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渝 《收藏》2006,(11):166-166
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国美术馆、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纪念赵望云百年诞辰暨捐赠作品展”于2006年9月12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开幕仪式后,来自全国的艺术理论家在北京华侨饭店就赵望云先生的艺术思想,艺术特色以及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作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2.
张渝 《收藏》2007,(7):74-77
与其说时代的火和光辉煌了赵望云的艺术,毋宁说赵望云以自己的光和火照亮了他那个时代的艺术。或许正是因了赵望云的存在,从传统的囿限中脱颖而出的现代中国画方才得以写上浓重的一笔,并从此凿开了中国画的“代沟”。然而,这一切只是赵望云艺术探求中摧枯拉朽的“火”的一面,至于先生追求艺术精神复归的另一表征——“云”的方面则较少有人论及,  相似文献   

3.
张少华 《收藏》2010,(7):104-111
群星闪耀大西北天空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定居或寓居西安的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等画家为核心的创作群体一反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画坛的泥古之风,大胆走向西部生活,写生、创作,使当时沉寂的中国画艺术展现出新的面貌。1961年秋,这些画家以中国美协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的名义在刚刚落成的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画展,展出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李梓盛、康师尧六位画家的山水和人物作品,这些画作表现出黄土高原雄浑博大的气势和大西北农民勤劳淳朴的形象,极富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4.
朱浩云 《收藏》2007,(9):170-173
历史上陕西曾涌现出不少杰出画家。1961年开始,石鲁、赵望云、何海霞、康师尧等人先后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地举办展览,作品突出地表现西北风情,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粗犷、豪放的艺术感染力,在美术界引起轰动,“长安画派”遂逐渐形成。长安画派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李梓盛为核心,其中赵望云、石鲁、何海霞被称为“长安画派三杰”。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8,(5)
正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国画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中国画学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君子如玉——程征艺术展",3月18~30日在陕西美术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分为文献、绘画作品、木版年画捐赠三大板块,展出程征各个时期70余幅绘画作品,以及程征捐赠给陕西美术博物馆160幅墨线稿凤翔木版年画中的30幅精品。展览策展人张渝以程征的画作《玉》为启发,为展览定名:君子如玉。一来以玉寓程征之  相似文献   

6.
李梦婕 《收藏》2009,(7):164-164
5月8日,由西安力邦艺术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西安首届海外回流文物鉴赏暨“力邦艺术港”揭幕。陕西省原常务副省长、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徐山林、陕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侯路明、力邦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丰收、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骡,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杨才玉等出席,徐山林在讲话中,对西安力邦集团依托企业投资收藏,从海外回收流散文物并创建博物馆表示肯定和表扬。  相似文献   

7.
赵振川是赵家老四,是赵望云先生的儿子也是弟子,是先生的接班人也是长安画派第二代顶梁柱。现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负责人。忙人,约了  相似文献   

