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波 《教师》2011,(25):123-124
很多教师有着这样的感慨:现在的老师真难当!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说,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一会儿考书法.一会儿要考英语,一会儿又考计算机.还要绞尽脑汁满足学校、家长对分数的要求.满足学生对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填鸭式的的灌输,学生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使教学过程变得寡然无味.那么,怎样改变历史课现状呢?  相似文献   

3.
学校考试,"系指学校内部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自行编制并主持实施的各种考试.安置新生、诊断教学问题、了解教学进度、检测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是学校考试的本质任务,目的在于掌握教学情况、改进教学与督导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1]其活动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其施考主体分系统是由多个权责不同的角色个体所构成.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考试施考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与考试是相互依存并统一于教育过程中的。正所谓“没有没有教学的考试.也没有没有考试的教学”。我们反对以考试大纲代替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但考试对学校教学有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用好教材的思考题桂林市榕湖小学桂华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及分数考核制度的影响,在教学中仅限于抓住教材中要掌握要考的知识点进行灌输,应付考试追求高分,却忽略了教材中一大板块“思考题”,失去了用最少时间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大好机...  相似文献   

6.
考试是检验教师工作效益和学生学习质量,使学校获得正确反馈的重要手段.在教师们的心目中,现在考试仍然起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考试考什么,他们在教学中就重视抓什么;怎样考,他们  相似文献   

7.
在由多学科构建的知识大厦中 ,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素质教育 ,尤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就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 ,略陈管见。一、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不必说自隋唐来八股取士的历史影响 ,也不必说从片面的智育考试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首要标准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单就近年来有些类似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的语文中考来看 ,考试这根“指挥棒”仍在发挥巨大作用 :指挥棒指向哪儿 ,我们便学向哪儿。课内学的知识、练的能力 ,向课外延伸的求知触角 ,所探求的知识仍大多用于应付考试。语文教学仍徘徊在“不考的便是不教的 ,不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是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考试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随处可见.学校考试不仅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还在学校管理、学生辅导以及教育教学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考试本身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教育作用.但是,现在仍有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把考试看得至高无上,使考试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一切为了考试的不良现象.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专长,往往陷入“题海”和书本的死记硬背之中,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害了学生身心健康.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其中谈论较多的是要减少考试,更有甚者提出要取消考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初中的地理教学来说,旧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法,教师反复讲解强调重点知识,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有的学生考试能够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应试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单,图省事,不重视物理实验,只让学生根据大纲上的知识点学习理论,应付中考。其实不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重视了实验教学,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中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中学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变观念,搞好中学体育教学。一、转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体育有什么功能呢?相信不少人都会回答,强身健体,应付考试。中学升学考试要考体育,占一定分数,如果不重视体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促进中专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中,严格考试仍然一个重要环节。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学校教学改革的统一部署实行了教考分离,然而教考分离的关键在于考什么及怎样考。现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一、英语考试的类别及其考法分析 英语考试大致分为成绩考试和水平考试两类。学校英语教学中进行的考试都是成绩考试,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一个教学阶段里的学习成绩。即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理解了教材的某部分内容。而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查考生在运用英语能力上和语言知识的掌握上是否合格或达到的水平。如各级学校的入学考试,出国人员英语水平考试,职称晋升英语考试,各种英语竞赛考试及有些用人单位招聘英语人才的英语考试都属于这一类。水平考试命题不照顾考生学习英语期限的长短,曾用什么教材,考的是综合能力。成绩考试一般参照教材、教学大纲、甚至教学方法,它包括学期考试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单元考试及随堂考试。我们英语教师在学生学完某课或某单元后往往要进行一次针对性的小型考试。这种测试形式多样,有听写填空、围绕课文口头或笔头回答问题、翻译,内容虽不太难但针对性强,题量适中要求控制在十五分种内完成。期中期末考试则是非任课教师出题,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以大纲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以来,在职教界乃至全社会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实践证明,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观的改变,对中职学校教风、学风的转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课程考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功能,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遭受腐蚀,课程考试流于形式、价值异化、功能失调,各种弊端丛生。本文试图分析普通高校课程考试的现状,并探究其形成的深层原因,为不断优化课程考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纵观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写作看成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放在次要地位,再加上训练写作花时费力,效果不明显,因此,写作教学常常被放在九年级才进行,以应付中考。这样,学生就错过了英语语言思维、培养的良好时机,造成中考中英语写作错漏百出,词不达意。那么,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中学招生考试,语文只考一篇作文,我非常赞成。过去一度盛行考繁琐的语文知识,招生考试如此,学校的毕业考试、期终考试以至平时测验也就竞相模仿。影响所及,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助长了教师教学中的繁琐哲学和学生学习上的死记硬背的风气。所以现在改考一篇作文,是改得对的。只考一篇作文,能不能反映学生平时的语文学习成绩呢?我认为小学高年级以上只考一篇作文,是完全能够反映学生平时语文学习成绩的。因为作文是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使用标点符号等各方面语文基本技能的综合表现,是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7.
误区所在 误区之一——随意增减课时。有些学校不按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开课,而是根据高考、中考考试科目要求或学校师资力量实际随意增加或减少课时。如有些学校高中分文、理班,文科班学生高考考政治,因此,周课时5节,甚至6、7节;理科班学生只应付政治会考,所以,周课时只开1、2节,甚至把小堂课改成讲座。有些学校干脆在基础年级减课时,到毕业年级加课时,如此等等,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时间不保证,教学任务完不成,又怎能谈得上教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呢?  相似文献   

18.
学校考试,“系指学校内部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自行编制并主持实施的各种考试。安置新生、诊断教学问题、了解教学进度、检测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是学校考试的本质任务,目的在于掌握教学情况、改进教学与督导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1]其活动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其施考主体分系统是由多个权责不同的角色个体所构成。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考试施考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在很大程度上基源于优良的考风,而考风的良窳,又主要取决于施考主体中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因此,科学划分学校考试…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试不但能够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反馈渠道.因此,考试做为教学中的一种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人一提起考试就与应试教育混为一谈,其实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它是以单纯地追求高分而不计其余的一种片面的教育观为出发点,它的明显特征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  相似文献   

20.
考试(或测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但如果单一使用传统考试法,天长日久就会出现不良的现象:一是导致学生千篇一律的感觉,产生厌烦和应付的心理;二是对于学习较好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总怕考不好。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同学等到大的考试,一进考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