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商於古道在中国古代作为一条沟通西北和东南的主要军事、政治、经济通道,在汉唐时期,先后由国家鸠工修治。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结合考古资料可以发现,秦汉时期为便于行军,国家在秦岭山区修建了栈道。唐朝为转运江淮物资,两次改道,并在古道沿线设置驿站,使商於古道的通行条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文化线路视野中的崤函古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线路"遗产保护近年来备受关注.崤函古道作为一条文化线路,是历史时期沟通长安(西安)、洛阳的东西交通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开通后,崤函古道又与其它通道组合,由原来的境内通道,而发展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崤函古道在时间上几乎纵贯三门峡地区人类的发展史,使用时间长、影响深远,文化特征明显、作用突出,符合马德里会议制定的文化线路的四个基本判别标准,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3.
泰和合茶号在宜红"万里茶道"申遗项目中是极为重要的遗产点,经其修建的骡马古道也是宜红万里茶道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调研口述材料及相关文献资料,着重阐述了泰和合茶号的发展历史、运输路线以及泰和合茶号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研究认为,泰和合茶号及其修建的骡马古道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终于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入藏物资就能从这条“天路”直达拉萨。在这条“天路”通车之前,入藏物资主要靠公路来承担,再往前,主要是靠马来运输,并由此形成独特而永恒的风景——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商业通道,它是因何得名的呢?大家都知道,四川、云南具有非常久远的茶叶生产历史,藏民历来爱饮茶,在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中就记载着康藏地区的藏民饮用普茶,也就是现今的普洱茶,而藏货也为内地汉人所欢迎,于是无数商旅穿行在藏区汉地,进行货物和文化的交流,走出…  相似文献   

5.
仰韶文化晚期以来,崤函地区形成了一个连接流域性聚落群的道路及交通网络,以彩陶为特征,庙底沟文化逐步向西、北、东方向扩张和传播,先后开辟了通往关中及以西地区、晋南及以北地区:手口郑洛及以东地区的通道,由近及远,编织起了大范围的彩陶分布网和复杂分布路线,同时,亦构筑起庞大的交通网络和复杂的行近走远的彩陶之路。这条道路也是炎黄部落的迁徙乏路、华夏集团的融合之路。它是崤函古道的最初形态,对崤函古道的最终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一条古道,三条线路;驮队马帮,行进来往;商贾云集,有无互通。正是茶马古道的通行,让沿途的城镇兴盛、繁荣;也是因为这条古道,让历史上的一些茶马重镇,随着它的衰亡而逐渐被人遗忘。但它们真实存在过的印记,却在岁月风尘中,踏雪有痕。易武:忆昔普洱茶香时地区:云南省线路:滇藏茶马古道地位: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中心、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起点说到“普洱茶”,你是否会习惯性地认为它的主产地就在如今的云南省普洱市?  相似文献   

7.
徽杭古道     
皖南古称徽州,北靠黄山,南依天目,生存资源的匮乏,使得当地人民自宋朝以来就不断向外寻求发展。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即是其中之一,自皖南绩溪县逍遥乡起,经遥遥岭、马头岭、雪堂岭而达浙西临安县马啸乡止,全长四十余里,中国商界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从这条古道中走出来的。推荐理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对视力的调节非常有益。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体能的锻炼、吃苦精神都大有好处。就线路本身而言,也是风光无限、景致极佳,而且富涵人文历史意义,是徒步经典线路之一。活动线路:杭州——临安昌化马啸乡——古道全程最高点——扎营“徽杭之家”——安徽绩溪伏岭镇——坑口——胡家宗祠——杭州  相似文献   

8.
重庆土家族地区,其古代水陆交通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陆路交通依托纵横的古道联系四方,有大量的桥梁、关隘和汛塘;水路交通依靠长江、乌江、酉水和郁水等河流,由厚板船和蛇船等完成水上运输.研究其古代交通状况,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崤函地区,黄帝神话呈现出极为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以灵宝铸鼎塬为中心的黄帝神话群。在崤函地区,当地民众曾有的历史记忆——黄帝部族在这一地区的活动以及公众对黄帝由衷的崇奉和敬仰,是铸鼎塬为中心的黄帝神话群形成的根源。以铸鼎塬为中心的黄帝神话群形成过程中,崤函古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黄帝部落的迁徙和在崤函地区的活动是其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崤函古道为其形成输送了大量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 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 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  相似文献   

11.
从梧州市的历史沿革入手,略述其人口语言钧基本状况,列出其声母、韵母和声调,归纳记录城区话(老派)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2.
比较江华梧州话、平地瑶话和过山瑶话中的词缀后发现,词汇接触是缓慢、渐进的,过山瑶话既受梧州话、平地瑶话的影响,又有来自江华官话的影响,但是它们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同中有异,坚守个性。词汇渗透的主流是汉语土话流向瑶族勉语,但汉语土话仍保留着与瑶族勉语相似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是提高梧州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该文全面分析梧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其存在问题,根据梧州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国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适合梧州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东汉时期,佛教由南海商路传入中国,而作为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梧州以及西江水道,是佛教由南向北传播的必由之路。梧州从而成为佛教繁盛之地,佛学中国化的发源地,也是岭南佛教文化之源,出现了牟子、康僧会、契嵩、惠能等佛学大师。达摩祖师与鉴真大师也曾在西江流域传播佛学。  相似文献   

15.
以梧州话、倒水话为例,对两种方言的1300多个日常所用词项进行词汇相似度的计量分析,并以粤方言的标准方言广州话与梧州话的相关系数作为参照,进而说明梧州粤语和周边勾漏粤语的相关性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6.
梧州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拉长、优化广西梧州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以“鸳江秀水,云山古寺,骑楼风情,水库休闲”为主题的梧州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7.
自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孔子第48代裔孙,时任大理寺评事的孔端躬定居桂川至今,婺州南宗已有880多年的历史,它与著名的孔氏南宗圣地衢州同时存在。婺州南宗的建立,推动了儒家文化在浙中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儒家文化在婺州地区的植入以及其与吴越文化的交融碰撞,婺州南宗与曲阜阙里、衢州南宗的联系与区别等方面都折射出婺州南宗的地位及其重要的文化、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总百越、唇齿湖湘、地控三江、咽喉粤桂的梧州,成为控制岭南的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的必然。逐鹿岭南,非得梧州无以控百越.于是梧州就历史性地担当了军事要塞和古战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中职升本”是广西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案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类学生的特点研究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学生从中职到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来总结出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中职升本”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传统工艺对六堡茶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近一百年来,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根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六堡茶(传统工艺)》的规定,在界定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老茶实物,推演六堡茶传统工艺大致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