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收藏》2016,(5)
正刚刚进入2016年年初,香港苏富比就高调向市场放出消息,称将于2016年4月6日春拍期间推出"英国仅存著名瓷器私人珍藏之一"——"赏亡、菁华——琵金顿珍藏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预计专拍共约100件拍品,总估价逾2.25亿港元。A香港是中国重要古瓷拍卖重地,此番私人藏家瓷器高调释出,引发内地藏家关注是可以想见的。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7,(12)
正自9月纽约亚洲艺术周再掀帷幕至国庆档香港秋季大拍,苏富比带给中国藏家的器物颇为可观。金风余韵,回首这些雅玩,颇有可兹细品之处。纽约佳器中国藏家云集纽约,常常被天价新闻所笼罩,而实则,江河泛滥我只取一瓢饮——藏家们各有所好,所瞄目标大相径庭。以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专场而言,好玩的东西多多,在此仅举几例,以一斑而窥全豹。  相似文献   

3.
宝笈 《收藏》2008,(6):174-175
藏友期盼已久、藏界关注的华商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于2008年5月11日晚17:30落下最后一槌,现场总成交额突破3.8亿元大关,创下三希堂国拍近3年来现场成交额新高。此次来自亚洲各地的藏家、买冢云集一堂,现场人气指数火爆,竞价过程十分激烈,特别是近年来在拍场及藏界表现偏冷的瓷器专场,在三希堂国拍此场拍卖会上爆出热门,竞价十分踊跃,现场成交率突破55%。书画碑帖专场以75%的成交率落槌;杂项部分更是三希堂国拍的强项,成交率突破65%。笔者亲临现场,见证了从预展到拍卖结束的全过程。下面针对藏界十分关注的几个问题在现场对陈总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晓曲 《中国收藏》2018,(11):137-139
又是一年秋拍季。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对于喜好玉石的藏家来说,于11月7日至11日举行的北京博观秋季拍卖会值得期待。经过半年的征集与甄选,近200件当代玉雕精品将在位于北京三间房懋隆文创园的博观艺术中心登台亮相。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6,(13)
正2016年春拍,北京匡时和北京华辰两家拍卖行不约而同地以法国"巴黎画派"的名义承办小型专场,一波法国潮流悄然涌入中国藏界的视野。A"在伦敦和纽约的苏富比拍卖场上,参与西方艺术品竞拍的中国藏家越来越多。"对于2013年苏富比的这个说法,相信只要稍微了解艺术品市场的人部不会觉得有何夸张之处。这一年的年底,苏富比公布了一组数据:"2004年左右,中国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4,(8):152-153
在春季大拍之后,香港苏富比意犹未尽,在又举行的一连三日的5月拍卖会上,钟表、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与洋酒拍品总成交额达到1.62亿港元。在本次拍卖会上,最受中国藏家关注的莫过于来自传奇华人藏家仇焱之的133件旧藏——"仇焱之珍玩",总计成交3900万港元。而来自本场的拍品在整个"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成交价排名中,包揽了价格最高的前三位。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22):23
在北京保利2012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中,李可染力作《万山红遍》以2.55亿落槌、加佣金2.9325亿元成交,刷新李可染个人拍卖纪录,成为今春单品成交额最高的中国艺术品。从开拍前的万众瞩目到创纪录的成交额,李可染佳作的市场号召力不容小觑。携今春之劲势,北京保利将在此次秋拍中重磅推出《可染家藏——重要李可染作品》,为广大藏家精心呈现十余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18日,北京保利"瑰映如茵Ⅱ——玫茵堂暨欧美名藏盛清五朝御窑隽品"专场开拍,结果专场中50件拍品,成交率达100%,斩获白手套,总成交额1.3亿元。玫茵堂般名藏在中国藏家心目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我们在此选择其中部分拍品,供藏友品评。本品洗呈敛口,口沿为不规则的多边形,两壁堆塑珊瑚枝,器底为凹凸有致的有机形态。用底部支烧的方法,通体施珊瑚红釉,意在仿造自然界中的珊瑚。器形小巧可人,自然雅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23)
正由于政策限制,国内老窑瓷器在拍场表现持续惨淡,然而,近几年海外拍场的重要拍卖却利好不断,持续撕扯着内地老窑市场的神经:从2012年2.3亿港元的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到2014年约1.5亿港元的坂本五郎旧藏——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再到2016年9月在纽约拍出的近8000万元的建盏,藏家们喊了近10年的"老窑大涨"预期,已渐渐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6,(7)
正2015年保利秋拍,一件王世襄旧藏明万历黑漆描金彩绘顶箱大四件柜以1725万元成交。在硬木家具依然是古家具拍场绝对主角的同时,精彩的漆木家具也让人看到更多可能。正如行家所言:"买黄花梨老家具的藏家也开始收藏漆木家具,他们逐渐体会到,很多漆木家具并不亚于黄花梨家具。"F一条鱼的另一段如果同时打开《明式家具珍赏》和《可乐马选藏山西传统家具》,将前者175件硬木家具和后者148件漆木家  相似文献   

