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更多地投放教育意图明确的高结构材料,幼儿机械地操作材料,没有太多的自主活动空间,这明显违背了开展区域活动的初衷。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台,许多幼儿园开始重点反思区域活动,思考如何改进目前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及教师指导成为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一些教师已经对此有了初步的思考,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以往,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更多地投放教育意图明确的高结构材料,幼儿机械地操作材料,没有太多的自主活动空间,这明显违背了开展区域活动的初衷。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台,许多幼儿园开始重点反思区域活动,思考如何改进目前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及教师指导成为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一些教师已经对此有了初步的思考,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的深入学习,教师开始思考并尝试在区域中投放更多有效的低结构材料。以往,在游戏前教师往往已经将玩法和规则都做好预设,不仅剥夺了幼儿自我探索游戏玩法的机会,也使游戏变味。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能使区域活动更加开放、富有活力,并能更好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自从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便说明对于学前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期,而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正确地认真地理解《指南》的精髓,注重指南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而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指南》的需求,正确地投放材料,有目的性地满足各个阶段的幼儿。良好的活动环境更是环境创设的必备因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本文就是在《指南》的背景下探索幼儿园区域创设和环境布置策略,以期能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志瑛 《教师》2019,(14):89-90
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做好材料投放是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从区域材料的投放方式研究着手,结合教学研究,首先概述诸多区域投放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建议教师按照《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对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及时调整、更新材料的投放;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与了解幼儿活动需求的基础上,丰富材料投放方式;随着幼儿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需要提升自己在组织区域活动方面的业务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区域活动是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获得认知经验。教师通过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区域活动材料就成了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现的,教师要以《指南》为依据去创设活动区环境。通过对《指南》的实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针对性地思考怎样的材料投放将诱发幼儿游戏行为,思考如何在观察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下介入幼儿的游戏,并以《指南》为抓手推进幼儿的发展。在《指南》的实践背景下如何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也就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一项专业基本功,它既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又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8.
音乐区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幼儿顺利开展音乐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影响音乐活动的成效和幼儿的发展。要保证投放的材料有效促进幼儿在音乐区活动的开展,教师必须注重投放技巧。装饰音乐区环境、选择合适的音乐磁带、投放生动的道具、提供多样化的乐器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有技巧地投放音乐区活动材料,促进幼儿与活动材料有效互动,丰富他们的音乐审美经验,让他们在广阔的音乐空间中尽情发挥创造潜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建构知识、形成经验的主要物质媒介,有效投放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托,紧扣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投放安全的、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尤其要从幼儿注意力、适应性和手指灵活性等方面入手去提供具有丰富性、探索性、动态性的材料,同时,材料的投放还要关注区域整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区域游戏研究,主要结合《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定位于转变教师观念,回归幼儿这一主旋律,不断调整和优化班级区域环境布置及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使得区域游戏成为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辅,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来调整相关内容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幼儿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吴荔红 《福建教育》2014,(7):103-105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的重要形式,各地幼儿园正在积极落实付旨南》,目前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幼儿园在周计划安排上增加了区域活动的时间,有的幼儿园在区域活动中增加了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有的幼儿园开始在区域活动中让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这些都是贯彻实施纣旨南》好的现象。但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依然存在“高控”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区域活动组织高控,对区域活动材料的操作要求过于封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基本以“教会”与“学会”为目标,把教师的“介入推进”等同于简单地“教会”幼儿某项技能或知识。这与教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认识偏颇、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缺乏观察分析、与幼儿互动的能力有限等因素有关。贯彻落实《指南》,让幼儿园区域活动变“高控”为“自主”、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发挥其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是目前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自主化、实现区域活动应有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盖瓶盖     
耿兵 《学前教育》2006,(2):26-26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动。可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中有目的地投放材料。比如钥匙与锁,幼儿用的各种带盖的餐具,不同质地、不同形体的杯子、瓶子和盒子等操作材料。这样可使教育更具生活化、游戏化和目标化。但是,原来教师为了丰富幼儿探究的材料。把一些不能物化教育目标的材料投放到活动中,有时不但不能支持幼儿,而且还会影响幼儿的探究的成功。材料的提供应引发幼儿探究的问题。为了让教师能体会到材料投放和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盖瓶盖》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当一回“幼儿”。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20):192-193
<正>游戏材料是幼儿每天都要接触的物体,幼儿在操作、摆弄玩具的过程中,不仅会获得丰富的经验,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指南(解读)》在关于"怎样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一章节对如何通过区域游戏来实施《指南》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就谈到了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开放性与封闭性问题。开放式投放,是指教师对材料的投放只做一个大致的规划,不需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师应支持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把丰富的具有乡土特色的低结构材料投放到区域游戏中,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经验。从区域活动投放的低结构材料的来源、原则等方面积极提出切实可行的材料投放策略,促使幼儿在富有乡土韵味的区域游戏中获得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陆丽萍 《考试周刊》2014,(99):188-188
《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说明中强调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营造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营造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幼儿能在游戏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自主的探索的性质。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游戏的环境,幼儿的探索意愿更依赖于材料的提供。教师如何进行游戏环境的营造与材料的投放,才能营造相应的宽松、自主、愉悦的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17.
区域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发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依据,在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引发讨论,帮助幼儿发现游戏的生发点,提供开放性材料,让幼儿个性化地表达和表现,来推进幼儿在区域中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董青莲 《山东教育》2012,(Z6):58-59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特别是科学益智区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地投放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在中班科学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针对孩子年龄特点、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适时适宜地投放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敏峰 《考试周刊》2014,(99):186-18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集体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有效形式,备受大家青睐,它为幼儿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同时运用多种不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自发地游戏、学习。但如何把区域活动做得精彩,关键就在于准备投放的游戏材料。首先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需求、能力、可  相似文献   

20.
林莉 《福建教育》2014,(7):76-78
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许多教师开始改变以往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高结构的材料,开始思考并尝试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更具开放性的低结构的材料。那么怎样的材料才是低结构的材料呢?与经过精心设计、有着明确规定玩法的高结构的材料不同的是,低结构材料的教育目标是比较隐蔽的,材料简单、玩法可以多变,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如我们在探索区投放的小木块材料(大小统一,颜色不同)。随着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从长久以来,幼儿习惯了教师介绍新材料的玩法与规则后再操作的学习模式,我们直接投放低结构的材料,幼儿会玩吗?通过玩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木块,幼儿能否获得发展?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关注在探索区中玩小木块材料的幼儿,并对他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持续的观察,下面笔者呈现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及其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