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再制造作为一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它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够保护环境,是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利用的最佳选择。再制造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梁秀兵提出再制造产业。他在装备再制造工程热喷涂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展示了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主持和参与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20余项。带领团队研制了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设备,开发了ZnAl基、Fe基、Ni基、Al基等系列表面防护与再制造新型亚稳态材料,解决了装备钢结构长效防腐与装备关键零件再制造维修难题,为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网络下核心企业间回收再制造合作行为,在分析核心企业不同的博弈选择策略收益的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对核心企业间回收再制造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根据核心企业间各自收益的差异得出4种博弈结果,最终的企业回收再制造合作的稳定策略存在两种可能。研究结果发现:降低核心企业间的回收再制造成本与风险、提升合作效应、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是促进核心企业间合作,提升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再制造作为绿色制造的典型形式变得日益重要。然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购买存在障碍,需要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政府鼓励政策加以引导。基于此,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引入感知消费效力、营销策略以及政府鼓励政策构造概念模型剖析内外部因素对消费者再制造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再生打印耗材这一再制造领域中与消费者日常息息相关的产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营销策略和政府鼓励政策对内部因素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因此,要提高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购买意愿需要依靠消费者、企业、大众媒体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制造与再制造系统混合库存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粱工谦  王沙婷 《软科学》2011,25(9):121-124,144
针对再制造系统库存的局限性,提出了制造与再制造系统混合库存模型,通过分析构成混合库存成本的因素,建立了单位周期内平均库存总成本与经济订货批量和再制造周期之间的变化关系,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在保证不发生缺货的条件下,降低单位周期内平均库存总成本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缩短再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5.
正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也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机械电子工程是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学科相互链接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分类,集诸多技术特点于一体。它的出现代表着新技术、新思想、新研究方式和新研究目标的产生。在国内,许多高校也在竭力研究机电教育事业如何能更好地发展,我校针对这一专业,大力发展了网络课程建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网络课程建设发展的良  相似文献   

6.
机床再造技术指的是,将已经陈旧机床的进行重新制造,使其能够重回生产线,实现对旧机床的合理应用。此种技术是在我国资源问题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通过对旧机床进行有效制造和改善来延长机床使用寿命,可以减少机床生产中的能源消耗问题,起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作用。进行旧机床再制造时,首先要分析其可行性与经济性,在确保旧机床具有再制造价值的情况下,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设计机床再制造方案,保证再制造之后的机床可以重新发挥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研究技术创新对闭环供应链再制造模式选择的影响,分别建立以制造商为领导者的经销商回收再制造模型和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模型。研究表明: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低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不利;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高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有利。随着再制造产品的成本优势越大,经销商从事回收再制造的动力越大,这与传统观点不同。此外,无论经销商还是第三方从事回收再制造,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总是有利于增加原制造商的利润和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3)
再制造工程是我们国家制造领域发展的新方向,而且已经呈现出不断扩张的发展趋势,本文将针对面向再制造的快速机加工系统展开讨论,进而探讨快速机加工设计工艺的实现办法,从可重配置的加工装备角度来完善再制造工程中的快速机加工系统,实现机械制造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江波  杨柳  程福阳 《科研管理》2017,38(8):143-152
再制造产品的供需情况以及再制造产品二次投放市场的时间会影响再制造活动的经济性。在产品回收价格影响回收率的前提假设下,通过构建存在有限生命周期限制下的产品销售曲线和回收曲线,将产品市场需求和再制造产品供给关系可视化,研究了再制造活动的系统最优成本以及相应的最佳回收价格和回收率。研究结果发现:1)考虑到产品市场需求有限、回收价格和回收数量的正相关性,单纯地追求制造成本最少反而可能会使供应链整体系统承担更大的成本;2)产品在闭环供应链中流动所经历的时间越长,再制造活动获得的利润越低;3)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快速获得市场消费者认可、拥有良好市场基础的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活动能够带来更大的成本节约。上述结论为现实中企业再制造活动的回收决策提供理论帮助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0.
