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风险投资中,如何处理信息不对称及代理人风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事实上,投资人、风险资本家以及创业者之间确实存在双重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其一为投资人与风险资本家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其二为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在风险投资中,投资人与风险资本家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相对而言,代理人风险更为突出,因为投资人(所有者)与风险资本家(代理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风险资本家积极  相似文献   

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讨论了保险人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激励机制设计的问题。本文分别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建立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的保险契约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的特征,得出一些对实际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诸多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委托人监督控制力不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责任风险不对等;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利益不一致,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同时提出了治理对策:加大监督力度,使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最大限度的对称;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积极设计经营者的报酬机制,促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相容;营造充分的竞争环境,强化市场竞争对代理人的约束。解决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才有动力去有效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针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激励契约作为治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还有很长距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是明晰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防范代理人道德风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由于委找代理链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主要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有效的企业信息系统防范或减少委托代理链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防范代理人道德风险成为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昕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委托人可能会无法及时识别代理人的真实禀赋,这将导致不合格的代理人占据管理者的岗位;同时代理人还可利用信息不对称减少自身的要素投入,或者采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来满足自己的目标函数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了防范这种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委托——代理人的两个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委托——代理模型基本框架是委托人在设计合同的基础。委托人在设计合同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期望效用最大,还要考虑激励相容约束对代理人影响。  相似文献   

8.
杜勇 《科学与管理》2003,23(4):46-47
<正> 一、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契约本身代表了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契约中,委托人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限,同时也规定一定的受托责任。由于财务报表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是委托人与代理人订立经济责任契约的基础,一方面,它成为代理人充分展示自己经营才能和业绩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它成为委托人评价和监督代理人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但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针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激励契约作为治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还有很长距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是明晰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报酬契约设计问题,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报酬契约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工资水平、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研究表明: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越高,要求的工资水平越高,风险分担系数越高,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委托人雇佣过度自信的代理人时不仅能增大委托人的次优期望效用,而且代理人本身得到的工资效用水平也是增加的,从而使代理成本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