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8,(1):121-127
1935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册《丛书集成初编目录》。内容有《缘起》《凡例》《丛书百部提要》《目录分类说明》《目录》《新闻纸本样张》《新闻纸本预约简章》等,除《缘起》由王云五署名外,其他均不署名。《丛书百部提要》占该书很大篇幅,是民国时期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相似文献   

2.
《四部丛刊》是民国时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部重要的大型古籍丛书。本文在简要论述《四部丛刊》出版特点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其在版本方面的成就及局限。  相似文献   

3.
郑逸梅 《出版史料》2004,(2):126-128
国学扶轮社出版的几种书清末民初,上海有个出版机构国学扶轮社,是吴兴王均卿,和绍兴沈知方等人主持的。出版了好多的书,有《列朝诗集》,五十六册。《清文汇》,一百零一册。《文科大词典》,十二册。《古今说部丛书》,六十册。《明朝四十家小说》,八册。《适园丛书》十六种。《香艳丛书》,八十册。扶轮社自己没有印刷部及发行部,便归中国图书公司和记代为印刷发行。后来中国图书公司和记并人商务印书馆,许多出版物,都由商务印书馆经售了。  相似文献   

4.
在我组稿责编的图书中,书稿已经出版而作者与责编未曾谋面的,迄今为止,只有《智民之师·张元济》。还在1997年春天,我到古城南京为我社《名人照相簿》丛书组稿,《书与人》编辑部的宋吉述先生建议将张元济收入该丛书。他认为张元济不仅是一位出版家,而且也是一位文化巨人,适合入选《名人照相簿》丛书。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的元老,属文化名流,我过去见过他与一些  相似文献   

5.
杨嫚 《图书馆学刊》2005,27(2):44-45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十分繁荣,其间短短几十年出版了大量古籍丛书。古籍丛书出版的兴盛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民营出版机构成为当时古籍丛书的主力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丛书集成》与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是当时古籍丛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出版说明,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编辑与出版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郑云艳 《出版科学》2018,26(1):116-120
商务印书馆自1935年开始辑印《丛书集成初编》,但该丛书出版计划因战乱而多次被打断,因此之后学界对其原出版计划颇有争议;此外,学界亦鲜有提及《丛书集成初编》海外征购情况.普林斯顿大学藏《丛书集成初编目录》含该丛书英文征购信息,及商务印书馆海外联络处介绍.这些内容可以弥补当下学界对《丛书集成初编》海外宣传及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海外市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梁上启 《出版科学》2012,20(3):111-112
正《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从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的《出版学建设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王学哲、总编辑方鹏程著述。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肇始者,其发展与国家同命运、共沉浮,成为今天五馆并立的世界知名大型出版事业体。在当前出版体制改革形势下,《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带给我们很多新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整理出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活动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影印古籍是张元济主政商务时的主要出版方向之一.张氏运用传统的版本、校勘之学,辑印<涵芬楼秘笈><四部丛刊><续古佚丛书>等大部古书,为商务印书馆赢得在文化界、读书界良好的声誉和可观的营业收入.王云五则在胡适的影响下,开辟了商务印书馆用新式标点、分段、注释、导读等新方法整理古书的路数,出版了一批经过整理,易读、易解的经典读本.  相似文献   

9.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于1982年起陆续出版。此前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起曾出版《世界丛书》,1932年至1950年曾陆续出版《汉译世界名著》。50年代以后,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作品,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至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前后累计印行300余种。1982年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辑印行。丛书学术价值极高,一方面,所选原作是古典学术名著或当代有定评的名作,代表了人类思想的精华;另一方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的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座谈会上,大家对出版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许多同志提出:应该出版中国哲学基本丛书,先分着出,后合着出,这是资料方面的基本建设。解放以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过各种丛书,如《丛书集成》、《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直到现在,研究工作者还经常利用这些书。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敢于成套地出书。  相似文献   

