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动"起来的课堂可以让小学数学不仅"有营养"而且"好吃"。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化静为动、以动促思、互动共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1.化静为动,让学生乐学。目前,学生使用的都是纸质课本,教材中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堂应是充满快乐、洋溢着数学趣味的高效课堂,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才会自动自发且富有个性。要奏响小学数学课堂"快乐""高效"的主旋律,就要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就要展开竞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获得学数学的快乐;就要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与静的转换中找到学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要摆脱僵化的静态教学模式,走动态的创新教学之路,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要利用媒体,拨"动"课堂;营造氛围,以"动"带静;合作学习,带"动"全体;巧设情境,活"动"思维。  相似文献   

4.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和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课堂,语文教师要协调好课堂的"动""静"关系,做到动静取舍有度,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5.
<正>函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类题一般以几何图形上动点和其他定点构成特殊图形,或以图形运动为背景,动点、图形运动为媒介,把几何知识、代数知识紧密的联系成一体,数形结合,题目灵活多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技巧性和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策略是,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制"动",分类讨论动点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教师看来,数学课容易上,但要上好、上精彩却比较难.容易上是认为数学课堂就是"两步曲":教师讲解例题,学生进行练习.要上好却比较难,因为数学课要让学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是容易的事.动中有静,就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能让自己头脑冷静,学会安静地思考;静中有动,就是学生的思考应该是积极的,发散的.其实,内容简单的数学课,教师只要有心,也能上出不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延伸一下,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要活的课堂,不要死气沉沉、僵化保守的课堂。"而如今,"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热闹的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是数学活动,静静的数学思考也是数学活动.其实只有经过数学思考后的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才会更加有效,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培养与发展.因此.数学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也需要学生静下来,作为教师因注意让学生动静结合.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静”能为“动”服务.当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度活跃.过度散乱时.  相似文献   

9.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手、口、脑协调活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静"状态的教材变为"动"态的教材,激励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创新思维驰骋于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徐进兰 《教书育人》2013,(14):66-67
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为什么会有如此清澈的水流,就是因为源头流动着的水不断涌来。数学课堂也像这清渠,若想保有生气,不死气沉沉,就必须要有这种师生动态化的参与。所谓以动制静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不是静止的,知识的充盈使之活灵活现,再加之教师动态化的教学,学生动态化的介入,数学课堂就更如活水般涓涌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变为现代的发展性教学。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舞台。那么,课堂上能否适时地把握好"动"与"静"的节奏,是评价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以中学生物课堂上对"动"与"静"关系的处理为例,就如何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课堂是生命体机能与心志的特殊运动,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动"是指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下,经由教师点拨、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的活跃状态;"静"是指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静思默想、认真倾听等相对安静的状态,"动"与"静"是互为因果和前提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新课标的课程教学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初中数学学习中.如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图形中的“动点问题”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来自于学习的乐趣,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节奏.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图形运动中,“化动为静,由静变动”的教学思维,希望借此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个人能力.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28):75-76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首先,它声图并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其次,化"静"为动让课堂"活"起来,数学知识有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课件动态地演示,形象直观,有利于突破难点。再次,课件的幕布代替黑板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方便分层次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课堂、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6.
<正>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动是永恒的,而静是相对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动主要是指课堂气氛活跃,而静指的是动脑筋进行思考的过程。课堂上既需要动,又需要静,只有动静结合,学生才能在激发情趣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教师要合理调控,让课堂动静结合,使教和学达到良性循环。一、培养学生"听",让课堂动静结合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诲人不倦让学生受益匪浅,听贤人教诲如沐春风,教师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教师就在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客观上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需要老师来调动,但如果这种积极性一旦兴奋过度,学生一时半会儿还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对文本的研读吗?一堂好课,教师应该能把握好课堂上"动"与"静"的度.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中很多时候需要安静和倾听,但是在低年级很难做到。那就不妨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课堂上,细细观察,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他们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语言。不妨让孩子们的肢体语言走进课堂。低年级"动""静"要有机结合,"动"出些名堂",动"出些乐趣,打动孩子的童心。  相似文献   

19.
形象化教学是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尽可能地把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内容形象化,让数学内容以一种生活、立体的形式再现,赋予数字以生命,让数学"活"起来、"动"起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促使他们认真听课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数学课堂中,通过形象化教学,能让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知识,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的"动"就是互动、演示、讨论、操作等言行,"静"就是冷静思考、冷静聆听、冷静分析和冷静评价。完美的课堂教学就是"动""静"相宜,"动"的价值由"静"来提升,"静"的目标就是发展、深化经验,形成能力。应届教育实习生在课堂教学较多追求哗动、话动、和动、嘈动而忘却了"静",有的只能维持课堂教学的寂静、噪静、肃静而不能"动"起来。为此,建议加强大学课堂监督,让实习生有范可学;强化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意识,提升自己能力,并作为必修课;落实教学法课程目标,把好试教关;由专业教师带队实习,切实做好专业实习指导;做好实习工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