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晓妮 《新闻世界》2011,(12):55-56
当下,微博的兴起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许多媒体纷纷开通微博。本文从电视媒体如何应用微博的优势来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如何克服微博弱点,创新报道形式等方面,对电视媒体如何与微博融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程征 《中国记者》2013,(1):106-107
据统计,目前新浪微博平台上认证的媒体机构微博总数已达17850个。媒体微博数量虽众,但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管理,答案仍在摸索之中。本文选取新浪媒体微博影响力榜单中排名靠前的新华社中国网事、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财经网五家媒体的法人微博账号为研究样本,试图对传统媒体的微博运营规律作出初步总结,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在微博框架下长袖善舞。  相似文献   

3.
张欣  王平 《新闻前哨》2012,(12):85-86
微博凭借海量、迅速、互动等特征,已成为一种影响力日渐增强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足以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号召力分庭抗礼。众多的传统纸质媒体在微博平台上也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认证加“V”。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官方微博也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4.
刘晓星 《新闻世界》2013,(9):158-160
2011年是媒体微博年。在微博的多元化、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受到大众追捧的同时,微博的主体去中心化,信息碎片化与病毒式的传播的弊端也给作为信息“把关人”与舆情“晾望者”的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将微博这个虚拟媒体空间关注和现实传播环境相结合,做好线上与线下的合作互助,是媒体微博能否长久生存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媒体官方微博作为媒体新媒体建设的新兴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媒体官方微博不仅仅是其获取信息来源与素材,并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渠道之一,更成为了其公众形象的重要体现形式。如何运营好官方微博,也成为了摆在媒体面前的重点新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袁雳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45-146
微博作为媒体传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广播这一传统媒体来说,如何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更好地进行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分析微博与普通节目互动方式的区别及优点,并提出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地运用微博促进广播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的微博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一场微博力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大范围蔓延,碎碎念式的语录体开始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在变革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媒介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载体,微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传统媒体如何理解微博、利用微博,不仅关系到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将对今后媒体间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传播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青云  刘晨 《东南传播》2012,(10):35-36
"自媒体"时代下,微博一方面成为普通大众表达个性和自我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极易成为谣言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如何应对微博谣言是网络信息管理者和媒体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谣言的应对机制,以加强政府对微博谣言的治理与防范,推动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3年1月2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通过对新浪微博提供的17221个媒体机构微博和92945个媒体从业者微博数据,特别是影响力排名前400位的媒体微博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媒体机构和媒体人微博影响力排行榜。同时,《报告》还对媒体微博发展特征、趋势与运  相似文献   

10.
自网络诞生起,活力与秩序如何平衡始终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大众麦克风"时代,作为最活跃的新兴的自媒体微博,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政务微博,更面临着在规范细则与微博自身特性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2012年多地出台了政务微博管理细则,本文针对这些细则归纳出政务微博的管理特点并对政务微博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多媒体融合实践。微博因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网状传播等优势迅速成为电视媒体融合传播、提升影响力的主阵地。本文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研究案例,通过微博数据的内容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协同微博实现多媒介传播力量整合,藉此摸索基于微博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视节目融合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然而,这个由140个汉字组成的交流平台迅速吸纳了2亿用户,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对社会生活参与之深,不可小觑。鉴于微博正变成最热门、最时尚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各类媒体为构筑全媒体战略,相继开辟了自己的微博平台。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微博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碎片化且鱼龙混杂。媒体如何运用微博平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刊《前沿关注》栏目讨论媒体微博的价值与功能,希望有助于我们辩证、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包括我国第一大报纸——《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开通微博之后,以其平易近人、不偏不倚的风格赢得无数好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随机抽样法,对"@人民日报"的微博更新时间及频率、影响力、议题内容、微博发布形式及发布类型、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等项目进行了分析。根据对"@人民日报"微博内容的研究,笔者对党报如何使用微博这一新兴媒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陶龙琦  裴扬 《新闻世界》2013,(8):184-185
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媒体平台之一。微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电视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电视媒体纷纷开设卫视微博,希望利用微博这一新媒体促进电视品牌的传播。本文以湖南卫视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南卫视新浪微博的使用现状,探讨如何利用微博更好的扩大湖南卫视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刘艳子 《视听界》2013,(5):33-36
微博已成为电视媒体与网民情感互动、推广自身品牌的平台。本文以26家省级卫视新浪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中分析出电视媒体微博品牌推广的三大影响因素:微博推广策略、微博互动程度和电视媒体品牌地位。通过对三大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得出对电视媒体品牌运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一场“微博力”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大范围蔓延,“碎碎念”式的“语录体”开始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在变革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媒介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主要从微博的定义、特点及传播模式入手,分析了微博对传统媒体传播理念和互动方式带来的影响,对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当前现状和未来的思路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作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载体,微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传统媒体如何理解微博、利用微博,不仅关系到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将对今后媒体间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微博热的出现,微博平台成了媒体角逐的新战场。然而在这个平台上,媒体需要同博主的个人圈子、广受关注的文娱明星相互角力,这对传媒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微博传播的独特性,也使得传媒在信息传播时要做出改变。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在当前微博平台下,媒体如何获得话语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影响电视媒体微博品牌推广效果的因素及其具体作用,本研究对26家卫视新浪官方微博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证实电视媒体品牌推广效果的提升与微博推广策略、其微博互动程度和电视媒体品牌地位间存在重要关联。强势电视媒体品牌占据数字品牌延伸优势,弱势电视媒体可以借助微博品牌推广改变市场地位。但是,目前电视媒体对微博互动价值的使用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广播媒体面临着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原有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和一个新媒体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将其视为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广播媒体要通过名记者、名主持人在微博上的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成为意见领袖,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李盛楠 《今传媒》2013,(6):36-37
媒体微博在2012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报媒体开设微博,试图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如何增强地方党报媒体的官方微博在网民中的影响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发展较为成熟的"@广州日报"和刚刚起步的"@河南日报"进行对比内容分析,试图找到地方党报媒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