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爱     
赵娅 《少年月刊》2011,(12):42-42
屈指一算,母亲已经40岁出头了,辛苦的皱纹早早爬满了她的额头。岁月的痕迹留在了她的脸上,也留在了我的心里,我深深知道母亲为我付出的艰辛,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父亲,不管他如何迁就我,而我,总要在心底生出一种厌恶。 父亲和母亲不和,他们一直分居。父亲热爱他的土地,始终固执地留在山中。而母亲却嫌父亲没志向,她也受不了大山里的艰苦,便带着我,来到城里,过起了她向往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读懂母亲     
母亲不是那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从小时候起,我是不怎么喜欢母亲的,我总以为,母亲给予弟弟的爱远远超过给予我的,虽然年幼的弟弟常常遭受母亲的责骂和痛打。母亲为了这个家,长年奔波在外,只让我和弟弟两人孤零零地留在家里。慢慢的,我觉得我已经淡忘了母亲,只有在雷雨交加的日子,我才会想起母亲的怀抱。随着我一点儿一点儿大起来,母亲在家的日子,我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和她赌气、拌嘴。后来,我想,我跟母亲的性格其实是很相像的——母亲遗传给了我她的倔强。我冷冷地看着母亲,不和她说话,甚至在我特别痛苦、特别困难的时候。因为我和母亲之…  相似文献   

4.
婆婆     
嫁给老公之前他告诉我,他妈是全天下最好的母亲。我不以为然,所有人都会以为自己的母亲是全天下最美丽的母亲。我的母亲也是一样啊,她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贝,即使我非要留在北方嫁给宇,她虽然一万个不愿意,怕我不适应北方的气  相似文献   

5.
写给母亲     
家住县城,常想回乡下看看母亲。母亲那一生的艰辛,让我这一生受用不尽。母亲从小就不知双亲,她是被父母丢在雪地上的弃婴。被人捡起,还转了两三个家庭……她常跟我提起幼年的不幸,我只有静静地倾听,默不作声,但那景那情,我早已铭记于心。母亲年过六旬,还在田间耕耘,我坚决不让她再去折腾。我要用我的辛勤,让她安享生活的温馨。我发誓:此世此生,我一定好好报答母亲。十年苦读,我终于跳出农门。但我的心我的根,永远留在农村。写给母亲@周礼华  相似文献   

6.
张艺元 《辅导员》2009,(13):61-61
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间,一位母亲把她的孩子放在自己的胸下,当救援官兵赶来的时候,母亲已经没有呼吸了,但是,她身下的孩子得救了。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无损,还在安详地睡着,她那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一部手机留在了婴儿的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  相似文献   

7.
朋友国二的女儿本来很乖巧。放了学像小鸟一样吱吱喳喳跟母亲讲个不停。现在突然放学不立刻回家,留在学校做功课,回来后洗过澡就不再出房门.与母亲面对面时眼睛也避免跟母亲接触。朋友慌了,暗中查访。女儿的确是留在学校读书,并没有交男朋友.但是整个行为都不对劲,连星期天都说要去图书馆念书,她非常忧心,跑来找我。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眼睛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闪耀着母性的智慧的光辉。柔柔的覆盖着我,伴我前行。那便是我的启蒙老师周慧敏的眼睛。我上小学那一年,老师刚做母亲,年轻而美丽;如今,她怀里的小女孩也早已做了母亲,而留在我记忆中  相似文献   

9.
记忆于心     
正我相信,记忆是永不会丧失的,即便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看似在丧失——因为记忆更多是留在心里,而不是脑海中。那时候,我44岁的丈夫埃德一步步向死神靠近,同时,我母亲也在一点点地丧失记忆。埃德得了肺癌,而母亲的大脑则因肿瘤而变得记忆混乱。她忘记了怎样开车,不记得自己是否吃过饭,也忘了哪些家庭成员已不在人世——包括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
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朴实.她比所有普通人更普通.人总是容易把眼睛盯在别处,而忽视眼前的.于是.便也容易失去弥足珍贵的.希望我的觉醒不会太晚. 我们家除了母亲.谁都出去旅游过.每次全家出游,母亲都会一个人留在家里,有时我随口说:"妈,一起去吧!"母亲就会说:"我不去.我走了猪怎么办?没人看家……去吧!你们快去!"听母亲这么说,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扔下母亲,出去观光去了.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居然把这当成了习惯.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生日     
周礼 《家长》2011,(11):44-45
十几年前,大姐和我先后参加了工作,离开了家乡,然后在异地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在一方,大姐在一方,母亲在一方。我和大姐都曾想接母亲与自己同住,但固执的母亲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坚持要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们明白,家乡是母亲的根,在母亲的意识里,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无法说服母亲,只能每月多给母亲寄些生活费。  相似文献   

