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歆 《钓鱼》2003,(18)
夜钓,用什么饵?钓鲤,钓鲫,钓鳊,钓鲢,还是钓白天不吃食的草鱼?在下列答案中选择——1.基础饵拉饵钓鲫。入夜后,上层水温慢慢变凉,用“本味”基础饵搓饵抛钩10竿,即有鲫鱼中层截饵。随着抛钩次数增加,引来了许多白鲦鱼,偶尔有鳊鱼上钩。为避开白鲦,我改变抛钩方向,偏过30°,但十几竿后又来了白鲦。让开它,换到原来的位置,白鲦没有了,用拉饵连钓4尾鲫鱼后鱼没有了。于是还用搓饵,但数竿后又是白鲦,让开它,钓偏过30°,白鲦还有,但咬钩动作小的就是鲫鱼。两个窝子轮流钓,搓饵引拉饵钓,有白鲦就让,到2时共钓1尾鲫鱼,重2.6千克。本白色的基础饵在…  相似文献   

2.
章志中 《垂钓》2006,6(9):23-24
野外垂钓时常遇到小白鲦干扰,使人不胜其烦。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白鲦闹钩?下面我就个人多年来在野河、水库垂钓的一些心得来谈谈怎样在白鲦群中钓鲫鱼。  相似文献   

3.
华朝熙 《钓鱼》2014,(9):24-25
有个成语叫“过江之鲫”,那是形容某一事物非常之多,像过江游动的鲫鱼。说明江里的鲫鱼是非常多的。可如今,这些年来,不论大河小渠,还是湖库沟塘,鲫鱼是少之甚少了。对于我等“一天不摸竿,茶饭都不香”的老枪们,只能在野池野塘里玩玩白鲦了。话得说回来,这小白鲦玩得久了倒也玩出点味儿来了。  相似文献   

4.
周渔 《钓鱼》2014,(8):26-27
白鲦,个体通常在10厘米左右,大的可以达到20厘米。通常情况下,它是钓鱼人最不喜欢的鱼,因为它们常使钓友们的钩饵无法下沉到底钓取鲫鱼等目标鱼。其实,如果某个水域白鲦很多很大,我们不妨试一试把它们作为对象鱼来钓,也别有一番乐趣。  相似文献   

5.
拉饵和搓饵是我最常用的两种用饵方法,这两种饵的使用,要根据季节、环境、对象鱼灵活机动掌握,现用这几年积攒下来的用饵经验,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两种用饵之法. 一、用饵之道 一方面环境决定用饵.在春冬、深秋之际,以拉饵为好.一般来说,鲫鱼和白鲦是我的主要对象鱼.因为气温低,水温较低,在大多数鱼不开口的情况下,白鲦和鲫鱼是比较爱吃食的,钓这两种鱼,拉饵是我的首选.它雾化好,质量轻,便于鱼吞食,可用细线小钩,调3~4目钓1~4目.而在夏天、初秋,天气热,水温也高,各水库、堰塘中的小白鲦等闹钩也很多,用拉饵则不现实,如果大打鲫鱼、鲤鱼则要准备好一定硬度的搓饵.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垂钓爱好者,多年来,一直都是在松花江边、河汊子等地钓鱼。所钓获的多数是小鲫鱼、白鲦等,偶然也有二三斤的鲤鱼草鱼等。当然也时常有跑竿断线的时候,再大一点的鱼还真没有钓上过。  相似文献   

7.
“拉”白鲦     
东山 《垂钓》2002,2(6):61-61
2001年9月8日,我到辽宁省开原县南城子水库钓鱼。这个水库的白鲦鱼密度特别大,闹钩特别凶,手竿饵没到底就被抢光,海竿糟食也是一到底就没。于是我索性用“拉饵”钓起白鲦来。“拉饵”是近几年竞技钓坛出现的新技术,特别适合钓密度较大、个体较小的鲫鱼。它最大的特点是上饵时间短、上鱼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垂钓》2006,6(4):56-59
近几年,云蒙湖因网箱过多,加上管理不善,偷、电、网鱼成风,大鱼不肯靠岸,小鱼也越来越难钓,就连常见的小鲫鱼也不咬钩,只能钓上几条小鲤鱼和白鲦来消磨时光。  相似文献   

9.
首战西李庄     
张凤春  路安 《钓鱼》2012,(11):38-39
2011年6月22日,小雨转多云,微风,气温21-33度。上午6点我和钓友月古就已经到了白洋淀的东岸西李庄鱼塘。这个鱼塘距离保定市区75千米,环境优美。鱼塘是一个边长200多米的正方形,和白洋淀水面是一堰之隔。鱼塘里放养着草鱼、鲤鱼、鲫鱼、白鲦等鱼类,鲤鱼很少见,白鲦的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在江南丘陵地区大大小小的山塘里,有一些野生的鲫鱼、白鲦、马口、黄颡等小型鱼类,也有少量的鲤鱼和鲇鱼等。如果塘口较人,且历经数年没清过底,成年鲫鱼能长到150-300克,也有一些400克以上的大鲫,是当地钓友喜爱的休闲垂钓之所。  相似文献   

