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静 《考试周刊》2010,(54):172-174
增强和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当今高校体育教育关注的重点。而体育俱乐部教学作为一种体育教学途径,能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主要探讨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课成绩与体育达标率及心理健康水平明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说明体育俱乐部教学对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健康”作为体育的终极目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体育课也正向着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终身”锻炼的方向转变,讲究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通过体育教学,加强锻炼,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节,能有效地消除隐患,达到心理卫生与健康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00多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后,进行体育选项课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选项体育课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出发点,积极探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尊重的体育教师,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能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冯鲁鸿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186+188-186,188
淄博师专女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分析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激发她们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我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曾杰 《西藏教育》2013,(4):25-26
在体育课中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教育赋予体育课的神圣使命和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利用每一节体育课引导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一、体育课与心理教育的内在联系初中体育课中,教学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在运动场,在教师教导下,他们能充分用脑筋、动身体,尽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时间、空间的延伸,对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大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现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就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实施策略等展开了研究.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更好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效性,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全面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是向学生传授技术为主,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达到规定的考试标准,简称"达标",它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以人为本,实施课程学分制,以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按学分制要求自主选项,使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提高现代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民素质逐渐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日后的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需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心理治疗中存在的难题.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体育课作为大学人文素质类课程之一,除达到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外,还能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疏导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注意体育教学与心理障碍疏导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在体适能理念的指导下,着力探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效益的影响程度。进而从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构建途径以及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当在科学体适能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推进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要有体质的健康,还应该有心理的健康。体育锻炼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经验,在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选择与学生年龄阶段的体质特征相适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标志,并通过分析体育教学调适大学生心理平衡,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统一,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如何积极调适学生心理平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开展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学校体育要适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创设良好心理教学环境;针对学生问题的性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以便从根本上克服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教育心理学,从教材编排、教学形式、教学理论以及人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做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和提高是顺利完成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本文提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并对组成体育教学能力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有助于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体育课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学生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大学生体育观念淡薄现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加体育行为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实施以身体锻炼为手段,有意识、系统地进行心理辅导的体育教学实验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索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更好地利用体育手段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