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elen of Troy     
刘文君 《考试》2013,(2):60-61
Helen是个女性名字。那么特洛伊的海伦是什么意思呢?不单单是个美女吧?正如中国的褒姒、妲己、西施等被称为"红颜祸水"的美女,Helen of Troy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汉中女子褒姒是"红颜祸水",因"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了西周灭亡。这是不公允的。拨开《史记》等史料中虚妄故事的成分,据西周当时的史官伯阳所言褒姒出生时间看,在西周灭亡的幽王十一年,褒姒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周幽王根本不可能为博其一笑而置江山于不顾。西周的灭亡,自是周王室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夺嫡争权的结果,与弱女子褒姒并无多大干系。  相似文献   

3.
在男权社会里,语言的主动权掌握在男性手里.以男性审美取向、意识形态为主流的历史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都表现了男性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需要,男权文化也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伴随着男性对女性既依赖,又压抑;既期待,又恐惧的矛盾心理,"红颜祸水"便成为祸难来临时中国男人掩饰自身过失、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口头禅."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成为最有名的"红颜祸水"论的历史佐证.周王朝的灭亡有很多综合的因素,但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烽火戏诸侯,二是废除申后和太子,与褒姒的一笑一颦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褒姒形象的定型是在汉代完成的,而《史记》《汉书》奠定了正史中的褒姒形象。司马迁第一次在正史中描绘了一位神秘而客观的褒姒,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位不同于《诗经》所描写的真实的褒姒形象。班固全盘接受《诗经》的观点,“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不仅在《汉书》中确立并进一步强化,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找到了西周灭亡的替罪羊,后世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就能够求得一种心理平衡,从而也就有理由继续视西周王朝为模范王朝。褒姒成为汉代之后“红颜祸水论”的典型,这不仅是男权主义时代女性的悲哀,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有过若干绝代佳人,艳极一时,名传百世,但往往又和祸乱相联系,以致被当成祸水,承担了亡国的罪名。夏桀宠妹喜,殷纣宠妲己,周幽宠褒姒,汉成帝宠赵飞燕,唐明皇宠杨贵妃,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晋献公宠骊姬,吴王夫差宠西施,或则祸止一邦,或则未见正史,可以存而不论。  相似文献   

6.
自古红颜多祸水,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曲“名句”。这仿佛是中国古代一种历史现象的缩影。 最早应该从神话《封伸榜》谈起:那位出现在“海市蜃楼”、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狐狸精妲己与商纣王酒池肉林,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被用作“美人计”的貂蝉、同为“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等等。照这样看来,这些红颜,好像真的是祸水。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二、红颜祸水,倾国倾城: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三、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家及史官眼中,褒姒因烽火戏诸侯,一笑而失江山在历史上被定性为美女祸国,数千年来鲜少有不同声音发出。但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出现,一部分思想家则推翻女祸论,为褒姒正名。而在褒姒出生的故乡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出于对家乡自发的热爱和荣誉感,为褒姒构筑了一个善良可爱的美女形象。基于对褒姒形象的理解不同,史官视角、文学视角、民间叙事视角中的褒姒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缺口     
早在上帝造我的第一世时,就曾问我想成为哪一类人,我脱口而出:“美女。”上帝又问:“你是想做王昭君、杨玉环、貂蝉,还是西施?”我考虑到杨玉环、貂蝉和西施都是红颜祸水,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王昭君。 就这样,我前世的前世就是王昭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男人把天下弄乱甚至弄丢 之后,做君王的、做臣子的,特别是那些甘 心为君王鼓唇弄舌、摇旗呐喊的文人,总是 要找个托辞,把过错强加到女人头上,以证 明国家之亡与圣明的帝王无关。夏亡在妹 喜,商亡在妲己,周亡在褒姒……这种论调 后世称之为"女祸"论,即女人是国家灭亡 的祸水。依照这样的逻辑自然可以推知:吴 越争霸中吴国的覆灭定然和西施有关,是 西施亡了吴国。  相似文献   

11.
“红颜祸水啊!”夏桀这么死了。过了几百年,“红颜祸水啊!”殷纣大喊着也死了。又过了也不知多少年,周幽王紧随着两位前辈的“红颜祸水”遗训也“归位”了。于是乎,三个王朝在三句“红颜祸水”中灭亡。然后,天下人大声地唾骂着那三位大王的  相似文献   

