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铁论》成书时间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盐铁论》是西汉时期汝南桓宽依据盐铁会议纪录编撰而成的一部政论集。关于此书写成的具体时间,史无明载,后人亦无明确意见。今以《盐铁论》与《史记》内有相似之外为线索,分析考辨出《盐铁论》是在盐铁会议后20年左右成的。  相似文献   

2.
《论儒》选自《盐铁论》。《盐铁论》是西汉人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的记录整理而成的一个论文集子,全书共六十篇,《论儒》是其中的一篇。盐铁会议是在公元前八十一年召开的。当时武帝已经去世六年,继承皇位的汉昭帝  相似文献   

3.
《盐铁论》是产生于西汉时的一部风格独特的散文著作,它是桓宽在盐铁会议议文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但通过考察可知,桓宽对会议议文并没有作深入系统的加工,而仅仅对辩论内容进行编排,对记录文字进行推衍,对文章语言作加工润色。因而,《盐铁论》并不是一部体系严密、风格前后统一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撰写的对话体政论性著作,是研究西汉时期语言面貌的重要语料,其一大特色是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词汇。考之于《汉语大词典》双音词数条,对词典中失收、义项漏收、释义欠妥等词语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5.
刘九伟 《天中学刊》2004,19(6):90-94
由于桓宽在他的《盐铁论》中思想倾向于儒家,因此在学术界,乃至整个知识界对其人其书的批评甚多贬义.显失公平和公正。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改变。重新认识和评价桓宽及其《盐铁论》,对于实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编撰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它的言语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口语的特点,因此在汉语史研究上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探索《盐铁论》中时间副词的来源及发展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汉语时间副词的发展与变化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关于《盐铁论》成书的具体时间,前人有各种不同的考订。其中从《盐铁论》称引《史记》文字的现象出发,考订《盐铁论》的成书时间应该不早于公元前66年,大约是在盐铁会议后20年左右著成的说法,影响最大。但仔细考究《盐铁论》称引《史记》文字的性质,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欠准确的。从汉代学术思想的流变历程推论,《盐铁论》成书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73年到公元前49年的25年之间,其具体时间则很可能是在宣帝甘露三年前后,也即公元前51年左右,上距盐铁会议约30年。  相似文献   

8.
西汉桓宽整理编撰的《盐铁论》,记录了汉宣帝时盐铁会议的争论内容,反映了西汉前、中期以经济为主的包括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五十年代,郭沫若曾校订全书,并作了一些注释,分段标点,眉目清楚,便于阅读,取名《盐铁论读本》。这不仅有利于这一重要古籍的普及,而且在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上给我们后学作了一个示范,读后颇受启发。但在阅读中也发现在文字的增删改动上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郭老在《读本》序言中也说:“书中依然还有一些难  相似文献   

9.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编撰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它的言语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口语的特点,因此在汉语史研究上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盐铁论》中的连词,按其功能,分为八类,了解古汉语中连词的主要特征,可为古汉语连词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林松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3):116-119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编撰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它的言语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口语的特点,因此在汉语史研究上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根据所表示语气的不同,《盐铁论》中的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四个小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能为古汉语语气副词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编撰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它的言语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口语特点,因此在汉语史研究上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对<盐铁论>中的否定副词进行较细致的分析研究,可以为古汉语副词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而戏剧文学,则是供给戏剧演出用的剧本.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戏剧文学“在中国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种文体.”①这是已经公认的一个命题,然而纵观我国古今文学史,我们认为,这“出现得最晚”的文体其萌芽则早已有之,这就是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盐铁论》是对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召开的盐铁会议所进行的记载,由于它包含了丰富的西汉中叶的经济、思想史料,历来被看作是一本经济书.郭沫若先生首次指出,它也是一本文学的书,并慧眼独具,指出它“可以说是走向戏剧文学的发展,但可惜这一发展在汉代没有得到继承.”②遗憾的是.这种提法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出现大量双音节动词,其中包含不少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作了相应的收录,然而仍有一些双音节动词漏收,甚至其他辞书也未予以收录,尽管其古今皆见,比如《盐铁论》中"减除"一词。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盐铁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汉政府盐铁官营专卖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们的“义利之辩”、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之争、王道与霸道之论、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品评等方面。实际上,《盐铁论》可以称得上是西汉中期的一部有关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反映出西汉中期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全景。我们从《盐铁论》一书中既可以看到西汉中期人们衣、食、住、行、用、玩等各种日常生活物品,也可以看到西汉中期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状况和社会风气: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的奢侈腐化;社会风气的江河日下;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  相似文献   

15.
桓宽的《盐铁论》中较详细地记录了桑弘羊的法律思想。桑弘羊的自然定命论、因时变革的法律发展观、力主“力”与“刑”的法治观点、法应严密的立法主张以及专任刑罚的重刑主义思想等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盐铁专营是我国历代政权取得收入的重要途径.在古籍<盐铁论>中,作者详细记录了盐铁会议上"政府官员"和"贤良文学"针对这一制度的利弊而开展的辩论.本文综述了盐铁专营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盐铁会议中论战双方对于盐铁专营制度的论述,并对争论双方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区分,最终结合目前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盐铁论》记载西汉昭帝时盐铁会议上朝廷执政官员和儒家学者的论争。其实这不能算是儒家和法家之间的论争,也不能算是改革与保守的论争,而是“在野”或尚未掌权的儒士与“当朝”秉政的官员站在各自地位和立场上的论争。双方在本末义利、选士用人、德教刑法和治学作用及教育价值观有关方面的论争,有助于我们对儒家教育思想做新的阐发。因此,《盐铁论》中所表述的教育思想更具有独到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盐铁论》引诗用诗约75次,以《雅》、《颂》为主,体现了昭宣时期《诗经》解读对美刺时政的重视,具有鲜明的经世治国目的。《盐铁论》所据诗说以齐、鲁、韩三家为主,可能兼有《毛诗》,可见昭宣时期的《诗经》传授与武帝时期一样,仍以三家诗为主流,但当时士人对《毛诗》也有接受。《盐铁论》中论辩双方不主一家诗说,王先谦以《盐铁论》证《齐诗》义,阮元以《盐铁论》证《鲁诗》义,这类观点宜予矫正。  相似文献   

19.
关于《盐铁论》中的盐铁官营问题,诸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认为,汉武帝时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盐铁官营,既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危机,又巩固了处于上升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专制主义大一统中央政权,桑弘羊与贤良学的争论,是儒法两种不同经济思想的对立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盐铁论》被动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汉语的一份有价值的材料。以前曾有学者对《盐铁论》一书的被动式作过研究,我们调查发现《盐铁论》被动式的面貌和前人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文章通过穷尽调查和定量定性分析,对《盐铁论》的被动式进行比较详细的描写,并试图对已有成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