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两者的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融合过程中应注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中国具体实践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从内涵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需要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西学东渐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历史前提,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变革,推进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本土化、中国化的方式对接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维。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变为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及中国理论。西学东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拥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历史背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传播的历史契机。在中西文化视域下,西学东渐则为我国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及内涵提供了正确发展方向,使文化形态、历史背景、内在特质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基本媒介。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寻找并合理利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发挥二者的双向促进作用,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而更好的调整创新。  相似文献   

5.
唐楠 《现代企业教育》2012,(23):223-2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与发展的过程。全文首先探讨了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契合、弘扬、创新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大众话语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同时其实就开始出现了中国化萌芽现象。这种萌芽现象既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进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也表现为一种结果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萌芽过程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梳理这些成果,从中可看出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萌芽过程、状况、特点与规律,其主要目的是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现代化、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视和努力克服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无不体现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优越性([1])。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契机着手,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够完成中国化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以及创新性发展,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文化根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有双面性,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例如宗法等级思想,小农思想等又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是对其进行批判继承的根本依据。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并推进社会进步作为评判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根本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只讲批判不讲继承是对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去思想基础;但继承也只能是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只讲继承不讲批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态度,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封建化、儒家化。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还不能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更不能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适应中国社会需要过程中不断推进与发展、不断丰富与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放思想起到了不可替代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解除思想桎梏、确立并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促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等方面说明了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新启蒙运动可看作中国传统文化所内蕴的生命力的现代表征,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实践要求。新启蒙运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并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新启蒙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就中国文化现代化开展的整体进程而言,新启蒙运动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加强了中国文化精神主体性的挺立,并确立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开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依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铮 《华章》2010,(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时代展开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和谐互动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随着国际化、快速化、全面化的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断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易被中国民众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观点方面有着较多的认同基础,而且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民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展现出来。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庞杂,其发展进步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动态发展的,需要其他民族文化滋养以增强其生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文化认同的基本逻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搬来了西方的全部思想库,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得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受益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亲和力,中国传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人类的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离不开几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互动中形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进路,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中深入探析其学理基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对现代化的艰难求索中使中国革命同马克思主义建立起了本质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了这一联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在对资本现代性的扬弃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逻辑,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拓展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新征程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导向,廓清其可能出现的几种错误倾向,打开其世界视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显著的文化优势。这一文化基础和优势一方面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深度相通和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行的深层历史缘由和制胜文化密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精髓。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优势,推进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对于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引领作用和原创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一个重要目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推进作为研究背景,探讨文化自信在其贯穿过程中的培养和发展,旨在通过探索和分析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传播历程,以期找到在新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文化自信推进的科学路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伴随文化自信,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在近代中国呈并行发展的趋势,两者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赋予中国社会新的文化元素,并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化基因,使之更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有序互动,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内生驱动力,如何更好地实现两者的渗透融合已成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有必要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探讨两者渗透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