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沙虹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51-252
塑造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是中国古代小说惯用的创作手法。清代“绍兴师爷”的形象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却现实因素,与小说家们对原本存在于绍兴师爷群体的职业性格、区域文化进行渲染刻画使之成为典型性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典型也成为后世评价“绍兴师爷”时的“标签”,是师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肇始于明,盛行于清的绍兴师爷在我国封建统治社会中活跃了三四百年,绍兴盛产师爷,与它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经济和文化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与绍兴师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爷职业与科举有关,但自清朝才广泛兴起来。师爷的"任务"是"佐官制吏"。师爷既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又有封建社会的陋习。绍兴出师爷,周恩来是师爷世家。他的童年苦难使他对旧的家庭,对封建思想制度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并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身体力行与之彻底决裂。  相似文献   

4.
“绍兴师爷”的注释,见新版《鲁迅全集》(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卷《朝花夕拾·无常》篇.1926年1月30日,陈西滢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致志摩》的信.信中诬蔑鲁迅“有他们贵乡绍兴刑名师爷的脾气”.为此,鲁迅在《无常》中借对故乡“迎神赛会”时“活无常”形象的记述,揭露鞭笞了貌似公正而实是维护旧势力的陈西滢一类的无耻文人.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浙江作家群的规模和影响堪称全国之冠。这一群体集中分布于绍兴、杭嘉湖、宁波、义乌金华等地,其创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印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浙江作家群的崛起得益于三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地域文化的优势,二是由绍兴师爷、宁波帮所构建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优势,三是凭借优越的环境、交通条件所获致的经济的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在唐代诗坛上有一定地位,对当时乃至后世的诗歌创作、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群体代表作品的创作内容、风格、审美特征等方面作出分析,旨在呈现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在中晚唐诗坛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的宁波、绍兴一带,民间常把"乘机索人钱财"称为"敲竹杠"。关于这一说法的来由,有不少说法。其中之一与绍兴师爷有关。 清朝末年,沿海一带贩卖烟土成风,清朝政府在各地设立关卡,严厉查禁。 有个狡猾的云南客商,经常以贩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于云贵与江浙之间。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中国“无形政府之一”的幕府,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产物,几乎伴随封建社会始终,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学术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推动中国幕府文化学术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和绍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主办了绍兴师爷暨中国幕府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于2005年10月14日至16日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举行。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绍兴师爷专指刑名师爷,他们是辅佐明清州县官吏从事诉讼活动的“幕后法官”或司法秘书,他们属不在编的地缘性法律职业人群体,按“公式之刑名”依法办事。他们是专业的法律诉讼人才,其注释的律例、汇编的成案中体现了他们崇尚法律权威、弘扬法治传统、实现社会正义的法治精神。他们在统一适用大清律例、维护清朝正常的司法诉讼活动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把会稽山从历史品牌提升到传奇品牌和灯塔品牌 “会稽山”始创于1743年(清乾隆八年),至今已逾263载春秋,创下了“263年来生产从未间断和263年来经营从未亏损”两大奇迹。得益于绍兴师爷及文人墨客的竞相宣扬,绍兴酒在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会稽山”更是为中国获得一枚金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4,(Z1)
庭院青青,小巷深深。错落的翻轩,列出了小镇的古老;古老的青石板,拼出了老街的沧桑。这,是一个具有着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千年来,在这里酝酿了质朴的民风,孕育了浓厚的人文气息,构筑了灿烂的丝织文化;今天,更是走出了一批批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小师爷”。浙江省绍兴安昌镇中心小学于2001年11月成立了素质教育特色基地———“小师爷文学院”。文学院下设“诗芽亭”、“散文台”、“影评楼”、“剧作阁”、“采风轩”、“杂文榭”等六个分社。从各班招集的文学尖子成为首批学院成员,一个个“小师爷”就这…  相似文献   

