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璠是唐代文学家,他辑选盛唐时期广为流传的诗歌,编为《河岳英灵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在书中,殷璠表达了独特的论诗观点,对各诗人的评论也较为中肯。《河岳英灵集》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由二卷本演变为三卷本。介绍并列举了现存于世的宋刻本及明、清刻本等古籍版本,对《河岳英灵集》古籍版本的著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唐诗,是涵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浩瀚海洋。一千多年来,历代唐诗研究者和爱好者编出了数以百计的唐诗选本。较著名的,唐代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宋代有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清代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然而,在汗牛充栋的唐诗选本里,恐怕还没有哪一部书的名声比《唐  相似文献   

3.
河岳英灵集二卷 (唐)殷瑶辑宋刻本清莫友芝校。框高十六·九厘米,宽十二·八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殷瑶,生卒年不详,润州曲阿(今属江苏丹阳)人。其所选《河岳英灵集》自序落款称"丹阳进士殷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著录《河岳英灵集》二卷,亦称"唐进士殷瑶撰"。其实他确曾业进士,但未及第。其馀仕履行实不详。《新唐书·艺文志四》提到"殷瑶汇次其诗,为《丹阳集》者。"同卷总集类又著录"殷瑶《丹阳集》一卷,又《河岳英灵集》二卷"。晚唐诗人吴融有《过丹阳》诗一首,其中"藻鉴难逢耻后生"一句下,自注"殷文学于此集《英灵》",因知殷瑶做过文学之官。唐东宫官崇文馆有文学三人,为正六品下,职在"分知经籍,侍奉文章"。此为东宫亲近,殷瑶不可能担任此职。另外,王府官,西都、北都、东都、都督府也都各有文学之官。各州则仅上等州设文学一人,  相似文献   

4.
明代出现的《诗经》文学评点,是《诗经》学史上的新的文学批评方式。《诗经》评点从来源上可分为原创评点、转录评点和嫁接评点三种。三种评点又交叉存在,错综复杂。本文在理清现存明代《诗经》评点版本的基础上,叙录目前仅见的十一种《诗经》评点著作,以期呈现较清晰的明代《诗经》评点眉目。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复古思潮影响下,唐人诗集得到全面整理与开发,评点唐人诗集蔚然成风。这些评点本 既有颇高的史料价值,也有广远的传播意义。其评点范围、形式及内涵的变化,体现了明代诗学思潮、审美 心理乃至学术思想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现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的宋末元初刘辰翁《须溪校本陶渊明诗集》三卷,文字校勘内容似乎粗疏一点,分量上也少于陶诗评价内容,但对研究刘辰翁诗歌评点特点有较大的作用和意义。现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朝鲜刻本《陶渊明集》为后世陶渊明诗文集注集评本系列中的一种,为研究该系列中相关版本衍变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通过偏重陶集知识性问题的注解倾向,有助于思考明代李梦阳的复古文学观念。这两种国内不见的陶渊明集版本,提供了未曾见过的诸多文献信息,也是研究陶渊明作品在古代朝鲜、日本传播和接受的重要载体,具有较为重要的版本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的著名文学评论家,评点过多种先秦两汉散文和48位唐代诗人与5位宋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他的评点已成为这些著作版本流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王维诗的评点很为世人看重,通过实地考察与目录记载,梳理了刘辰翁评点王维诗的版本情况,以期将刘辰翁之评点与王维诗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汉魏六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阶段,而魏晋六朝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集主要有明代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近人丁福保编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主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一时期诗歌的历代选本也不下百部,仅笔者所寓目的今人选本就达十余种。然因种种原故,诸选本虽各有千秋,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近读到沈文凡教授主编的《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9.
郑文悼(1856-1918),字俊臣,号小坡、叔问、大鹤山人、冷红词客,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属汉军正黄旗,自言原籍山东高密。近代著名词人,有《大鹤山人词话》、《大鹤山人诗集》等传世。郑文焯,还是近代的文学评点大家,批点过《清真词》、《白石词》、《梦窗词》等。郑文焯也亲手批校过《陶渊明诗集》。《陶渊明诗集》伴随着郑文悼的一生,他曾评点过两种版本的陶渊明诗集。其中评点陶澍《靖节先生集》的文字,曾由日本汉学  相似文献   

10.
中唐诗人窦叔向与其五子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俱能诗,驰声当代,名冠流辈,且与当时名士吕温、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叔向与其五子被合称为"六窦",而其五子世称"五窦"。五窦之诗由唐人褚藏言编次题为《窦氏联珠集》,义取昆弟若五星然。《窦氏联珠集》是唐人选唐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所选作品既不以时代为限(如《河岳英灵集》,《中兴间  相似文献   

