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同义词形成的基础较多,本文根据《诗经》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诗经》修辞同义词产生的基础,即《诗经》章法构成同义;方言词语的融入;诗、乐结合的需要;诗歌押韵的需要;诗歌节奏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不同意唐建《修辞同义词探略》(发表于本刊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一文的观点。认为将“修辞形式的词的临时同义现象”称作“修辞同义词”是不科学的。真正的“修辞同义词”应该是风格同义词。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的同义句按其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语序不同、结构关系相同的同构同义句,例如,“鲍小姐睡了一天多才起床/睡了一天多鲍小姐才起床/鲍小姐才起床,睡了一天多”;另一种是语序不同、结构关系也不同的异构同义句,例如,“自己的饭碗也砸破了/也砸破了自己的饭碗”。同构同义句之间可以互相变换,异构同义句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本文着重探讨主谓句的化主为宾句式转换。这种句式转换指的是:主谓型的 A 式句按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了巧妙地选用同义词对传神地描绘情态、准确委婉地表达思想、生动活泼地行文避复、强调加深文意等方面的重要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5.
象声词是那种先天具有修辞特征的一类词。叠音象声词的运用更是历代语言大家采用的修辞方法。以元曲为例,叠音象声词的修辞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形成回环美;二是有显著的描绘作用;三是凑足音节,使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四是强烈的直观感受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左传》原文中的词与词的词义关系,归纳出《左传》中72组单音节同义形容词,并总结出《左传》单音节形容词同义词产生的4种主要原因和途径,即因客观事物的相近而产生同义词,因词义的引申而形成同义词(其中又包括甲词的本义与乙词的引申义构成同义关系和甲词的引申义与乙词的引申义构成同义关系),因词义的假借而形成同义词,以及因方言词进入通用语而形成同义词。  相似文献   

7.
戴静 《现代语文》2007,(11):49-50
同义避复是指在平行格式中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或创造同义形式以避免语形重复的修辞活动或修辞现象.这种修辞现象主要是为了避免形式上的重复,因此在形式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认为同义避复的形式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对称性和聚合性.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它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8.
同义词在语篇层面上具有修辞和衔接功能。同义词不仅指那些被纳入同义词词典的具备稳定同义关系的词汇。在特定的语篇中,本身并无同义关系的词或者本身只是近义或上下义等关系的词同样可以临时成为语篇同义词。语篇同义词灵活生动但难以捕捉。本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英语语篇同义词的概念及其在英语语篇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探析语篇同义词的生成途径和具体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9.
同义变换分析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言语形式(语音、词语、句子、句组和篇章)之间可能存在的变换关系进行修辞个案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拟从同义变换的主要途径探讨《搜神记》同义修辞的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10.
《说文》同训词中的单音同义词为后代的同义双音词的语素提供了较为原始的单音同义词聚合体,客观上为同义双音词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考察依据。对《说文》同训词中所涉及的发展为后代同义双音词的单音同义词作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同义双音词的语素在同义方式上和语义结构方式上都与单音同义词有对应关系,从而探寻出同义双音词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分析同义词典的释义标示有利于反观同义关系,对已有的词典释义提出优化的建议。同义词释义与"松散"理论的关联密切,合宜的配例对于释义具有很好的语境充实和促发理解作用。本文以《新华同义词词典》同义形容词为封闭域,归纳典型的释同义标示语;以特殊的"换用"标示研究为基点,探究"松散"理论与释义实践的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英贵 《都江学刊》2002,14(2):57-61
本具体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四类同义句式的修辞作用,并阐述了它们的运用和转换技巧。  相似文献   

13.
同义连用是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了解同义连用的规律对于注释、阅读古书以及古汉语词汇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记》为语料,从表达、注释、修辞、构词、训诂等五个方面对同义连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诗经》语言极富魅力和表现力,其特点之一为同义词极为丰富,仅“大”的同义词就有三十多个。考其同义词丰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古人审美倾向的影响、方言因素、本义相同、引中义相同、音律和谐、行文灵活等。  相似文献   

15.
论朱自清散文华丽与朴实的表现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丽与朴实是相互对立的一组表现风格,它们在来自清散文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本文从音律、词汇、句式和修辞的角度分别探讨了朱自清散文中这一组表现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素 《海外英语》2020,(6):26-27
叠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其音、形、义使文学作品绘声绘色,朗朗上口.《西厢记》中有大量叠词.这些叠词韵律优美,句式整齐,成就了《西厢记》清新俊雅、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格.该文主要从叠词的类型和翻译手段入手,简谈叠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运用的事实出发,着重从"四个世界"(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理论视角语来透视汉语同义词语的修辞功能,认为同义词语可以更准确地再现物理世界的原始面貌,反映事物的本真状态;可以增强语句的音乐美、对称美,有助于增加文化情调,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可以增加语言的变异性、谐趣性和委婉性,以满足听读者的心理需求;可以开启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色彩等修辞功能。如此认识同义词语修辞功能的优势在于:一是深化,二是细化,三是系统化。多角度探讨同义词语的修辞功能只是一个尝试,期待更系统、更成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它对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尔雅》辨明同义复合词语素的字异形情况;探求同义复合词语素在什么义项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探询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单音同义词向同义复合词转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初中英语中的同义句转换主要是指将原句的部分单词、词组用其他单词或词组来替换,使句式发生变化而句意不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中的同义词组、某些固定句式、时态及语态的掌握情况。现就其类型及解答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所面对的同义词范围远远大于母语使用者所感受到的同义词,单双音同义名词在使用上也常常有偏误产生。本文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来探寻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为对外汉语的同义词教学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辨析角度,减少学生词汇使用偏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