11.
宿含雨 《钓鱼》2008,(11):24-25
漕湖,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自本刊2006年5月介绍了这个钓场后,漕湖声名鹊起,可是巨物屡现、鳜鳗常见、硕鲫成群、鲤鱼疯咬,黄颡、白鲦装了大半钓箱的盛况维持了不到一年,之后大鱼不现,鲫鱼去向不明,白鲦、黄颡少了。有人猜测是渔场做了手脚,笔者从前年3月到今年5月,几乎每周都在漕湖钓鱼,由风向、水流、气温、环境等因素,结合钓位、线组、钓饵对大水面鲫鱼的行为迷局另有一番感触。  相似文献   

12.
寒冬钓鲫     
汤梦君 《钓鱼》2014,(24):38-39
入冬越深,气温一天比一天冷。白鲦被严寒冷却了全部的疯狂,鲤鱼、草鱼等大体型鱼也被冻得蜷缩进了深水,极少活动。但鲫鱼耐寒且膘肥体壮,就算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也照样全水域四处觅食,所以冬季是个钓鲫的好时节。  相似文献   

13.
朱剑飞 《钓鱼》2012,(13):61-61
白鲦,也许是垂钓中最常碰到的鱼了,它们似乎无处不在,十分贪食,是有名的杂鱼之一。白鲦给我们带来干扰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快乐,如果钓鱼没了白鲦,反而会很无趣。无论是野钓、试饵、练竿,白鲦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智 《钓鱼》2014,(14):32-32
白鲦,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因其肉质细腻,成为很多钓友喜爱的对象鱼,笔者也不例外。三伏天是垂钓白鲦的好季节,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一下如何垂钓白鲦鱼。天时白鲦属于上层鱼类,喜欢高温高氧,所以选择3~4级偏北风的晴朗天气出钓,刮南风、阴天、雨天的出钓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垂钓白鲦的时间多以白天为主,夜间要比白天的收获差很多。  相似文献   

15.
瞿高兴 《钓鱼》2014,(11):28-30
春季是钓鱼的旺季,但春季鱼情的复杂性也是不争的事实,常常是钓白鲦时来了鲫鱼,钓鲫鱼时却来了不速之鲤,甚至还会有青、草等大物造访,这样的情况常常使得钓友们陷入两难境地。"想钓鲫鱼,又想钓鲤鱼",但"子线过粗钩太大,害怕影响鲫鱼入口;子线偏细钩偏小,遇上大个体鲤鱼又担心切线脱钩",怎么办?"鲫我所欲,鲤亦我所欲",那么春天该如何搭配一套合理的线组去实现鲫鲤兼钓呢?  相似文献   

16.
邹思全 《钓鱼》2004,(19):22-22
白鲦,是一种生活在中上层水域的小型鱼类,浅到几厘米,深到十几米的水域,都有它们的踪迹,成群结队多如牛毛,其行动敏捷,吃食迅速,常在中上层抢食饵料,令垂钓者防不胜防。白鲦属杂食性,不管是酸臭、香甜还是荤饵,都是它们的美食,就是水面上漂浮的枯枝败叶,它们也会去拱一拱。钓白鲦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饵料,鱼饲料加上点香精和而粉就是钓白鲦的上等饵料。  相似文献   

17.
垂钓大白鲦     
朱剑飞 《钓鱼》2013,(19):32-32
白鲦,一种小杂鱼,是钓鱼时经常遇到的鱼类。虽然小白鲦讨厌,但大白鲦手感却不错。我常常垂钓白鲦,在如何钓大自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钓深不钓浅 大一点的白鲦多在较深的水域活动,而不是像小白鲦一样在水表或浅水中嬉戏,见到饵团就一哄而上。大白鲦能长到那么大,多少是有一点经验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警惕性,会觉得深处更安全,所以可以钓深一点,我觉得在水深2/3处为宜,  相似文献   

18.
高国祥  李安景 《钓鱼》2014,(17):20-21
见我不断上鱼,身旁的纯玉米粑钓者问我用的是啥饵,我拿了一坨饵给他,叫他也搓比黄豆稍大的饵钓。一下午我俩每人均有2.5千克的幼鲫入护,白鲦20多尾,却全是在半水中钓上的。由此说明,水底幼鲫特多,白鲦被撵到半水以上,故而在水底进食的全是幼鲫,唯一的缺憾是50克以上的鲫鱼太少。但我俩两边的十多位商品饵钓者,无论搓还是拉,中的基本上都是白鲦,仅获几尾幼鲫,倒是用蚯蚓钓的有近千克的收获。商品饵与玉米粑无意之中的混搭,竟然取得如此好的鱼获,或许是偶然。我连续钓了几个全天,  相似文献   

19.
白鲦的快乐     
温和 《垂钓》2005,5(9):31-32
当我们把小白鲦作为钓鱼的主要目标后,钓鱼的全过程就充满了愉悦。钓鱼时不再因为白鲦咬钩感到厌烦,更不会将钓上的白鲦摔死在地上。相反,我们抛撒诱饵吸引白鲦,对脱钩的白鲦也十分惋惜。钓上大鱼那一刻的惊心动魄让人期待得太久,而钓小白鲦却永远是我们的快乐之源。  相似文献   

20.
李致奎 《钓鱼》2009,(14):1-1
不久前看到一篇介绍钓小白鲦的方法,作者告诉我们用此法一次的钓获量能达五十斤之多。五十来斤哪!我不知道作者那里的白鲦平均有多大(都知道白鲦是一种小鱼),也不知道该钓友的失钩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