12.
烽火戏诸侯     
<正>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星(shēng)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光知道吃喝玩乐,贪恋美色。大臣褒珦(xiàng)因为劝谏幽王被周幽王投进监狱。褒珦的家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褒姒(sì),教会她唱歌跳舞,献给幽王。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释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总是闷闷不乐,没有开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释义】十分恭敬,很有礼貌。【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成语故事】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褒姒一向不爱笑,周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  相似文献   

14.
烽火戏诸侯     
周朝建立后,许多子孙和功臣都封了土地,这些人叫做诸侯。到了周幽王的时候,诸侯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偏偏周幽王又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天子,天下哪有不乱的道理?周幽王喜欢美女。有个大臣为了躲过幽王的责罚,找了一个美女献给幽王,这个美女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褒(bāo)姒(sì)。周幽王得了褒姒,褒姒要什么他就答应什么。可是,不知为什么,褒姒从来不露笑容,为了逗褒姒笑,周幽王什么招儿都试过,可褒姒就是不笑。幽王没办法了,只好悬赏:“谁能让娘娘笑一下,赏千两黄金。”有个叫虢(uó)迟父的小人出了个高招,他对幽王说:“从前的君王为了防备西…  相似文献   

15.
"红颜祸水"一度被人讲述得理直气壮,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红颜祸水"只不过是男性开脱责任的借口,女性与男性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从水浒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观念的变化:在《水浒传》中"红颜祸水观"比较强烈,到《水浒后传》、《后水浒传》中出现了松动,而到了《荡寇志》与《新水浒》,"红颜祸水"观已经得到完全改观。  相似文献   

16.
"红颜祸水"是反映男权社会中男性把污水泼向美丽女性的范例,也是部分史家文人立足以男性为中心的史学观、社会观对女性搞性别歧视的佐证。《左传》就是以陈国小人物夏姬为例,以"红颜祸水"为主线对构建于封建女性观、历史观基础上的历史人物评价思想和文人潜意识中的人物评论观念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话说"红颜"     
本文主要考察了"红色"系列词汇--"红颜"一词的意义及感情色彩.通过对"红颜"以及其词语组合的分析,我们认为,总体来讲, "红颜"一词同红色系列词汇一样,年轻、美丽等美好意义是其主流,虽然它也在某些情境中与"祸水"一词结合,出现负面意义,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对于"红颜"一词的感情色彩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很不光彩的传统,即男尊女卑,一方面推崇孝悌之道,另一方面又对广义上的“母亲”、“姐妹”们充满蔑视;甚至把很多历史变迁或亡国之君失败原因,在相当程度上归咎于“红颜祸水”,什么妹喜听裂帛,媬姒戏诸侯,什么飞燕、合德、杨玉环;乃至于早已千疮百孔的大明之亡,也硬和个陈圆圆扯上干系;实际上从来都处于从属和被玩弄地位的“祸水”们,虽然确实起过种种负面作用,但她们绝大多数充其量也只是些外因,压根儿负不起那么大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甜品小段     
红颜祸水奶奶瘪着嘴对孙子说她年轻时如何漂亮,有许多人追求。孙子说:“不对,书上和电视中都说红颜薄命,而今奶奶八十多了,爷爷三十多就死了,应该是红颜祸水。”  相似文献   

20.
无可奈何     
1、西周的周幽王是一个昏君。他不理朝政,只知道享乐。有的大臣进行劝谏,他不但不听,还把他们关押起来。2.后来,周幽王又得到一个美妃叫褒姒,对她十分宠爱。褒姒生了一个男孩叫伯服。有了褒姒和伯服,幽王就想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3.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使她发笑,想了不少办法,但没有什么效果。4.一次,幽王想出个办法来。他让人去点燃烽火,并让褒姒与自己坐在高台上观看。5.古时候,烽火就是警报。烽火台备有薪柴,一旦有外族入侵,就点燃薪柴,这样白天可以看见烟,晚上可以见到火,以此来传递消息。6.各诸侯见到烽火,立即派兵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