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幼人创作《死水微澜》很明显受到法国作家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影响,蔡大嫂身上也有包法利夫人的种种特质。但是,李劼人并不是生搬硬套法国文学,他在借鉴别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自己的独创,蔡大嫂与包法利夫人有着诸多的相异性,她不安分的性格和求实精神来自于独特的巴蜀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用"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笔,刻画了众多人物,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外省风俗画卷。透过表面冰冷淡漠的语言,分析《包法利夫人》中众多的男性形象,从这些男性与爱玛的关系中可以窥视人物背后福楼拜的视野和身影,从而探究福楼拜笔下失落的男性世界。  相似文献   

3.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主要刻画了一位年轻美貌的资产阶级女性——爱玛的悲剧命运,福楼拜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大量心血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从包法利夫人身上可以找到福楼拜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房丽娜 《考试周刊》2011,(60):22-23
居斯达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坛获得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本文通过该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特征、创新性的描写独特的叙事技巧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色,从而证明了《包法利夫人》不仅标志着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史的一个转折,而且在世界范围影响了小说这个文学体裁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将包法利夫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主人公少女时代、婚姻时代以及成为情人时代三个阶段对其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分析其成因,以及该作品带来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来解读爱玛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李菲菲 《文教资料》2012,(32):152-154
纳博科夫在其《文学讲稿》中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一反传统文学评论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过分强调,在文本细读的前提下,侧重对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可以说为《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研究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但是,纳博科夫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也带有极大的绝对化和片面化倾向:首先表现在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绝对割裂,其次则是过度强调作品的虚构性,否定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是对骑士小说的批判的话,那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是对浪漫主义小说的讽刺。  相似文献   

8.
以往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往往限于作品的社会批判,掩盖了男权话语对爱玛的“极度诱惑”和“本文骚扰”这一基本事实。从爱玛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父权制话语下的本文、那些浪漫主义小说对她的“诗意的征服”,还能够察觉到体现在女性身上的典型的“书本迷恋”和“语言拜物教”倾向。在浩浩瀚瀚的与父权文化并生的男性故事话语中,“成规与想像”使女性只留下变形变态的完全异己的影相(成相)。男权话语的本文诱使爱玛沉溺在自己的“爱情妄想”中,禁锢在她周围的一片黑暗中,被本文的铁臂带进自我羞辱中。由此使我们更深刻地意会到“使女人作为女人──而不是作为男人──去阅读”的必要和艰难。  相似文献   

9.
追求“男子汉”的悲剧———析爱玛悲剧的时代特征赵家鹤“在法兰西小说史里,《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日期:它点出某些东西结束和某些东西开始。”布吕季耶尔对《包法利夫人》作的这一评价①,可以说,确切且鲜明地标示了居斯塔夫·福楼拜的这部小说在法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位...  相似文献   

10.
王硕 《文教资料》2013,(35):111-113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文坛巨匠福楼拜的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艾玛因不满足于生活的平淡而去追求理想的爱情,却一步步走向了悲剧.本文将对包法利夫人的一生进行综合分析,从四个方面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感受她的多情、理想、虚荣与幻灭,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1.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因其对于浪漫主义的颠覆的客观主义而广受关注。目前对《包法利夫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悲剧成因、社会批判、对作家性格、细节描写等方面。本课题拟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对《包法利夫人》进行解析,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在增加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感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预示人物命运、深化作品主题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此对作品进行全新解读,印证经典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编辑大朋友说: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于19世纪中叶创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福楼拜对文学创作的执著、认真和精益求精。正是由于他的潜心写作和坚持不懈,才写出像《包法利夫人》这样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3.
《包法利夫人》中爱慕虚荣的包法利夫人,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形象。本文试从爱玛爱情诉求的合理性、自甘堕落的社会性和自身的软弱性角度重读爱玛的爱情追求,以探求爱玛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在他的女主人公爱玛身上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爱玛的生命的起落无处不凝聚着福楼拜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痛苦的精神追求,爱玛的毁灭预示着福楼拜精神家园的失落。  相似文献   

15.
逻辑性,并不是议论文的“专利”,记叙文也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原则。一、人物的言行要合乎“性格逻辑”福楼拜在写作《包法利夫人》时,呕尽心血。主人公被福楼拜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备受钟爱。相传,写到包法利夫人自尽时,眼睁睁看着包法利夫人走向死亡,福楼拜发现自己也回天乏术,无力拯救她,不禁放声痛哭,悲伤欲绝。——这是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作者也不能决定自己笔下人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法国当代著名学者朗西埃在《为什么一定要杀掉爱玛·包法利》中对其进行了症候式阅读。该文指出,由于爱玛对民主犯罪、对文学犯罪以及她的歇斯底里症而被他杀。由此,朗西埃的解读视角为我们重新认识爱玛死亡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杨翠平 《文教资料》2013,(31):121-123
作为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在艺术上达到了一种完美。作者运用高超的语言和布局艺术,使得整部小说流光溢彩,格外精致。对这部小说的评论汗牛充栋,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的品评可称作经典。由于创作观和艺术观的相似,纳博科夫对福楼拜颇多溢美之词。其本人精彩的语言也使我们看到了天才对天才的诠释。但这种独特的诠释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造成了对文本其他价值的忽视。  相似文献   

18.
对《包法利夫人》的叙事视角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作品是通过三个视角展开的:一是上帝式俯视的视角,笑看芸芸众生;二是客观冷静的叙事视角,采用人物视角和画面展现;三是"我们"的叙事视角,若即若离又从未离开。这样的视角选择与福楼拜的人生虚无观相呼应,同时也阐释了:每个人都是看者又是被看者。  相似文献   

19.
对《包法利夫人》的叙事视角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作品是通过三个视角展开的:一是上帝式俯视的视角,笑看芸芸众生;二是客观冷静的叙事视角,采用人物视角和画面展现;三是"我们"的叙事视角,若即若离又从未离开。这样的视角选择与福楼拜的人生虚无观相呼应,同时也阐释了:每个人都是看者又是被看者。  相似文献   

20.
欲望的悲剧     
范永梅 《学语文》2011,(3):64-65
这段时间,重新阅读了经典名著《包法利夫人》和《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我用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回味和研究这些名著,感到又是一重山水一重天。下面我围绕“欲望”这一中心词重新解读这两部作品。一、欲望——重新解读作品典型形象这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两个女性:艾玛及查泰来夫人即康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