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家文化旅游区是福建省重要的旅游区。客家祖地文化是闽西北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福建省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祖地。RMP分析理论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优劣势明显。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应重视旅游产品主题性创新开发,加强RMP结构优化策略,以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2.
福建土楼是福建省重点开发的八大旅游品牌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蕴育着丰厚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文章对客家文化的历史内涵、客家文化资源的特色、福建土楼旅游的现状、土楼旅游的客家文化根植性,即客家文化与福建土楼旅游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营造福建土楼客家文化特色、土楼保护等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客家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汉民系文化,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广东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拥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但客家地区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意识差,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以期促进广东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同时旅游又有利于彰显文化。既保留古中原遗风,又融合各地文化特色的客家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很高的体验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科研价值。作为客家祖域的三明,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是发展三明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三明的客家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三明的客家旅游业并不发达,存在着规模小、效益低、缺乏趣味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三明应通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加强宣传等方式来发展客家旅游业。  相似文献   

5.
宁化客家祖地的世界级品质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石壁有"客家摇篮"、"客家的发祥地"之称,是世界客家人朝圣的中心,具有世界级的地位,其文化影响波及世界各地.但由于对赍源品质和产品特征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来寻根的海外华人华侨的数量在减少,因此.加快开发祖地寻根旅游产品对于福建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当前应该立足客家祖地的文化现实.研究现代客家人的旅游兴趣、大手笔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还应以文化为载体,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资源开发,弘扬客家精神.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展示与体验客家文化,通过构建客家文化体系,保护、传承、光大客家文化,促进其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拓展客家旅游新的形式、内容与空间,进而实现客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为客家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客家地区的民间信仰十分普遍,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应树立正确的理念,积极开展客家民间信仰的旅游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地域特色,优先开发民间庙会和宗教建筑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融合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优势地域文化."世界客都"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原生态的客家文化资源,需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梅州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将客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和"客家"特色,不仅能弘扬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而且能使游客感受客家文化脉络,构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和品位,促进梅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赣闽粤客家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历经数十年,至今仍处于各自为政、互不关联的境地。为了发挥客家独特的旅游优势,构建赣闽粤客家文化旅游圈势在必行。旅游圈的打造需要启动崭新的思路和范式,引入"文化丛"和"前台""后台"概念,将客家旅游"文化丛"区分为"前台"和"后台",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和经营,有助于厘清客家旅游资源的不同种类和品位,建立众多主题鲜明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和融合的文化圈。相对应"前台"和"后台",可以铸就观光型和体验型的客家旅游发展模式,而以家庭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是客家旅游开发可持续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作为一种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开发价值,西部大开发为这种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客家文化在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四层面的市场作用,即资源要素作用、客源纽带作用、资金牵引作用和开发的市场指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构建客家文化的市场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0.
龙岩市虽然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构成了客家、红色、生态三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但是全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存在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不足、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紧密度不深等问题.为此,提高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组建专业文化团队成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闽粤赣边客家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闽粤赣边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客家文化"。该区共打"客家文化"旅游牌,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其中包括在旅游业、旅游行政单位、旅游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将会促进该区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以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在分析其利用与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完善景区建设,凸显成功文化内涵;增加游客体验,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推进成功品牌建设。以期对南安旅游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及城市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客家围屋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具有知名度高、可观赏性强、文化内涵深厚等待点,是各种客家民俗展演的最佳场地,应该大力开发围屋旅游.  相似文献   

14.
论赣台客家民俗旅游合作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台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渊源,各自有着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也互有优长与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西已推出旅游强省战略目标,着力打造"江西风景独好"形象品牌,在国家旅游政策的支持下,赣台客家民俗旅游迎来发展的最好机遇期,赣台客家民俗旅游互相借鉴与合作发展势在必行,且前景光明。建立赣台旅游机构合作联盟,整合客家民俗旅游资源,打造参与体验式客家民俗旅游产品,策划完美的"台闽赣"客家旅游线路,加强客家民俗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创意设计,加大赣台客家民俗旅游的立体式宣传与营销力度,必将促进赣台客家民俗旅游合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风筝都”——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发展文化旅游,就需要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潍坊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是研究、发掘潍坊文化,进行品牌城市建设;加强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整合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贵港君子垌的客家围屋群作为广西最大的围屋群,是广西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黎、邓两氏围屋群在注重风水文化、突出宗祠文化、推崇祖先崇拜、突出自我防御方面具有相同性;在主体建筑形态、围屋人文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两氏围屋宗族文化方面的异同性研究,可以为客家围屋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将文化资源丰富的中国推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际市场呼唤文化精品,为满足国际旅游市场需要,将永定客家土楼民居打造成具有国际品牌地位的旅游文化产品,就必须对土楼这一物质文化载体所隐含的客家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将客家文化由虚转实,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分散转向融合,由分离转向集中,全面梳理、拓宽和立体式地再现客家文化,将客家文化资源艺术加工成形象生动的文化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8.
四川的洛带古镇自1999年开发客家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通过对游客、商家、居民、官员的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等方法,对洛带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洛带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是扬州旅游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扬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展开研究,总结了扬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指出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四项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加大对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开发力度;增加夜间文化项目,推出大型文化实景演出——《扬州运河印象》;采用影视营销、事件营销、音乐营销等创新营销手段;提出新的旅游形象口号"运河之都,名人荟萃,盐商故里,休闲宜居——新城扬州"。  相似文献   

20.
新乡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已形成自己的强势旅游产品,但在资源开发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树立大旅游观念,拓展区域旅游合作空间;重点开发建设南太行山旅游区;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深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新乡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