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指的就是教师根据语文教材上的实际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出一些能促进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状态的语文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学生身处于这样的语文教学情景下,也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探究语文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创设出更加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语文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些语文教学情景的引导下而变得更加活跃,最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以逃脱费时低效的困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也是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学。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师,是学生喜欢的、敬重的教师。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点应该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而前者更为重要。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敬重语文教师、佩服语文教师,就会喜欢语文学习,给语文学习带来巨大的内驱力。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模仿和学习借鉴的榜样,但学习语文、学习文化、学习做人过程中自主选择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当成为最近的、最好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如果教师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如果学生不相信教师说的一切,没有把教师当成学习的引导者,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意志投入到教师所引导的教学中,就不能接受、感悟、内化、实践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缺少了这一切,还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吗?还是有效的语文教学吗?因此,教师的文化示范和情感导向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也是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学。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师,是学生喜欢的、敬重的教师。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点应该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而前者更为重要。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敬重语文教师、佩服语文教师,就会喜欢语文学习,给语文学习带来巨大的内驱力。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模仿和学习借鉴的榜样,但学习语文、学习文化、学习做人过程中自主选择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当成为最近的、最好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如果教师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如果学生不相信教…  相似文献   

5.
马安明 《考试周刊》2010,(36):69-69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就教材开展教学,不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习实际,是无法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重剥夺了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决定的参与权利,严重扼杀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至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或依赖甚至与教师相对抗的状态。鉴于此,教师应该设计有益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快乐的语文学习中来,继之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语文教师探索和创新的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基于学情分析探索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情分析能够促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结果出发来探究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完成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重点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加以培养,结合教学需求,促进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形成对语文知识内容的深层次感知.受此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促进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教学有效性.文章结合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深度状态,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利用任务群组织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发挥学习任务群的辅助作用,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习任务群的载体作用,促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学习任务群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作用,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更深层次,提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去学习蒙语文。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蒙语文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小学蒙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敦 《文教资料》2014,(3):142-143
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反馈教学信息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语文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语文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教学情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共同灵活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它们融会贯通起来,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起步,是人生学会阅读、写作的奠基时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形成语文阅读习惯、语文学习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养成学习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课改中,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品读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养成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意识的提高。怎样运用品读教学,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情感熏陶?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着力引导学生爱品读、多品读,让品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寻凸显学生主体、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方法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笔者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对所在学校部分高年级小学生和部分高年级语文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分为"迷你"、若即若离、形同陌路三种,对形成这三种学习状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责任心的强弱与语文教学技能的差异,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不同语文学习状态的调控与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情绪情感因素是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的重要方面。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语文学习的深入进行,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状态。反之,消极情绪尤其是学习畏难情绪,则会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投入程度,对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影响,教师应当强化对初中生语文学习畏难情绪的分析,并探究突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对所在学校部分高年级小学生和部分高年级语文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分为“迷你”、若即若离、形同陌路三种,对形成这三种学习状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责任心的强弱与语文教学技能的差异,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不同语文学习状态的调控与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时无外乎是读、写、听、记这些学习方法,学习中没有一点新意。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劲头低了,变成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状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兴趣教学的方法,希望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实际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所以说激发学习动力对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即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情感素质,从内心深处去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