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哥德巴赫猜想认为,凡大于4的偶数,一定等于两个奇素数之和。但我们通过计算和论证,认为该猜想对于相当大的偶数并不是总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1742年 ,哥德巴赫写信给大数学家欧拉 ,提出了一个命题 :所有大于 5的奇数都是 3个素数 (即质数 )之和 .如 7=2 2 3 ;77=7 17 53 ;4 61=5 7 4 4 9等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研究了该命题后 ,认为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 ,但却无法证明它 ,同时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 ,即任何大于 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如 6=3 3 ;10 =5 5;2 0 =17 3等 .并将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该命题的一个推论 .事实上 ,任何一个大于 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 2N 1的形式 ,又 2N 1=3 2 (N - 1) ,其中 2 (N - 1)≥ 4 ,若欧拉命题正确 ,则 2 (N - 1)可写成两个素数之…  相似文献   

3.
提起“哥德巴赫猜想”,你也许知道它是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也许还知道王元、陈景润等老一辈科学家对这一猜想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你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以及这一著名“猜想”的由来.18世纪,普鲁士派哥德巴赫为驻俄国的公使,哥德巴赫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研究自然数.他在研究自然数时发现,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如,6=3 3,8=5 3,10=3 7.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验证,都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他冥思苦想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没有办法证明这个结论.1742年6月,哥德巴赫给他的一位朋友——住在俄国彼得…  相似文献   

4.
不论用多大的数检验都会发现:大于4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奇素数(质数)之和,大于7的奇数都能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如:8=5+3,102=97+5,9=3+3+3,99=89+7+3等。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 ̄1764)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两个关于正整数与素数之间关系的推猜:1.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2.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个通常被叫做“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而另一个被称为“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因为任何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与3的和,于是,如果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立,那么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是成立的.因此,现在人们提的哥德巴赫猜想,通常是指关…  相似文献   

6.
哥德巴赫猜想认为,凡大于4的偶数,一定等于两个奇素数之和。但我们通过计算和论证,认为该猜想对于相当大的偶数并不是总能成立的。 一、哥氏猜想适用于一定大以内的偶数。 二、随着自然数的增大,前N个自然数中所占素数的比率π(N)/N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7.
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命r(x)为将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的表示个数,找到r(x)数量的公式,或者找到r(x)大于0的下限,就能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1978年,陈景润证明  相似文献   

8.
1“哥德巴赫猜想”问题1742年,德国数学家切爱斯坦·哥德巴赫(ChristianG0chach1690-1764)在和好友、瑞士大数学家莱郎哈德·欧拉(Euir1707-1783)的通信中,提出两个关于整数和素数之间关系的推测:(A)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亲数之和;(B)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通常我们把猜想(A)称为“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把猜想(B)称为“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虽然没有能够证明这两个猜想,但对它们的正确性是深信不疑的,他在1742年6月对日…  相似文献   

9.
找出了以往各方法不能证明哥德Gg(Goldbach)猜想原题的原因,发现了现有数论基本理论不完善之处,分析了素数、奇素数、奇数之间的特殊关系。采用一个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原题的新方法,推导出“猜想”解的方程,给出方程曲线,得到下面结果:1.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在给定的初始条件X≥6时解的组数大于1;2.猜想是一个多解的数学题,偶数越大“两个奇数之和”的组数越多。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中学数学》2009,(8):F0004-F0004
陈景润(1933.5.22—1996.3.19)福建福州人,哥德巴赫猜想(被尊称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第一人.少年时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1953年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短期任中学教师后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开始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发表《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启蒙》2009,(Z2):42-43
人物档案:陈景润(1933—1996),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著名数学家,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这一成果国际上被誉为"陈氏定理"。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相似文献   

12.
请观察6=3+3,8一3+5,12一5+7,14一3十1118一5+13一7十11,22一3+19=5十17一24一5+19一7+17=你从中看到了什么?10一3+7=一7+7,1620=3+17二5十5,=3十13=5+11,一7+13,11+11,11+13,历史上,数学家们对这些等式所揭示的规律,已经在世界数学界研究了250多年!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知识界,包括大、中、小学学生在内,大都听到过“哥德巴赫猜想”.这是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创造性的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古老问题的新鲜的信息. 哥德巴赫(1690一1764)是德国数学家.在1742年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归纳猜想:“大于5的任何整数是3个素数之和.”(素数也称质数)大…  相似文献   

13.
王金昌 《教学随笔》2012,(Z2):22-23,78,79
正①陈景润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②作家徐迟1978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一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1978年1月进行了转载,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不久,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陈景润作为年轻的代表之一坐在主席台上。③作为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陈景润之后继而出现了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在"函数值分布论"领域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他们成为一代中国青年学习的榜  相似文献   

14.
对大量统计数据以及质数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个证明公式。它有助于“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解决。而陈景润的“任何一个较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乘积之和”的证明,却问接的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初等数学范畴内将哥德巴赫猜想命题转化为集合问题,通过演绎推理和集合筛法推导出“任意两奇素数(≥3)之和所构成的集合等于偶数(≥6)集合”,于是证得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6.
诸位读者,还记得轰动国内外的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吗?我在钻研此问题时发现哥德巴赫猜想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引伸: 任何大于12的偶数均可以表示为至少两组素数之和. 例二 14=3 11=7 7(2组),16=3 13=5 11(2组),…,22=3 19=5 17,=11 11(3组),…上述命题对100000以下的所有偶数均已验证成立,并且发现随着偶数的增大,此种表示组数也相应地增加.例84(8组素数之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中学数学教师沈元在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接着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很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使陈景润踏上了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漫长征途。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正如俄罗斯民谚所说:“语言不上蜜,却可以粘住一切。”  相似文献   

18.
“凡大于4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这是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提出的问题.也就是“1+1”的问题.在《古典筛法》中隐含着一个细节,而这一细节却成为本文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相对来讲,奇数的猜想比较容易,因为它是偶数的猜想的推论。如果每个大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之和,那么我们就能够证明任何大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因为任何奇数减去3都是一个偶数。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历史上第一个重要文献是哈代(G.H.Hardy)和李特伍德(J.E.Littlewood)1921年的伟大论文,在这篇长达70页的文章里,他们提出了圆法。哈代在英国皇家学会演讲时说:“我和李特伍德的工作是历史上第一次严肃地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虽然此前很多有名的数学家都研究过这个猜想,甚至有人宣布证明了猜想。然而,哈代和李特伍德…  相似文献   

20.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 1”.这一猜想称之为“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运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摘取了此项桂冠,为世人所瞩目.这个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陈景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