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涂境内的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眠之所,也是李白景慕的南齐诗人谢朓的筑室之处。它可谓有幸,在不过三百年的时间里,竟吸纳了两位闻名于世的诗人。二人的山水诗受到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与称颂。尽管李白山水诗中有谢朓的影子,但他们成就各异,艺术追求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诗人谢朓和李白的山水诗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2.
当涂境内的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眠之所,也是李白景慕的南齐诗人谢朓的筑室之处.它可谓有幸,在不过三百年的时间里,竟吸纳了两位闻名于世的诗人.二人的山水诗受到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与称颂.尽管李白山水诗中有谢朓的影子,但他们成就各异,艺术追求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诗人谢朓和李白的山水诗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3.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和李白独特的漫游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白与孟浩然的山水诗在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李白与盂浩然都热爱自然山水,他们的山水诗相同之处是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李白的山水诗主要表现壮美;孟浩然的山水诗主要表现柔芙。李白与孟浩然山水诗在环境化和旅游化中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白与王维山水诗艺术特色比较谈王建新李白和王维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诗人。他们都写出了大量优美的山水诗,王维还被称为山水诗人。李白的山水诗以他的浪漫主义,即豪迈的气势、超现实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著称于世;王维的山水诗则以他的诗中有画、恬静新雅取胜。两位诗人...  相似文献   

6.
唐人山水诗约占《全唐诗》的1/15,在各类题材中居首位。唐代道教所宣扬的“净泊自守”思想,在道者的山水诗中,主要借游仙和步虚来表现;唐代诗人,如孟浩然、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的山水诗,也蕴蓄着深刻的“道意”。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送别好友孟浩然去广陵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中的“之”,作“到、往”讲,“广陵”,即广陵郡,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在唐代是东南地区的繁华都会。这首诗共四行。前两行是叙事,后两行是写景。诗人通过叙事、写景表达他对老朋友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厚友情。“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即老朋友。这里是指孟浩然。(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写山水诗著称,与李白有很深的交往。)“西辞”,从西方离去。“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昌黄鹤山上,即现在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传…  相似文献   

8.
略论李白山水诗的意象特征姚星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浪漫主义诗人。他以自然清新、豪放飘逸、雄奇壮丽的妙笔,艺术地再现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祖国山河的美丽画卷。他的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山水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为光彩夺目。李白的山水诗,...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我国杰出的山水诗大家。他的山水诗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李白的山河颂歌,是同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豪放浪漫的奇想交织合一的,其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李白的山水诗呈现出极为鲜明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大”,即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  相似文献   

10.
论王维山水诗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先振 《现代语文》2006,(11):33-33
“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王维是与李白、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就对自然山水诗境的表现而言,王维凭借其多才多艺,以及独特的禅悟之路,创作出一首首富有空寂诗境的山水诗,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奠定了他的古代自然山水诗的巨星地位。”研究王维山水诗的人多是从它的审美艺术上着手的,而我认为仅仅纯粹艺术形式的研究而没有和当代的价值体系联系起来的研究是缺乏时代感的,也没有太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自然也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本的思路就是在对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禅趣美、音乐美、绘画美解读的基础上,来召唤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对李白的“西顾”诗歌及其雕塑般举首西望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窥视中,感受诗人一生的“西顾”情结,其深层内涵是诗人一生对于政治理想的执着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张汝梅 《华章》2007,(7):141
从李白,王维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大诗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悠然自得.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王维山水诗的风格是"宁静"、"恬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无拘"、"逍遥",并且分析了形成风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诗中有画”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从《诗经》到神韵派山水诗作以及李白等的诗歌,凡涉及到自然山东,湖光山色的描绘,一般地说,多多少少都有点“画意”,然而始终如一地在其诗作中中坚持和突出这一特色,唯获苏轼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王维莫属,而形成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这一艺术特色的多方面原因大致有:一、怀才不是遇,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却又怕得罪当权派,不敢抵抗,只能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二做为一个全面优秀诗人在诗歌方面高超的技艺,给画方面杰出的才能,音乐方面良好的素养;三,转益多师,扬长避短在吸收前人山水诗写作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徐一凡 《学语文》2006,(3):31-31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是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激情澎湃,美不胜收,对后人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而酒与山水,作为李白诗作中的“二难”,是我们了解李白、研究李白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5.
受巴蜀原乡文化影响,加之盛唐的时代包容,“天才诗人”李白具有鲜明的“白日梦”精神特质,表现出高蹈的理想主义情结。在“白日梦”中,他是直上九万里云霄的大鹏,是已然“功成身退”的隐士;又是以建设清平盛世为己任的高贤,是与君王“风云际会”的辅弼大臣,并共同指向了对不朽生命价值的追求。同时,李白对社会现实以及生命现实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梦境与现实常常产生碰撞,李白也因此而“心迷神乱”,几近“癫狂”。其诗歌也在诗人难以自拔的精神困境当中呈现出悲壮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以谢灵运为代表的晋宋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方式以及他们的山水诗中所表现出来尚真的审美追求与“山水 玄言”的结构模式等特点,探究道家思想对晋宋山水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如陶渊明对“菊”,陆放翁对“梅”一样,天才诗人李白对月亮情有独钟.他以“人月相得”的诗学意兴.化月为情,借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进行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赋予了月亮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与月物我交融.显示出了独特的意境之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王鹰 《现代语文》2010,(3):22-23
李白是盛唐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一生的坎坷,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李诗的内涵。读李白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有着怎样不堪回首的昨天、怎样矛盾重重的今天和怎样豪情万丈的明天,伴着诗人一生的追求、迷茫与期盼,一个飘然若仙的“歌者”唱着心曲,走近了我们。  相似文献   

19.
邓华 《考试周刊》2011,(22):28-29
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