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11年-2020年9月的中国知网权威数据平台为依托,以"全域旅游"和"乡村"为主题词进行文献高级检索,得到文献共计1164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从研究层次、研究学科和基金、研究进程等方面分析其研究现状.特别是结合国内旅游院校面向服务乡村社会开展的工作实例和旅游相关学者开展的乡村旅游研究进行数据分...  相似文献   

2.
房车旅游是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蓬勃发展,房车旅游研究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广泛重视.通过对当前国内房车旅游研究现状的梳理,从房车旅游概念界定、房车旅游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房车旅游消费意愿研究、房车旅游市场研究、房车旅游定量分析研究等方面评述了我国房车旅游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我国智慧旅游研究的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11-2018年相关期刊文献的发表时间、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智慧旅游研究与相关政策引导息息相关,目前缺少持续、深入的高水平研究,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旅游感知价值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游客和居民两个视角总结目前国内外旅游感知价值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国外学者大多关注旅游者的感知体验如何影响旅游行为,同时,大部分的旅游开发规划都是基于居民的态度和感知;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的研究集中在其维度构成、其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居民感知价值主要研究其态度和类型.最后,对比国外研究,我国旅游感知价值研究的成果数量虽然很多,但仍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动态研究不足和研究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内旅游影响研究的阶段性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影响又称为旅游效应,是指由于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所引发的种种利害影响。按照旅游影响的内容结构划分,旅游影响可以分为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总结出国内学者对旅游影响研究的阶段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国外学者对于高铁旅游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领域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我国高铁旅游相关研究是伴随着高铁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文章主要从200多篇知网期刊论文入手,对国内高铁旅游研究进程进行回顾.在梳理与分析基础上发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学科领域:旅游学、地理学以及经济学,文章主要从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两个交叉学科,从高铁对游客影响、高铁对旅游业影响、高铁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高铁对旅游空间结构影响、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影响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在综述基础上,最终提出我国高铁旅游的研究展望,以期能够为我国高铁旅游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系统综述法对1999—2022年1290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载文数量、发文主题、研究学科、来源期刊、发文机构、代表性作者文献情况6个方面,剖析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进展阶段、研究主题与关注热点。研究发现,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具有与乡村建设协同的动态发展特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扶贫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结合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关注热点。基于文献分析梳理对中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旅游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旅游在我国发展迅猛,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近些年国内旅游学者主要研究了海洋旅游定义、海洋旅游开发、海洋旅游市场发展、海洋旅游文化、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各有其独到见解;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对海洋旅游市场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海洋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难以突破,缺乏海洋生态旅游研究,所以,我国海洋旅游的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梳理国内外黑色旅游文章发现,黑色旅游在我国的研究,虽有一定可喜的成果,但总体落后于国外,对我国黑色旅游发展的研究多数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研究,目前没有或未发现国内学者基于PEST分析法对我国黑色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文章采用PEST分析法,基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视角对我国黑色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以促进我国黑色旅游业的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区旅游驱动机制研究对促进山区旅游要素整合、强化驱动关联、构建驱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国内山区旅游驱动机制研究文献作分析,将我国山区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划分三个阶段,并总结相关的研究方法。提出我国构架的山区旅游驱动机制(包括要素主导、系统驱动关联及驱动保障三大类型)、大开发模式及优化策略。从协同发展、深化视角、强化要素及深化指标等角度对未来深化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研究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