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阅读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的外在表现,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将大量优秀的阅读文本引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发展,最终提升阅读的兴趣,拥有良好的语感及阅读能力。一、反复品读,产生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弱,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如何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提高语感训练的质量 ,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呢 ?一、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活动。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就要求教师冲破应试、升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以学生为主体 ,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多读 ,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1.增加读的…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主要以读为重。这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注重学生的读,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章的魅力,注重课堂训练,抓好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言学科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多读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积累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时明确读的目的,上好阅读指导课,注重阅读技巧,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读"占鳌头,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解,读中抒情,读中积累语言,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从语文新课标的表述与指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读"中学生可以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会语义、再造语境,从而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读"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对语文教学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辨、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建构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武平 《新疆教育》2012,(16):35-35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以学生为主,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陶冶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增强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0.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教法上经常变化,求活求新,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朗读是学生感知内容,理解教材,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读中领悟,真正实现从"读"入手,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把情境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培养语感。但是,在目前语文朗读指导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  相似文献   

13.
蒙宪 《广西教育》2009,(25):43-4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4.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让学生真正走向"悦读",开拓更为广阔的"悦读"天地.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敏锐感觉,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感,而且还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知,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都应该重视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敏锐感觉,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感,而且还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知,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都应该重视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培养良好的语感呢?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存在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学生读得少、"填鸭式"阅读等教学现象,这样就会使阅读练习的过程过于匆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因此,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各项训练活动为辅。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