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使网络发展也异常迅猛,网络舆情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更是高校大学生思想的表现。如何正确的让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进行引导,这是高校教育者一个热议话题。在网络与时俱进的同时,网络舆情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所以本文分析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人生观产生的影响及原因等,从各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及时做出合理的引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迅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成为使用网络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影响网络舆情的力量逐渐加大,大学生更成为影响校园网络舆情的生力军。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极端表现形式,是一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并有可能向现实集群行为转化的大学生虚拟群聚。除具有网络集群行为的一般特征外,还因发生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之中,具有组织主体隐蔽化、参与主体社会化、传播方式信息化、行为态势超常化等特点。根据行为的内容、性质及不同诱因,可以将其划分为情绪表达型,利益诉求型,政治参与型三种类型。对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进行引导,应当健全高校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网络舆情监控的技术水平、注重舆情研判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微信舆情对大学生群体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园热点事件中大学生的微信舆情具有集体偏好、个体性显著、非理性等特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高校要建立完善微信舆情管理体系,控制源头,积极引导,加强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5.
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同时也让大学生能够开展更加平等自由的沟通与交流。在此背景下,参与了解网络舆情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对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的推动作用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而出现了新特点。如何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处理和引导,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本文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阐述,探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完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干预和引导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网络舆情正在日渐发展,提升网络舆情工作效率、保证网络舆情工作质量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低、预警机制缺乏、响应速度慢和引导措施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及时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高校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界许多学者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网络舆情治理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创新等几个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此后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引导以及持续创新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高校社团的新形式,具有开放性、隐匿性、互动性、松散性、虚拟性、现实性。大学生网络社团可以拓宽大学生的交际范围、满足心理需要、扩大社会参与度和促进个性发展。但也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德育功能缺乏,以及运行和管理缺乏制度规范等问题。因此,本文从高校德育的角度出发,从网络社团的自查自律机制、高校职能部门的德育引导、创新激励评价体制、政府部门的法治监管、社会舆情和公众监督六个维度,探寻科学有效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网络社团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的极快传递速度和丰富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难以忽略的影响。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已经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舆情上面来,而大学生因为是个特殊的集体,能够引发的舆情影响会和普通的舆情有比较大的差别。本文以现如今的信息社会为背景,具体的研究各种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在舆情方面的影响意义。在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下对大学生在舆情方面作以监管,积极地引导大学生走在一条健康的舆情心理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