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经》中的婚恋诗从内容上一般可分为爱情诗、婚嫁诗和弃妇诗。具体内容涉及男女相求、男女相思、男女幽会以及嫁娶成婚、祈婚祝福、抗婚拒婚,还有琴瑟和鸣、夫妻别离、婚后离弃等多个方面。这些描写叙述,从内心状态划分,有求偶慕贤时情感的热切、专一和执著;有对美好婚姻生活的祝福和期盼之情直白、诚挚;有面对失败婚姻的坚强、执著和自信。需要指出的是《诗经》中的婚恋诗,无论是哪一类,其情感表达都是无比的真挚而诚恳,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周代恋爱婚姻中的各个方面在《诗经》婚姻爱情诗中都有很好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描写爱情和婚姻的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的爱情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爱情诗,但同时又是开先河的、令人惊讶的、成熟的爱情诗。浪漫是这些爱情诗的共同特征。这里面又以意境朦胧的爱情诗最为优美,以大胆表白的爱情诗最具时代风气,而被失败的婚姻所摧残的爱情更是使人痛心。《诗经》中的这些涉及爱情和婚姻的诗篇,一方面反映了恰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已经不太自由的恋爱状况,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夫权至上的不平等观念给婚姻带来的危害、给女性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诗歌的海洋中,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诗经》和《楚辞》(尤其是《诗经》中的《国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篇章。它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那遥远时代人们的爱情婚姻活动,表现了他们丰富深刻的爱情心理。这些诗歌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美学上都有着极大价值。 《诗经》对爱情婚姻的描写具有开创的意义。首先是内容上的开拓。《诗经》中的爱情诗所涉及的内容已十分广泛,活跃在诗中的各色男女人物的形象也十分鲜活。其中的许多篇章把坠入情网的痴男怨女们时而聪明,时而糊涂,时而笨拙的神魂颠倒的情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充分显示了爱情的魔力。  相似文献   

5.
爱情诗是《诗经》中的一种重要题材,主要是指恋歌以及和婚姻爱情生活相关的诗篇。在此主要以《诗经》中描写男女相思爱慕、征夫思妇情怀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诗中描写的时空距离为切入点,试图对此类诗歌的创作动因、抒情艺术方式以及抒情艺术特征等问题作出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爱情诗是《诗经》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爱情诗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先民的爱情生活。在《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对爱情的描写表现为:对爱的渴求的描写与对情爱婚姻的描写等两个方面。对爱的渴求的描写分别有:坦率直接型、委婉含蓄型;对情爱婚姻的描写分别有:幸福欢乐型、痛苦悲怨型。坦率直接型侧重于以情感的展示、心理状态的凸现表现人物情感,委婉含蓄型利用外在的景物,并运用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情感,幸福欢乐型利用设置场景,景、事结合,记录人物对话的方式表现幸福欢乐,痛苦悲怨型让人物悲泣自述,利用对比、衬托的方式写人物的痛与悲。  相似文献   

7.
婚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诗经》中有大量的爱情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有的诗体现了对爱情率真、大胆地追求;有的诗体现了爱情的情意缠绵;有的诗体现了男女相思之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中永不衰谢的艺术主题.诗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而最早能体现爱情的文学载体<诗经>,其记载爱情的作品篇目众多,笔者认为大体上主要有爱情诗、婚姻诗、弃妇诗等几类.诗中描写的爱情,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它生动的描写给了我们当代年轻人一种深深的震撼:真爱是伟大淳朴的同时也是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9.
《诗经》婚恋诗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婚恋习俗及婚恋生活状况。由于婚俗在民间有一定的传承性,《诗经》婚恋诗中存在着一些对远古自由婚恋风俗和母系社会婚姻遗迹的描写,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女性在母系社会曾居于崇高地位。同时,通过《诗经》婚恋诗对女性婚恋无自主权、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沦为生育工具等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我们也能看到周代的女性地位已由崇高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存在着大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男女青年爱情和婚姻的方方面面。该研究从认知角度,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试探性分析,并阐释了《诗经》爱情诗中的爱情隐喻表达生成的认知理据和文化因素,丰富了《诗经》中爱情诗的相关研究,为《诗经》中的爱情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诗经》爱情诗中风物描写和情事抒叙二之间的艺术关系,历来有“比兴说”、“自然物象说”和“隐语说”三种说法。《诗经》情诗中风物成为主体观照对象的过程经历了五个层面,《诗经》爱情诗中风物描写与情事抒叙二之间进行着绵绵不息的情感交流。是“心物同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朱琳 《现代语文》2009,(8):16-1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其中与爱情、婚姻有关的诗歌数量最多。《诗经》里的爱情诗歌颂了纯真美好的感情。在华夏文化刚起步的周文化里,这些古老的牧歌式的恋歌,以其质朴、大胆、热烈的特点,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一朵奇葩,唱出了人类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爱情怨女诗简介】爱情诗:自《诗经》以来,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怨女诗:分为闺怨诗和宫怨诗,闺怨诗多是抒写闺中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或抒写独居等内容的诗歌;宫怨诗多是描写帝王后宫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生存困境的诗歌。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诗,这些爱情诗能够体现出一种健康、真挚、纯真的情感,诗的风格主要是率真和自然,通过唯美的诗句来表达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诗经》中的爱情诗不是直接表达情感,而是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对情感的执着的追求,现在《诗经》已经成为我国诗歌领域中的一个至纯至美的爱情篇章。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大量的婚嫁诗以及与之相关的诗句,生动地展示了先秦时代人们的婚嫁礼仪和婚恋生活,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细节和本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淳朴的婚恋民俗生活画卷,成为研究先秦社会婚姻观念和婚恋生活习俗的珍贵原始史料。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氓》女主人公的角度分析其婚姻悲剧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氓》作为《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在于——爱有多浓,痛就有多深。  相似文献   

17.
谈《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论述《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一是关于爱情婚姻观念的异同;二是对爱情婚姻心理描写方法的异同;三是《诗经》与《楚辞》描写爱情婚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异同。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个方面论述《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一是关于爱情婚姻观念的异同;二是对爱情婚姻心理描写方法的异同;三是《诗经》与《楚辞》描写爱情婚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异同。  相似文献   

19.
女性题材一直倍受文学作品的亲睐,《诗经》中就有大量为女性所做亦或是用来描写女性的诗篇,尤其在《诗经》的爱情诗中,诗篇从爱情的方向描写了女性在感情世界中的独立意识、自由意识、高尚意识和果敢意识,从而让后世读者从《诗经》中看到了当时社会强烈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有着广阔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有着深刻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诗经》爱情诗的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潮 《现代语文》2006,(5):15-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情景。《诗经》收录了305篇诗歌,其中有很多反映社会民俗的诗,而爱情诗尤多,包含了丰富的民俗事项。《诗经》所包括的地区为黄河流域以及汉水流域,若以现在的省份来说,西起陕西,东至山东,南至湖北,北至河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诗经》跨越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其爱情诗展现了周王朝不同地区丰富的奇异多样的民俗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