12.
母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怪得很,还是在梦中常常见到,而且是那样清晰,母亲一如既往地绽开着皱纹纵横的笑容向我说着什么。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生命就是这样系在一起,并不因为生命的结束而终止。在母亲的晚年,曾经得过一场幻听式的精神分裂症的大病,把她和我都折腾得不轻。记得那一年母亲终于大病初愈了,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留在学校里教书。好几年一直躺在病床上,母亲消瘦了许多,体力明显不支,但总算可以不再吃药,我和母亲都舒了一口气。记不得是从哪一天清早开始,我忽然被外屋的动静弄醒,竟有些害怕。因为母亲以前得的是幻听式的精神分裂症,常常…  相似文献   

13.
“吱溜——”卧室的门被小心地推开了。母亲伸进头,惶恐地向儿子的卧室内扫视。她早就瞧见儿子飞一样地拿起篮球就往外冲,此时她却想再次证实一下儿子是否真的和同学一起出去了,或许,儿子的灵魂还留在这里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但母亲还是狠下了心,坐到儿子的写字台前,伸手打开了抽屉。这里除了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生日     
十几年前,大姐和我先后参加了工作,离开了家乡,然后在异乡成家立业,结婚育子。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在一方,大姐在一方,母亲在一方。我和大姐都曾想接母亲与自己同住,但固执的母亲就是放不下家乡的一草一木,坚持要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们明白家乡是母亲的根,在母亲的意识里,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无法说服母亲,只能每月多给母亲寄些生活费。转眼间,母亲六十大寿临近,我和大  相似文献   

15.
父亲与我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十岁,父亲搀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听鸟的歌声。我们挥手同母亲告别,她留在家里,因为要做晚饭,不能与我们同去。太阳暖暖地照着,我们精神抖擞地上了路。其实,我们并不把去森林,听鸟鸣看作一件了不  相似文献   

16.
<正>我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村妇女,一生为生计奔波,为养家活口辛劳,虽然还不满80岁,却已一脸苍桑,走路蹒跚。20年前,因为父亲过早的撒手寰宇,我并将她从乡下接进了小城。开始,她觉得乡下人低城里人一等,很不情愿跟周围的人交住。于是,她就呆在家中时常跟孩子逗乐,得到些许乐趣。可后来孩子入托进园了,她便无所事事难以适从,闹着要回乡下老家与弟弟同住。近些年,乡下老家也富裕了,同样吃穿不愁,而且弟弟及弟媳都很有孝心,母亲回去自然有好日子过。可我不舍得让母亲回去,只想让她跟我及我的家人朝夕相伴,时常看看她那慈祥和善的脸,即便没有能力让她比其他老人活得更好,我也需要把她留在身边,尽一份孝心。  相似文献   

17.
花被     
《今日中学生》2014,(13):11-12
正这是一个关于四位母亲的真实故事。有这么两位母亲,都是养母,都遭遇了不幸——第一位母亲,丈夫出车祸身亡,自己得了尿毒症,在被告知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没有为自己流泪,却为宝贝女儿将被孤苦无依地留在这世上而泪流不止,她决定对抚养了17载的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还她一个温暖的家。第二位母  相似文献   

18.
母亲已经61岁了,如霜的白发像是半个多世纪的漫长时光对她生命的浸染,与日俱增的皱纹像是60多个寒来暑往留在她脸宠上的印痕,还有那因沉淀了太多岁月沧桑而日渐浑浊的眼神.都真实地表明:她的确是老了,不再是从前那个风风火火、忙里忙外、从不说半句累的年轻母亲了。  相似文献   

19.
父亲和我     
正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十岁,父亲搀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听鸟的歌声。我们挥手同母亲告别,她留在家里,因为要做晚饭,不能与我们同去。太阳暖暖地照着,我们精神抖擞地上了路。其实,我们并不把去森林、听鸟鸣看作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好像有  相似文献   

20.
去年的五月     
去年的五月。我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我的曾外祖母以93岁的高龄去世了。我随母亲急急赶往她所居的昆山乡下.我曾经有过许许多多次的机会与她相见,然而最后都莫名其妙地错过了。现在她死了,我才记起我得去看看她,虽然她永远都不会知道她有这样一个重外孙女.长途车在沪宜公路上颠颠地开着.窗外下着雨,密密的雨丝悄无声息地打在车窗上,带来些许暮春的寒意.路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