赵厚臣 《科技风》2011,(11):223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对装备产品进行改造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装备的零部件、缓解资源能源短缺与浪费的矛盾、减少废旧装备对环境污染出现并迅速发展着的新兴新兴产业。再制造可以使装备全寿命周期得到延续,充分挖掘废旧装备的价值,对废旧装备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修复和改造,进行绿色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要研究装备升级改造的有效途径,采用开发应用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竞争环境对企业再制造决策的影响,应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古诺竞争环境中,两制造商的制造/再制造决策模型,并进行求解。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再制造决策对竞争双方再制造成本的敏感性,比较了各均衡下的最优决策,并与垄断环境下的决策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竞争环境中,任何一方再制造成本的下降可同时提高两制造商的回收再制造率及本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且使得市场出清价格下降,但由于缺乏规模效应,竞争机制的引入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回收再制造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再制造系统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企业在开展再制造业务时提供风险评估参考模型,从再制造全生命周期涵及芬丽再.丽遥.票蔺荀蔽而不风险,构建包括收集、检测、拆卸、再制造和再循环五大环节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方法;并利用权矩阵之间的关系函数确定评价指标的影响次序,找出再制造系统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然后通过]nternet收集资料选取五个企业的再制造业务风险评价作为样本训练模型;最后以某机床制造企业的再制造项目风险评估验证上述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我国制造行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机械制造行业在社会进步的不断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中国机械制造行业虽然在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创新具有了一定的综合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再制造技术得以研究和发展的今天,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我国机械制造产业及其再制造技术新进展的研究分析将有利于我国制造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考虑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及再制造产品、新制造产品的需求等不确定性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看成随机参数,以各种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随机规划模型,确定网络中各设施的数量和位置,并合理分配各条物流路径上的物流量。通过实例数值仿真验证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夏西强  阮俊虎  曹裕 《科研管理》2020,41(7):169-180
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原始制造商为获得再制造带来的收益和降低再制造市场竞争优势,针对再制造会采取授权再制造模式。同时,政府为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对再制造商采取补贴策略。为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政府补贴对再制造影响,本文基于授权再制造构建两周期政府通过补贴参与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纳什均衡最优解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表明:政府采取补贴时,再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更多的补贴,会努力回收废旧产品,使废旧产品回收数量大于政府不采取补贴时废旧产品回收数量,最终使废旧产品收率变大;政府补贴时,政府补贴可以弥补部分再制造商生产成本,这时,再制造商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来提高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进而增加再制造产品销售量,但是,原始制造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获得再制造带来收益,也即原始制造商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弥补新产品因市场竞争导致新产品收益减少,最终使原始制造商收益不仅没有变小,还大于市场上无再制造时收益;无论是再制造产品或新产品,其销售量增加都会使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加,因此,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单位再制造对环境影响降低量,因为,当单位再制造产品对环境造成影响减少较低时,政府补贴会使两种产品对环境影响总和变大;政府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成本,最终使消费者获得的剩余变大。  相似文献   

16.
在制造工程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汽车总成和零部件再制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维修对产品(主要是机械和机电产品)发挥正常的使用效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到设计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人机工程学设计的专门研究领域和方向。对机械的维修性人机工程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唐小我  赵建武 《软科学》1994,8(4):44-49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秩序混乱的根源分析及对策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四川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唐小我,赵建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发展很快,1993年已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227.1亿美元。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有所改善。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去年机电产品出口虽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9.
王辉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5-25,239
提出了新颖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因素的优化,达到产品再制造拆卸特性最优的设计目的。对轿车机械变速籀的输入轴零件的二种不同设计方案的再制造拆卸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方案优选,并给予一些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再制造与产品服务系统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有效手段,前者通过高级形式的循环利用直接实现资源的节约减量化,后者则以服务提供的方式间接减少资源的消耗。然而,如同较高的技术和市场门槛限制了再制造的发展一样,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整合提供能力也影响着产品服务系统的实施。那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融合的边界在哪里?企业该如何设计并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产品服务组合商业模式?融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提出闭环产品服务系统,并从交易费用角度对闭环产品服务系统的形成机理与内涵、运营要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