11.
卢婧 《收藏》2013,(2):92-95
新工笔兼具的中国传统性与当下的时代性,无疑引起了藏家们的普遍共鸣并显露出审美回归的强力趋势。对一些中国藏家而言,收藏具有中国文化内蕴的当代艺术品,或许比单纯追崇四方审美的当代艺术更具安全感和价值感。随着新工笔学术价值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藏家及艺术机构了解并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把关注焦点转向新工笔艺术。中国嘉德:率先在2012春拍中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涵盖新工笔艺术的重要作品,表现不俗。本季秋拍,嘉德"水墨新世界第二回"再度发力,成绩更加出色。北京保科:于2012秋拍前,举办"妙机其微——现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  相似文献   

12.
朱有仪 《收藏》2013,(15):12-15
长风稳扎稳打,夯实特色北京长风2013春拍前曾奔赴南京、香港、苏州、北京举行"四地"公开征集活动。其本季春拍于6月15~17日在北京举行,推出"世家元气(第七辑)华人重要藏家藏中国书画""中国书画及美术文献""中外名酒陈酿""紫砂艺术及茶道具"4个专场,拍品共计500余件,总成交额1.33亿元,总成交率达  相似文献   

13.
韩涧明 《收藏》2012,(22):118-121
在当代入侵传统玉雕的身影中,邱启敬并不是孤独者。,本届上海论坛期间,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位"助拳"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卓凡,这位强援是玉雕界所不熟悉的。"罗素说过……"卓凡的开场白更加遥远,几乎是中国玉雕几十年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面对满座的玉雕大师,卓凡俨然就是一个"踢馆者"。那么,来自当代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教授,究竟如何理解玉雕?当代学院派与当代艺术理念到底能带给玉雕界怎样的观念冲击呢?本刊特别采访了卓凡教授。  相似文献   

14.
王好华 《收藏》2006,(11):130-131
读了2006年第3期《收藏》杂志上古方式先生的《论古玉收藏》,色起了我对自己的收藏往事的一段回忆。我自2004年3月走上古玉收藏道路,两年多来,历经瞎子摸象——充电寻路——藏研结合的艰辛跋涉,真切感受到古方先生对古玉收藏爱好者的人文关怀,深刻认识到他的看法正确。  相似文献   

15.
朱有仪 《收藏》2012,(15):158-163
或许是从201 1年秋拍中已经嗅到了"高位调整"的气味,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在2012年春拍中加大了海外拍品征集的力度,从201 2年2月起至4月初,历时两个多月的北京保利的全球16国征集行动引起多方关注,仅征集费用就高达2000万元,还特别举办了"北京保利2012春拍全球十六国征集成果展"。同样,北京匡时在2012年1月启动海外征集计划;中国嘉德也赴美国、日本等地征集拍品;荣宝斋负责征集工作的专家团队走进加拿大、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开辟更广阔的藏家资源。经过这些拍卖行的努力,中国藏家有幸在今春大拍上大饱眼福,见到了不少罕见的洋古董。  相似文献   

16.
即将过去的2008年,中国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展示了太平盛世,展示了中国文化,而"云南典藏2008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正是以"太平有象"为主题,表达云南典藏拍卖集团对所有藏家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审美观念的日益变化,油画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随着油画收藏投资价值的日益显现,无论是藏市,还是拍市,油画都是势头两旺,逐年升温。2005年中国油画市场更是空前火爆,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新的热点。新年伊始,本刊应广大藏友及读者要求,特开辟了“油画艺术特区”专栏,推荐名家新作和画坛新秀,展现油画艺术魅力,敬请读者、藏家及画家关注。  相似文献   

18.
徐平 《收藏》2007,(8):128-129
2006年6月3日上午9时30分,中国嘉德2006春季拍卖会“翦凇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此次专拍是继2003年秋季“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文房器具拍卖空前成功后的又一重点专拍,囊括竹雕、犀角、砚台、漆器、铜器、紫檀、黄花梨等各类文房名品将近120件。  相似文献   

19.
朱有仪 《收藏》2012,(11):126-131
织绣收藏帷幕早以拉开在较之以往更为风起云涌的2011年中国拍坛,台湾知名歌手张信暂的首次个人收藏专场"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亮相北京永乐春拍。近80件其个藏清代宫廷织绣藏品现身,精美的藏品加上名人效应,给市场带来了一阵兴奋。据张信哲回忆,他的外曾祖母出  相似文献   

20.
真言 《收藏》2014,(1):151-152
过节放假,闲寂无事,约老友喝茶聊天。友问:你对现在社会上众多人士投身于收藏,古玩藏家的称谓满天飞,有何见解?我答道:"藏家大致可分为为爱而藏和为商而藏两大类。"为爱而藏者多表现为沉稳、含蓄、低调,以"隐居"为多;为商而藏者多表现为浮华、急躁、张扬,以"炫耀"为多。两者之所以有区别,就是因为他们追求的目的不同,导致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这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