12.
陈发奎 《少儿美术》2022,(12):32-33
<正>五年前的某一天,忽然想去绍兴走走,微信知会一声那里的朋友,便欣然成行。一路上,满脑子的人物都曾在绍兴大地上涌现,有鲁迅、蔡元培、徐渭、陆游和王羲之等等,“绍兴师爷”所组成的集团形象,高参们学识过人,铁骨铮铮!就是女人也很硬气,如鉴湖女侠秋瑾……哎呀,打住!要去寻访的朋友,我倒忘记他的形象了?一霎时脑子一片空白,还真的记不起来他的模样了!“叮铃铃”,被访朋友的手机玩得挺转,很细致地为我指路,发了工作室的定位位置。我从住的地方去时,用手机导航,步行前往,绕了一大圈后,手机提醒:“500米后请调头行驶”,方知我这无车人误操作为驾车导航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曾听人讲过周恩来出身于大资本家家庭,时至今日仍有为数不少的人这样认为,那么事实到底怎样呢──在美丽富饶的苏北平原上,镶嵌着一个平凡的古城──淮安。在淮安城的驸马巷(今红光西巷)内,坐落着一户典雅别致的老式住宅,灰色的瓦房显得那样深沉、庄重。那就是高山仰之的“周恩来总理故居”。其实按常规来讲,周恩来的祖籍是浙江绍兴。绍兴自古人杰地灵,素以文人和黄酒著称于世。周恩来的祖父周攀龙正是洗浴了读书人的灵性,靠肚子里的半瓶墨水,晚清时常年在基层衙门当师爷,人称周老夫子。就在他被录用为淮…  相似文献   

14.
对于即将和刚步入社会的“白领”来说,如何立足于当今强者的社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绍兴师爷在佐幕时须掌握真才实学,工作能力过硬;具备良好信誉,洞察处世原则;自尊则人尊之,人格独立自主等成功的处世方法,可以给“白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青藤书屋,因为是徐渭(青藤先生)和陈老莲(洪绶先生)住过的地方而备受关注。徐渭与陈老莲,且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恐怕学美术及研究中国画史的人没有不知的:一个是旷世英才,一个是文人画妙手。绍兴确实是好地方。宋元明清各朝,这里出谋略家(后人称师爷),也出艺术家。最有分量的,当属东晋王羲之,了不得。虽然王羲之出生于山东临沂,但书法经典《兰亭序》是在绍兴完成。后来又出了徐渭这种人,可见文脉长存,风水不一般。  相似文献   

16.
芝华士因为捕获了"中国精英们的情感空间和情感欲望"而大获成功。把会稽山从历史品牌提升到传奇品牌和灯塔品牌"会稽山"始创于1743年(清乾隆八年),至今已逾263载春秋,创下了"263年来生产从未间断和263年来经营从未亏损"两大奇迹。得益于绍兴师爷及文人墨  相似文献   

17.
<正> 从前,有个师爷,作恶多端,人称恶师爷。有一次恶师爷患了牙痛病,去求医问药。医生见他来治病,就说:“你嘴里有一条赤练蛇样的毒虫。一定要捉去这条毒虫牙痛病才会好。”恶师爷不相信,说:“怎么会有这样大的毒虫呢?”医生说:“大倒是不大,但是不能小看了它。它盘踞在牙(衙)门里,吃膏血,吸人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即将和刚步入社会的秘书来说,如何立足于当今强者的社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才识是一个人品德的实践途径,尽心、勤事、立信、不必深求,是处理世态人情的法宝,“自高则人高之,自尊则人尊之”是处世原则。绍兴师爷谦虚待人,善于辞令,精通文笔,灵活通变,他们掌握真才实学,工作能力过硬;具备良好信誉,洞察处世原则;人格独立自主等成功的处世艺术,可以给秘书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红脸和白脸     
有个县官,最怕动脑筋审案子。来了打官司的,他就问人家:“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说这有多可笑呀。有一天,这县官审案审得烦了,就叫师爷陪他去看戏。戏台上有涂红脸的,有涂白脸的,县官又不耐烦地嚷起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师爷就解释说:“老爷,红脸是好人,白脸是坏人。”“原来如此!”县官忽然灵机一动,“那么,师爷,你快帮我写个告示:凡是好人,一律涂成红脸;凡是坏人,一律涂成白脸。这样我审案子的时候就不会搞糊涂啦。”师爷当然不敢不照办。告示刚贴出去,就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帮盗贼到染坊里去抢红颜料了。当时附近的一个戏…  相似文献   

20.
寿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其姓氏来源多种多样。本文探究了绍兴寿氏的源流,并对其历次大的迁徙和分布状况作了梳理,归纳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对绍兴寿氏的渊源作一管窥,无疑有助于探究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