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文化是在语文课堂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循的一种课堂精神、教学理念、规范及学习语文的一种环境。关注语文课堂文化,应引领学生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儿童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满足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培育学生的智慧,还应把握好语文的特点和性质,关注语文教学的课程本位。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文化是在语文课堂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循的一种课堂精神、教学理念、规范厦学习语文的一种环境。关注语文课堂文化.应引领学生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儿童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满足采自学生心是深处的精神诉求,培育学生的智慧,还应把握好语文的特点和性质.关注语文教学的课程本位。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真正从学生出发来思考和实施我们所有的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这一主体在课堂上的真实收获和生命状态。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课堂文化图景的构建。所谓语文课堂的文化图景是由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营造的一种语文教学文化的氛围和情境。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文化图景应该是这样的:课堂充满一种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人们愈发重视绿色生态课堂,强调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思维、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更应当贯彻生态教学的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充满生命力的绿色生态课堂,彰显学科教学特色。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弘扬民主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主要途径,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所在。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语文生态课堂,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本文讲述有关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视语文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为唯一的教学资源。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语文教师的心思不能只放在教科书、教案上,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应及时发现、捕捉、判断和整合课堂生成性资源,并自觉、合理地加以利用。何为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即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互动所生成的、能够推进教学进行的、主要由学生呈现的各种状态和表现。语文课堂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应做到从语文课的基本构建着眼,体现语文课堂的"书卷味"、"文化味";打造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默契互动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还要呼唤精致的高峰讲析;课堂教学是一种形式,笔者认为在这种形式中,语文课尤其还要追求语文味。  相似文献   

9.
<正>简约语文作为一种教学主张,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它是对中国汉语文教育传统的一种传承,也是对西方简约主义思潮的一种应答。简约语文的提出,是对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出现的浮华、错位之风的一种拨乱反正,是对语文本真回归的一种呐喊,是还语文姓语之本位的一种探索。简约语文的落点在课堂,归宿也在课堂。简约语文课堂不是将语文简单化,而是指向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遵循汉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建议中又指出:"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是工具,也是文化,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构建文化语文,在课堂中理解和感受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下面我就以《月光启蒙》为例,谈谈基于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实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任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可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仍然存在"一言堂"现象,学生毫无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与大家共勉。一、树立开放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文化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循的一种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及规范,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文化。生命化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文化的核心特征是让学生有安全感、归宿感、自主感、成就感。我们应从平等民主的课堂、自主探究的课堂、诵读感悟的课堂、简约快乐的课堂等四个方面来构建生命化的语文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对学生的价值观、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等。本文基于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上伟 《现代语文》2014,(4):104-105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本来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立体的、动态的教学过程。然而在当下考试功利驱使下的语文课堂显得有点“去语文化”,再有网络时代的冲击,大多数师生都抱着一种“快餐式”的学习心态,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一直冲击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味”。笔者以粤教版高中语文阅读赏析教学为例,探究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挖掘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还给语文课堂原有的生机,让师生一起领略语文世界中的“文化海洋世界”。  相似文献   

15.
王显峰 《家长》2023,(31):115-117
<正>汉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助力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深刻的育人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挖掘汉字文化的正确应用路径,推进汉字文化的融合。本文分析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及融入原则,并探讨了具体融入路径,旨在让语文教学更具文化内涵与育人价值。汉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6.
课堂讨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却是最佳有效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途径。这种语文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改革之要求,在课堂教学讨论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师生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与交流的时机,可以有效锻炼不同层次小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具有自己思维见解的独立看法,激发学生课堂表达的勇气与信心,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勇于参与课堂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从而为我们打造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赖乾顺 《陕西教育》2006,(10):19-20
课堂设计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手段,它关涉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特别是以传承文化和培养能力为主的语文教学,更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它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感悟形成能力素养,增加知识积累的学习活动.所以,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最好方法是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8.
荆春艳 《家教世界》2013,(7X):140-14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优良传统对我们当今的时代有着深远的意义。语文教学作为文化载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浸染中学生的心灵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如何适应变化,探索新路。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课题。教师要注意课堂的情感化.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关注的话题,让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养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好语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而且也能使我们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优雅气质。在此种种优点之下,教师更加注重于语文课堂的教学,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现如今语文课堂上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小学语文"慢课堂"应运而生,通过这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尝试,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