11.
杨琳  肖东发 《出版科学》2012,20(2):22-25
对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背景、出版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大学丛书》出版的历史意义在于开辟我国成功出版本土化大学教材的先河,促进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近代中国学术的独立,确立大学教科书成为图书出版专门类别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傅金柱 《图书馆论坛》2002,22(4):119-119,101
张元济 (186 7- 195 9) ,字筱斋 ,号菊生 ,浙江海盐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 ,为近代有魄力、有远见的出版家 ,对我国近代文化史、出版史、学术史有过卓越贡献。他学贯中西 ,主政商务印书馆期间 ,编辑我国第一部小学教科书 ,编印《汉译世界名著》和《自然科学小丛书》 ,创办东方图书馆和涵芬楼 ,辑印《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等。张元济为辑印古籍 ,遍求善本、遗书 ,东渡扶桑 ,以抢救我国传统文化遗产 ,在近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近代以降 ,中国古典文献大量流散…  相似文献   

13.
香港《迈向21世纪》经济丛书首批《香港经济政策丛书》7册,最近在香港出版。 香港《迈向21世纪》经济丛书共30册。这部丛书的出版被认为是香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大创举。丛书由香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于渐教授策划,31位香港和海外学者参加撰写,陆炎辉博士主编,商务印书馆和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分别用中英文出版,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可全部出齐。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1月10日,商务印书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出版座谈会,正式宣告该丛书第一批100种全部按计划出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介绍了丛书出版情况。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第一次如此完整与系统地整理了中华近百年来的学术演进和辉煌  相似文献   

15.
1此事缘起抗日战争爆发前,商务印书馆曾汇辑宋至民国一百部丛书,编为《丛书集成初编》。上世纪90年代,上海书店出版社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图书资料,继承发扬了这一事业,根据“实用”和“稀见”的原则,再选明、清、民国时期丛书一百部,编为《丛书集成续编》。这一百部丛书共包含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史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出版机构,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不仅竭力传承中国文化,而且长期秉持"介绍西方文化"的宗旨,默默致力于近代思想启蒙工作,始终与中国现代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求索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辉煌,在近代中国文化社会转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历代出版人和知识分子的不断努力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学术名著,从创办《世界丛书》到《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从出版《林译小说丛书》到《严译名著丛刊》,硕果累累、影响深远,逐渐成为近代西学东渐、传播西学、开启民智的文化平台和学术高地。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学术名著,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出版人的文化使命,推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现代文化转型的不懈追求,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7.
儿童出版物一直忠实地记录并呈现着儿童文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其中,一系列丛书的出版对推动儿童文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商务印书馆早期的"说部丛书",就翻译有史蒂文森的《金银岛》、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儿童文学作品;而1909年孙毓修编辑的"童话丛书"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最早的一套  相似文献   

18.
张元济(菊生)先生早年主持南洋公学译书院和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经手出版过大量外国翻译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史地和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1926年他退休之后,主要从事《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及《续古逸丛书》等大型古籍丛书及其他古籍的整理印行工作。  相似文献   

19.
动态     
《全国新书目》2010,(5):6-7
《汉译名著》将达500种 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品牌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以下简称《汉译名著》),近日召开第十二辑专家论证会,学者们从商务印书馆近几年出版的90多种译著单行本中遴选出30种汉译名著作品,拟在今年年底全部出齐。届时,《汉译名著》总数将达500种。  相似文献   

20.
传媒类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传媒类图书的出版现状 出版传媒类图书的出版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互联盟的15家媒体出版社,一类是非媒体出版社.媒体出版社中,新华出版社和南方日报出版社以出版传媒类图书为主打.新华出版社长期把传媒类图书作为经营重点之一,先后出版了《传媒市场观潮丛书》、《新闻传播学前沿丛书》、《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新闻专业必修文库》、《新闻传播学博士文库》、《国外新闻界名人译丛》、《新闻传播学译丛》、《常备新闻文库》、《欧美广播电视高级教程》、《新闻人门丛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