11.
小说文体研究的新创获──评《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王立本世纪50年代,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曾在蜚声世界的《批评的解剖》一书中指出,小说只能从小说中产生,诗歌只能从诗歌中产生。此语未免过于绝对化,但却强调了从文学内部寻求文学发展动因的重要。进入80年...  相似文献   

12.
汤显祖《批评花间集》四卷,一直被认为是汤学研究、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但其中的署名汤显祖序,有摘编前人词论文字的嫌疑;正文中的汤显祖评语,涉及名物、词源、本事、典故等部分,亦多袭自杨慎《词品》、王世贞《艺苑卮言》。结合学界对杨慎评点《草堂诗馀》、汤显祖评点《艳异编》的辨伪情况,可知明万历闵映璧套印本中的评点造假颇为普遍,其作者应为闵映璧或其友人。  相似文献   

13.
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众多版本中,柳浪馆刊本常为人们提及,它们分别题为《柳浪馆批评玉茗堂紫钗记》、《柳浪馆批评玉茗还魂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南柯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邯郸记》。由于它们是评点本,这些  相似文献   

14.
作者陈书录,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56万字,精装本定价30.60元。本书的主旨是对明代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作交叉研究。全书分为《轨迹篇》、《特征篇》、《动因篇》等三大部分,凡十六章,另有《序论》和《结束语》。《轨迹篇》对明初各派、台图体、茶陵派、吴中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明末话家及遗民诗文等作纵向考察,探究明代诗文作家、批评家文化心态和审美心态演变的轨迹,把握明代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交叉影响、连锁演进的规律。《特征篇》侧重考察明代诗文创作与理…  相似文献   

15.
《香台集》是一部藏之甚秘的明代诗集。目前所知,仅在国家图书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这部明代蓝格钞本的三卷本残本。台湾伟文出版社1977年、1978年曾两次排印出版,编在《秘笈丛书》中。收藏者及伟文出版社均认为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明代瞿佑。然而问题并非这样简单。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这本《香台集》,笔者认为它的作者应是明徐伯龄,书名为《香台集注》。两书体例不同,并因此《香台集》的性质与归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易宗明 《新闻天地》2006,(11):24-25
一场飞来横祸造成他不完全性截瘫腰椎粉碎性骨折,他在病榻上靠一块木板支撑着写下中篇小说又改编拍摄了《贺龙镇守澧州》的三集电视连续剧,他被誉为继“七小虎”之后登上湖南文坛的诗歌新秀,他被《湖南日报》等媒体聘为特约记者发表大批报告文学作品,他执行主编的县文联会刊《墨池文学》培育出了一大批文学新人,其作品常常洛阳纸贵……20年风雨蹒跚,他出版了两本诗集,公开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7.
古诗编辑张景星张景星编辑了《宋诗别裁集》和《元诗别裁集》,后人将这两个诗集与沈德潜编辑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合称为《五朝诗别裁》,这几个诗集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唐以后的诗歌发展状况。所以,张景星编的这两个诗集,在我国诗歌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张景星的生平不详,只知道他是江西奉新人,生活在乾隆时代。他是宋代理学家的信徒,很尊崇周敦颐、朱熹,在《宋诗别裁集》中,不仅选了他们许多诗作,提到他们时还称“周子”、“朱子”。一生中,没有作过什么大官,主要是讲学、教书,曾于乾隆十年(1745)举进士,做过河南鲁山县的知县,后来不做官了,便寄居在河南南阳,在衍畴书院集门徒讲学。他编辑的两本诗集,也是在去官之后,在讲学期间进行的。《宋诗别裁集》原名《宋诗百一钞》,选入了  相似文献   

18.
朱熹是《诗经》宋学的集大成者,其《诗》学思想及其《诗集传》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诗》家注重朱子之学,崇尚《集传》成风.《诗集传》既是元代科举的参照经典,也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教材.  相似文献   

19.
屈浩  康宁 《兰台世界》2015,(6):81-82
幽默文学经过先秦时期、两汉时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唐朝开始呈现繁荣景象。本文从唐代的幽默诗歌、幽默小说以及幽默散文三个体裁对唐代的幽默文学进行解析,力图对这一时期的幽默文学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大潮给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例如,如何反映改革进程中对于某些试验性措施的不同意见的争议?秦泽擷取最近上海报纸的几则报道不同意见争议的新闻作品,名之曰“争议性报道”,加以评点,写成《评点上海传媒的几则争议性报道》一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