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老相机     
刘超 《收藏》2006,(11):86-87
20世纪80年代,上海专业出售老相机的特色店不过数家,价格便宜,所经营的新中国初期的“红旗”“上海”及“海鸥”牌经典品种老相机大量流失到了海外收藏品市场。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青年收藏群体明显增加,这些老相机发烧友不仅具备丰富的收藏知识,同时还了解国际收藏动态及市场行情,因此,从一开始收藏就有较高的起点。目前,老式折叠镜头相机、原苏联相机及新中国初期的相机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就连老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老式胶卷也成为收藏者追捧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陈馨 《收藏》2009,(9):70-74
锔瓷是过去常见的传统技艺,台湾称为“补硐仔”。旧时无论大陆还是台湾,“惜物惜福”是人们的普遍观念。随着时代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的“补徊仔”行业已成历史名词。2006年初,台湾历史博物馆与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宝璺(wen)藏神——锔瓷研究展”,系统展出了不同技法的各代锔瓷实物。导览图册中还收录了时为日本京都大学考古学博士生的陈馨女士撰写的锔瓷研究专稿,希望对传统民间艺术和陶瓷文化的收藏、保存、宣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叱咤民间收藏江湖近40载,当年激越昂扬的年轻人,如今已华发苍然。数十年的“江湖”见闻,怎能轻易让它随时光消逝?于是,他拿起笔,一字一字记录下自己的收藏心得。他是吴少华,上海市收藏协会创始会长,曾担任该协会会长达34年之久,绝对是收藏组织中元老级人物。他还是文物鉴赏家、收藏评论家与民俗研究家、  相似文献   

4.
百年国图     
理邮 《集邮博览》2009,(9):64-65
国家图书馆是由国家建立,负责收集保存本国出版物的国家总书库。国家图书馆还收藏外文出版物,是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它承担馆际互借、国际出版物交换职能,还是国家书目中心和图书馆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众多的文学青年一起拜访文坛前辈冰心老人。他们之中的不少人都带着一架照相机,准备与冰心合影。冰心见他们的相机几乎全是日本货,便说了一句:“为什么不用国产的相机呢?”一时令在场的人语塞。我的朋友从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叹了口气说:“谁让咱的国产货不顶劲呢?”  相似文献   

6.
《当代体育》2009,(6):72-72
可能我不是收藏《当代体育》期刊最多的当体拥趸,但像我这样还保存着购买第一本《当代体育》的Fans可能已经属于“骨灰级”的收藏家了,因为那段往事距今已经16年。早就看到“亮亮你的当体收藏”了。可说实话,当初并没有想把自己与《当代体育》的情缘写下来,只想默默保持这一份16年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7,(2):117-117
综合消息,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收藏品再次升温,带旺了奥运邮票、奥运纪念币等相关产品的市场:2008北京奥运合吉祥物“福娃”上市,逝起奥运收藏热潮:继“奥运福娃纪念邮票”后,中国网通发行了中国首套“奥运纪念卡”多达500余种的2008奥运会特许商品中,各式胸章、贵金属纪念章及风筝、中国结等收藏类商品深受收藏者的喜爱;而“北京奥运金”系列连续发行的5组金条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纪念金盘、纪念金银砖,无论是短线投资,还是长线收藏都是一个好专题。  相似文献   

8.
王永林 《收藏》2009,(4):169-170
全民都欲涌入收藏领域的艺术品市场火爆时代,书画收藏投资者如何少交“学费”、少买名家书画赝品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首先应承认,由于中国书画真伪之辨尚有一些不确定性(专家称之为“模糊度”),使有些古代书画名作的真伪成为悬案,至今让专家们争论不休。但绝大多数古今书画作品,特别是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只要认真对待、细致辨识,还是可以辨别真伪的。  相似文献   

9.
杨才玉 《收藏》2006,(7):19-19
“收藏”二字真是一个神奇的字眼,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老祖宗为它实践了几千年,演绎出许多史诗般的人间奇迹,写下许多千古流芳的鸿篇巨制。当代中国人又在继续实践它、玩味它、解读它。不久前,在上海听藏友讲:“如今收藏已变成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闻此我不觉眼前一亮,因为自己颇有同感。  相似文献   

