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企业与银行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潜在的信用危机、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融资方面的困难、银行发放贷款的困难。本通过对这些问题原因的探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银企关系模式,提出了改善银企关系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七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明治维新是在日本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人民群众斗争空前高涨的条件下,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天皇政权后实现的,它使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教学过程: 一、引言和导入新课: 用倒叙方法,先介绍日本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一个经济强国,进而再谈日本处于封建社会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由于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才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二、讲授新课:第七课日本明治维新(板书) 1.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板书) (1)落后的封建国家(板书)  相似文献   

3.
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而作为取胜手段的教育改革,成为举世瞩目课题。日本作为“二战”后崛起的经济大国,有人认为日本的教育模式是效仿的榜样,并主张“日本化”,从日本教育改革的正、反两方面、以及成功与失败的深层结构中去剖析,告诉世人日本教育的“真相”与基本构造,揭开日本经济成功之谜。  相似文献   

4.
银行危机传染路径及其对策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又是金融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系统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单个银行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很可能引发整个银行系统危机,因此,对银行危机传染的研究对于在危机发生后,及时有效地阻止危机的蔓延扩大,帮助危机银行在危机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实现经济在遭遇系统性金融危机后快速复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初期,俄罗斯在西方顾问的指导下制定并实行了以宏观经济稳定化、价格和对外贸易自由化及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休克疗法”式的转轨模式,经济形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陷入长达10年的衰退,最后演变成以1998年金融危机为表现的社会政治经济全面危机。一、俄罗斯经济形势出现好的转机1998年8月17日,维亚洲金融危机后,俄罗斯也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危机的流重打击下,俄罗斯经济曾濒临崩溃状态:整个金融市场破产,卢布贬值75%,股价下跌80%,银行体系瘫痪,商业、外贸和外债的结算完全停止,银行自有资本从危机前的350亿…  相似文献   

6.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7,(1):57-60,79-80
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7.
当代经济发展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与政治、化的进步都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其具体表现就是当代社会的经济中心化。要引领当代经济发展走出这个危机,只有建立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生态”的发展模式,即经济、政治、化各方面发展的相互论证和支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资本项目开放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充满了风险和危机,而这种风险和危机首先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银行部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危机的机制分析,提出了改善发展中国家脆弱的银行体系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把中国当作它的重点侵略目标,本世纪30年代日本不断发动扩大的侵华战争,其最终目的是掠夺中国经济,以解决日本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匮乏的资源和狭窄的国内市场问题,本文就日本在中国沦陷区通过控制金融来从事经济掠夺作一简述。一、抢占银行、银号,攫取中国现金日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将南京政府所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及其金融机构占为己有,也强占民间私人银行、银号、钱庄当铺等,直接掠夺黄金白银等现金。“9·18”事变后,东北其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千万元亦…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东 《江苏高教》2005,(6):124-126
已有120多年历史的日本国立大学,为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21世纪初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出现了深刻的生存危机。本文从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制度出台的背景入手,分析其危机根源,阐明了导致国立大学性质重大变革的必然性,并指出了其改革的本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发展中国家爆发了程度不同的银行危机,使本国的金融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综合分析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案例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存在着众多共性特征和相同成因。章着重从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信贷高涨时期有失审慎的放贷活动、政府的过多干预、对金融自由化缺乏足够的准备以及会计信息披露和立法框架不健全等方面,深入剖析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以期对构筑发展中国家银行稳健经营和抵御风险的稳定框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作为一种就业制度,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独具特色的,它被认为是战后日本获得经济成功的“三件神器”之一。文章将通过分析日本人强调的集体主义、经济的双重结构以及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日本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要在短期内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终身雇佣制为日本的企业,进而为日本社会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以来,德国(指前西德)和日本依靠市场经济这一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载体,成功地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由于国情不同,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由竞争加社会改革。一方面,不削弱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又推行从疾病、失业养老到住宅保障一整套社会改革。日本实行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由竞争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一方面,市场竞争是充分的,市场机制是完善的,另一方面,政府的力量又是十分强大的,政府通过计划、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强…  相似文献   

14.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的经济就一直低迷,尤其在近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压力下,日本经济更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堪忧的经济状况使得大批的公司、企业倒闭破产,裁撤员工。经济的不景气也必然会波及到普通家庭,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一家之主的失业,无疑就意味着“家庭收支危机”的开始。要跨越这个难题,少不了作为家庭成员的孩子们的支持。为了取得孩子们的合作,就必须让他们明白家庭的经济状况。可是,令不少失业的父亲们举棋不定的,恰是如何对孩子们说明这种危机。“失业者就等于落伍者”,这种意识在日本社会根深蒂固。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指出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基础。通过指出日本和小企业支援政策的目的和主要措施,阐明了中小企业支援政策对日本中小企业的保护、支持和促进等作用。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和中小企业支援体系,就不可能有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就不可能有战后日本经济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年,人们以为危机即将结束,然而2009年11月迪拜却突然传出了债务危机.迪拜一度被称为中东石油经济转型的成功范例,此次债务风波引发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其发展模式的重新考量.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来自这场危机的启示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从分析迪拜危机的原因入手,探析迪拜危机尤其是楼市泡沫对内地房地产是否有隐射作用,2010年中国房价会呈什么样的走势?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未来     
日本的未来刘树华在把日本描绘成一台经济永动机几十年之后,报刊编辑们现在断言日本这台机器要停了:一系列的政治丑闻,接踵而至的衰退和40多年来执政党的首次更迭。“日本陷入危机”不时成为头版消息,编辑们不无得意地认为:日本将陷入与其它发达国家同样悲惨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银行是一国金融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要确保国家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在看起来平静的商业银行环境下,挤兑危机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有关挤兑理论的介绍以及对银行挤兑成因的分析,给商业银行提出挤兑危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日本金融发展模式在支持本国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主要归功于其"政策性金融"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日本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可以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和良好评级、具有充足资金来源的财政投融资机制以及构成日本实现社会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等方面。日本金融发展模式对我国加快完善金融体系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我国应在建立政策性银行的引导机制、协调市场导向与政策导向关系的同时做好全能经营的制度准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程传勇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12):43-46,50
现代企业所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面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面临的危机种类也越来越多。企业采取不同的危机管理策略,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到破产的边缘,也有可能成功化危为机而使企业上一个新的台阶。文章以创维集团和国美集团应对CEO危机为例,从应对速度,与内部员工、媒体、渠道、银行、政府和行业协会、消费者沟通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寻求企业成功化危为机的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