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语篇补偿翻译理论,分析了张培基《英译现代散文选》中的译文语篇与原文语篇的差异,从衔接性、连贯性、互文性和信息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张培基在《英译现代散文选》中所做的语篇补偿。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来分析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从语域理论的三个方面-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分析文章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深层次创作意图,从而更清楚有效的评估译文翻译是否同原文在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对等。  相似文献   

3.
运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对三则英语广告语篇及其译文进行分析,从语域的三个变量,即:语篇语场、语篇语旨和语篇方式三方面来看翻译的对等。希望本文能够给翻译过程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主位推进模式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朱自清散文《匆匆》两个译本的主位推进模式,揭示了该理论在分析源语语篇的语言形式上的显著优势及其语篇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功能翻译可以指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也可以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框架建立的功能翻译理论。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前提下,从概念、语篇和人际三个层面来讨论功能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语篇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可以指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也可以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框架建立的功能翻译理论。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前提下,从概念、语篇和人际三个层面来讨论功能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语篇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邓宏春 《考试周刊》2007,(39):40-42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彼此存在很大差异。运用英汉对比分析,了解两种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差异,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郭建中先生《中国人的家庭》译文为例,从词汇选择、句法差异和语篇结构三方面,说明了在翻译中运用英汉对比分析有助于获得理想的译文,达到"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语篇分析为理论基础,从情景语境,衔接和连贯三个方面对作品《红字》中译进行分析,认为翻译不仅仅是字与字,句与句的对等,而是语篇意义的对等,是译文与源文在情景语境等方面的对等,同时需要兼顾译文的连贯和衔接。  相似文献   

9.
语篇功能论中的衔接系统,主位一述位系统和信息系统三个方面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支持。以语篇功能理论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一件小事》的原文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语篇功能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普通地质学》翻译为例,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源语语篇与译语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总结科普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11.
<正>《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彩的童年生活"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萧红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针对这篇课文,我们教研组经历了三次教学设计和三次课堂教学实践的磨炼。从初建和重建来看,我们始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锁定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感受‘我’在园子中的快乐、自由"。要实现目标,弄清学生的学情起点非常重要。文本重难点,是学生能够从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所做的事中体会到自由、快乐,但是不能通过品味语言  相似文献   

12.
衔接是语篇语言学的重要概念,是语篇连贯建构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以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为纽带,小句相互串联构成语篇。本文以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张培基英译季羡林散文《长寿之道》分析汉英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话语标记语的翻译在实现话语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Hatim和Mason的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美剧《绝望的主妇》字幕中的话语标记语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话语标记语well在语料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4.
功能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翻译可以指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也可以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框架建立的功能翻译理论,本文将在以目的论为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的前提下。从概念、语篇和人际三个层面来讨论如何实现广告翻译语篇的目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典型的语篇应具有以下七个语篇特征: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互文性。这些语篇特征都是构成语篇的必要成分,译者在翻译时应该仔细考虑。本文从唐诗《鸟鸣涧》的三个译本的比较来语篇分析在翻译比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译者而言,理解原文是进行翻译活动的基础,而以语篇为单位进行分析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在翻译活动中,从语篇视角出发的翻译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译者的青睐。本文以孙致礼翻译的《傲慢与偏见》(节选)为例,从语篇翻译的视角讨论了译者的翻译风格,分析了语篇视角对翻译活动的指引作用,对如何从语篇视角出发进行翻译活动提出了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评价理论是语篇分析的有效工具,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评价理论视角分析罗经国的译作《兰亭集序》,从而为这一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实证性分析,同时从态度层面重新阐释了翻译中目的语和原语语篇"对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现存的古诗英译研究大多从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但语言学理论也为评析译作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本文以韩礼德功能语法的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选取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及其五个英译本,从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验证语篇功能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上海家化青浦基地迁建总体设计》翻译文本,从建筑工程设计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方面探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翻译策略。译中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词汇方面的翻译策略重在通过权威搜索引擎如中国规范术语来最终确定译文选词。语句的翻译策略上,文章从被动句、名词化结构和无主句角度来分析如何使译文通畅、简单易懂并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20.
以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及其英译文为语料,从指称衔接、结构衔接和词汇衔接三个层面,分析汉英语篇翻译中衔接手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总结语料中实现语篇衔接的保留、变换和增添三种基本翻译策略,以期为语篇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