10.
文海鹰 《当代体育》2008,(16):51-51
近年亲,国内有关足球用品的收藏是越来越火热。有人收藏球队队徽之类的“硬货”,有人收藏球衣、队旗一类的“软货”,还有人收藏球星卡、海报一类的“纸货”。这三类收藏玩的人都不少,而我的收藏是个“偏门”,只收藏“软货”当中的小球会球衣,小球会即指非豪门球队或二三流国家的球队,小球会的球衣由于关注度不是很好,所以相对来说和豪门队的球衣比起来价格比较便宜,而且都是物美价廉之物,  相似文献   

11.
姜治方先生,我国已故著名集邮家,生前的邮票收藏誉满天下,多次在国际邮展上获奖。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姜先生就确立了集邮收藏原则——“永聚不散”。他认为集邮虽属个人爱好,但是又属于祖国财富,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得将它变卖。他还建议成立中国邮政博物馆,自己的邮册可以作为建馆的基础。1966年6月,姜治方先生毅然决定将耗费其半个多世纪心血积聚起来的藏品交国家保存,1979年捐献给邮电部,部分藏品现由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保存。  相似文献   

12.
收藏与集邮     
陈康 《集邮博览》2001,(6):34-35
“国家盛则收藏兴”是一句老话。如果有人问“集邮是不是收藏”,很多人听了肯定觉得奇怪。“集邮就是收藏”,这还用说吗?但这句话说得并不全面,实际上有很多集邮从心里是把集邮从收藏中独立出来的。收藏虽有这么多的门类,但仅有收藏协会、东方收藏家协会之类的民间组织,而集邮在国际上有国际集邮联组织,在中国号称有几千万之众,在全国集邮联领导下,国家拨给一定经费,  相似文献   

13.
史洪岳 《收藏》2009,(12):23-23
最近,在宝玉石领域经常有人谈到“收藏级”这个概念。大体意思是说,一件东西达到了最高的级别,具有了收藏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达到这个所谓的“最高”级别,并且能具有收藏价值呢?  相似文献   

14.
陈思婧  鎏臧 《乒乓世界》2008,(9):141-142
说编辑部每个人都参与了奥运会,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们都冲进了赛场,拿着录音笔和相机,围追堵截各国运动员的场景吧?其实不然,编辑部只有夏娃姐和宋斐两名持证记者和几位特约记者能够进入“中国脊”采访,我们这些“大后方”还是凑在编辑部电视机前的机会更多一些,不过,屏幕内外,气氛一样热烈。  相似文献   

15.
卫华 《收藏》2007,(5):166-168
书画作品的收藏,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经济的角度,都约定俗成地限定于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名人。自古到今,皇室富豪也好,民间收减家也好,抑或画廊、美术馆,均唯名人书画是藏,就是这个道理。以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为例,既有像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这样的一代伟人,也有像汪精卫、陈公博、林彪这一类为人非议的名人甚至千古罪人。这后一类“名人”姑且称其为“另类名人”,对“另类名人”的书画作品的收藏应当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6,(2):146-146
甘肃的民间收藏工作能迅速成长发展,得益于它一开始就根植在这块收藏的天然沃土之上。甘肃不仅被冠誉“文物大省”,而且是培育和造就收藏家、鉴藏家、文物专家和学者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7.
杨欢 《收藏》2007,(7):90-91
南朝时涌起了法书名迹公私收藏热,各自的收藏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以为楷则”,将其作为学习临摹的范本;有的“以为秘玩”,作为审美对象;有的“藏之以为荣”,则是当作炫耀的资本。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种公私收藏热对于装裱技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毅民 《收藏》2007,(7):32-33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这是收藏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多年来,“长三角”各城市收藏文化建设和收藏活动的开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十分便捷的交通与信息网络,促使这一地区共同搭建起了一个超越行政区划的收藏活动平台,这将对加强“长三角”城市收藏组织之间、古玩市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飞武 《收藏》2008,(3):168-168
我从2007年第4期《收藏》杂志上看到一篇《〈收藏〉助我淘得“文革”年画原稿》的文章后,很替该文作者汪先生高兴。本人也有类似的收藏经历,不过我收藏到的是“文革”油画原作,而非“文革”年画原稿。  相似文献   

20.
杨实 《收藏》2009,(7):6-6
收藏古玩切记“三不买” 民间收藏的成功率非常低。收藏爱好者希望淘到有价值的藏品,这种愿望是好的,但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梦想靠“捡漏”而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