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1世纪即将到来,展望未来,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前就21世纪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材作一些思考,其意义当是不言自明的。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一)面临的形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和民族的素质竞争,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所以以高科技和信息化为标志的21世纪的竞争是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当前,世界各国在反思传统教育的同时,把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以下几方面。一、着眼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第三次工业命导致了国际性的激烈竞争。竞争趋势发展到21世纪,各国都将遇到人才培养的严肃挑战。各国不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来为本国准备...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无锡市教科所孙惠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纲要...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浅论福建平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叶苍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竟争、综合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呼唤创新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21世纪向人类走来之时,世界各国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掀起了科技与教育竞争的热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以此来提高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以此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因此,科技与教育的竞争,将是21世纪不断加温的国际竞争热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教育与发展方针,也是中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当今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纵观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国际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科技进步对经...  相似文献   

8.
一、自强教育模式的提出 21世纪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新的世纪,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对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一个突出的重点,将 “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列为第一项工程。这都充分表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的必…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使各国都处于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提出在基础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就是面对竞争的正确选择,近半个世纪来...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卢广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江泽民同志说:“振兴民族的希...  相似文献   

1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王雪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  相似文献   

12.
台湾学校教育跨世纪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面临21世纪,世界各国都进行大幅度的教育改革。以美国为例,80年代末期以后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在21世纪以前,使美国的国家力量、经济竞争和教育成就,领先群伦,睥睨世界。许多教育改革方案以振兴学校(revitalizedschool)为重点,主要...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即将迈进21世纪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时代进步对教育的新要求,反映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21世纪挑战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又依靠教育和科技,最终落到人才的培养上.因此说21世纪的挑战是具有高层次的教育水平和最新科学人才的竞争.这就明确指出挑战的实质是高水平教育.本文仅就坚持三个面向,深化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站在教育的前沿,纵观教育发展,以下观念将对21世纪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一、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我们之所以说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因为当今世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创新人才的水平和数量,当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是创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适应21世纪需求,人才应注意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国力竞争的要求,是“全面发展”在中国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党中央又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己制定了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我们党政机关、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我们的实际,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认识再提高,观…  相似文献   

17.
新大纲答疑     
请 问是在什么背景之下修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在国际方面 ,21世纪即将来临。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 ,一方面继续进行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竞争 ,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 ,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都意识到教育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纷纷进行教育改革。日本提出要培养21世纪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劳工部提出 ,21世纪的就业者必须具有三大基础———能力基础、思维基础、素质基础。能力基础指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的能力。克林顿总统要求八岁能读会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的确,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是国际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世纪,国际竞争将异常剧烈。面临着21世纪的竞争与挑战,通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成了唯一正确的选择。实现由“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思考与选择孙喜亭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在21世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已被整个社会日益确认。21世纪的中国教育如何发展?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向何处去呢?笔者认为,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立自己独特模式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 选题的意义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以优先发展教育为基础。这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教育科研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干部、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育要优先,科研必领先。当今国际间的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科研,谁就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的主动权。教育科研的核心工作是课题研究,而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首先是选择课题。可以说,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