8.
黄苗子 《收藏》2007,(6):36-38
我到西安头一次是1957年。正好30年以后,1987年,我又来了。这两次都和赵望云先生有关。我头一次来是应赵望云先生的邀请,他当时是西安美协主席,我同叶浅予先生一起来的。第二次,我却是来参加赵望云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我和西安的因缘,是和赵望云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西沐 《收藏》2007,(6):58-61
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像里程碑一样立在那里,如坐标一样让我们时刻明白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向哪里去。在当代中国绘画史上,赵望云就是这样一个人。但在今天,我们可能愿意拿出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喋喋不休地研讨、座谈那些有点名气的所谓名家,连篇累犊地去刊发他们并不丰满、厚实的艺术与经历,而一味地去遗忘像赵望云这样开宗立派的大师巨匠。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07,(6):32-33
去年是赵望云先生百年纪念,今年是其逝世30周年纪念,本刊策划推出“百年望云”专号,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邀请赵望云先生的亲属及本刊三位专家咨询组成员撰稿,并选编部分文化界、美术界名家之评论,从学术地位、精神风貌、收藏价值等各个方面对这位艺术大师进行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程征 《收藏》2007,(6):50-51
我们不要忘记每一位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前辈。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开始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这个转型不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而是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面对这个需要数代人去接力完成的艺术使命,赵望云和他同时代的革新派艺术家出色地跑完了第一棒。我今天想从两个方面概述赵望云这第一棒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一支艺术上独树一帜、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气息的流派——长安画派。他们着力表现中国西部特有的地貌环境和风土人情,在艺术表现上追求生动、新鲜、活泼,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长安画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就是赵望云。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20,(8)
正蒂森一博尼米萨国家博物馆(Thyssen-Bornemisza National Museum,以下简称"蒂森博物馆"),是马德里最受欢迎的艺术博物馆之一,馆藏拥有1600多幅画作,是继英国皇室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私人收藏博物馆,它与普拉多博物馆、雷纳·索非亚艺术中心博物馆一起构成了马德里"艺术金三角"。蒂森博物馆位于比亚埃尔莫萨宫建筑内,该建筑始于18世纪末,是马德里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一个著名范例。蒂森博物馆分布在三个不同的楼层,其藏品涵盖了13世纪至20世纪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凡·戴克、提香、卡拉瓦乔、鲁本斯、伦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     
赵力忠 《收藏》2007,(6):55-55
赵望云的艺术精神就是“关注民生”。在他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写生,包括在解放之后一直到“文革”之前,他画的大量的人物和场景都离不开民生这个主题。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对长安画派的形成和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先生以其一生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前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的地位。作品的核心就是关注民生,为弱者呼吁。  相似文献   

15.
正由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市文物局、陶雅网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美术博物馆和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古陶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0月27日在西安美术学院召开。研讨会围绕近年考古出土的新发现、新收藏和持续性的陶瓷艺术研究,对中国古陶瓷考古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深人探索。研讨会分三场论坛,22位学者代表做了主题发言。学者代表从各自研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11,(10):122
为了开展民间博物馆馆藏的征集和交流,从而增加、充实博物馆藏品的种类和数量,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成立藏品征集交流中心。交流中心以服务全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服务协会会员、服务社会为宗旨,开展以下业务:(一)、为全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及收藏艺术品机构代为征集、交流收藏艺术品。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姜苑 《收藏》2023,(11):16-19
<正>邯郸市博物馆馆藏一批赵窑遗址出土铜器,经整理,这批铜器均为商代器物,其器型和纹饰具有典型的商代中后期特征。本文将对这批文物进行整理介绍,并结合其他资料简要探讨赵窑遗址在商代时期的地位。赵窑遗址位于邯郸武安市赵窑村一带,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文物部门于1960年、1975年两次组织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发掘,1992年邯郸市文物处将部分赵窑发掘文物移交给邯郸市博物馆。本文在此将这批器物中的铜器做一下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季英伦 《收藏》2012,(18):18-23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瓦伦西亚是西班牙的第三大城市,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瓦伦西亚有深厚的人文艺术环境,全区有200多个博物馆,其中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瓦伦西亚美术馆、喀斯特笠翁美术馆、阿里坎特省考古博物馆、格拉维纳美术馆等享誉世界。在近代西方美术史上,西班牙具有重要的地位,毕加索、米罗、达利被称为西班牙当代艺术的三架马车,而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IVAM)是西班牙  相似文献   

19.
高功 《收藏界》2014,(11):125-126
2014年9月26日上午,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成立五周年暨西安雅观陶瓷艺术博物馆开馆庆典在西安晶海酒店隆重举行。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名誉会长、原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巩德顺,陕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长、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云辉,西安市文物局邰亚秦巡视员,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馆处郭治华处长,全国民办博物馆协作体主席、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西安大唐西市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吕建中,西安大明宫实业集团董事长席有良,全国民办博物馆协作体副主席。  相似文献   

20.
刘寰 《收藏》2007,(7):79-79
1972年5月21日,我乘车北上探亲,车过西安,猛然感到应该去看看这座古城,便下了车。在一家电影院,我与一名美工谈起了石鲁和赵望云先生,并顺便问他美协在哪里,他说就在钟楼旁边,赵望云、石鲁都在那儿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