来寻找可口虫子的,它们只能"看到"大约10米以内的情况。不过,如果要去听周围其他蝙蝠发出的声呐,它们可以听到远在160米以外的一只蝙蝠发现虫子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一只蝙蝠攻击虫子时产生的特别的叫喊,  相似文献   

10.
李冬 《知识窗》2005,(7):55
●--英国:为保护蝙蝠立法 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平衡,英国制定了一项保护蝙蝠的法律.规定人们不许捉蝙蝠,同时也不许人们侵扰蝙蝠的"住宅".如果有人触犯该项法律,将被处以罚款1000英镑.因此,英国的蝙蝠生活得特别安然.  相似文献   

11.
蝙蝠鼠中仙     
<正>我们一般所说的蝙蝠,主要是指日本伏翼,也叫东亚家蝠、天鼠、飞鼠等。它们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仙鼠。其实,蝙蝠和老鼠是截然不同的动物。不禽不兽吸血鬼古今中外,人们对于蝙蝠毁誉参半,有许多片面的认识和评价。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曾引用唐代诗人孟浩然之句:"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蝙蝠翼振子作为基本辐射单元的绕杆天线,称为蝙蝠翼天线。具有全向的水平方向图,频带较宽可以双工使用,增益高,风荷小。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蝙蝠为何携带病毒却不生病蝙蝠可以携带埃博拉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但它们却不会因此而染病。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蝙蝠体内一个被称为"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干扰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使蝙蝠刚好能够抵御疾病,却不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虽  相似文献   

14.
封面故事:蝙蝠飞行能力先于回声定位美国怀俄明州"绿河组"曾产生很多重要化石,包括Icaronycteris index,它在超过40年的时间里一直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蝙蝠。它的颅腔特征表明,该动物是通过回声定位来确定猎物位置的。这一结果促使关于蝙蝠进化的"先飞行"说、"先回声定位"说和"并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的中国期刊种数、文献量及文献类型作了统计分析,并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数据显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被CA收录的科技期刊种数及其文献数量迅猛增长,进入CA千种表的期刊种数也同时增加,其中英文版期刊数稳定增长,尤其在CA收录期刊的前500名中,我国期刊的占有量明显提高,但是被收录文献的数量和类型尚存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短信     
蝙蝠吃鸟蝙蝠中的大山蝠(又称夜蝠)在夜间跨地中海迁徙时捕食小鸟。大山蝠是一种翼幅达45厘米长的大蝙蝠,在春季主要吃昆虫,但是在它们的秋季饮食中,鸟肉似乎占了很大比重。研究人员猜测这种蝙蝠可能是在最近才改吃这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的。  相似文献   

17.
正蝙蝠的蝠谐音为"福",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蝙蝠被视以福禄的象征。不管是华丽衣着上的图案还是房梁上饰以的雕纹,常常都会出现它们的身影。然而,现实中它们鼠头鼠脑的外观,却让人很难钟情于这些小家伙。然而,张礼标一提到蝙蝠就打开了话匣子,对蝙蝠的喜爱溢于言表。他表示,蝙蝠对人类生活有利有弊。有利方  相似文献   

18.
飞天蝙蝠     
美国花式跳伞员杰布·科里斯算是一个胆大而执著的"跳伞癫佬"。科里斯打算做现实版"蝙蝠侠",不带降落伞,只穿黑压压的"蝙蝠衣"从天而降。对此,科里斯有信心不会摔死——穿着"大"字形状的特制飞行衣,就可以像雄鹰  相似文献   

19.
夸张的大耳朵和多皱的嘴巴,赋予了蝙蝠高超得异乎寻常的定位猎物能力。科学家一直想弄清楚,蝙蝠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现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科学家罗尔夫&#183;缪勒和赫伯特&#183;贝瑞曼斯已经大致逆向出了蝙蝠超音速声纳系统的数学模型。他们也许能带来更先进的声纳技术,研制出基于蝙蝠耳朵原理的声纳天线。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上,在"动物界"里备了案的种数约为150万种,甚至有的科学家大胆估计,动物种数可能逾5000万.芸芸众生之中,哪些动物令人谈之色变,胆战心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