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灰色神经网络随机初始化网络的参数在使用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时,经常会出现在进化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值和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使得在预测性能的稳定性上,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BP神经网络、灰色神经网络和PSO优化的灰色神经网络三种预测模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结合而成的灰色神经网络GMBP模型,对图书馆借阅人数进行预测.基本思路是运用灰色GM(1,1)模型所得到的预测值按前两年来预测下一年的组合规律分别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并用对模型进行学习验证.该模型有效地把灰色理论的弱化数据波动性的优点和神经网络非线性特点结合起来,并以科学预测为依据提出图书馆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结合数据预处理和灰色模型(GM)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和算法.该模型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时刻T,通过缩小的样本集建立灰色模型,利用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最终,通过建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预测时刻进行预测.该算法不仅通过数据预处理策略提高了预测精度,而且避免了组合预测模型中权值选择问题.采用上述方法对河南电网负荷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灰色预测原理,以中国总人口为例,进行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提出了中国人口动态模型;以城市的年供电量为例,利用历史数据,并对电力系统各年的日最大负荷的预测建立了基于残差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是一种基于残差CM预测法的改进灰色模型进行优化的组合方法,能够实现在线预测模型参数,最终的预测结果误差可基本控制在3%之内.经过实例计算,基于残差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在对电力系统的日最大负荷进行预测时,与传统的系统理论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计算简捷,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指数平滑预测和离散灰色模型是两类不同特点的预测方法.考虑到单项预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指数平滑预测和离散灰色模型的统计组合预测方法;进一步利用相关系数这一相关性指标确定组合预测模型的权系数;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分析了统计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并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市公路货运量的历史数据为例,分别采用灰色模型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公路货运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有效度理论,构建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并对两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作为最终预测值,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公路货运量预测中的有效性。文中还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对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增加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结合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构建一种合理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按相对值的方法进行状态划分,先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再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并将由此建立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运用于1997~2005年衡阳地区畜禽粪便数据来预测2006年畜禽粪便量.结果表明,这种模型的预测精度高达98.455 4%,明显优于单独使用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串联组合模型的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矿井涌水量实测值建立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串联组合的预测模型,即利用不同灰色模型预测值训练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提高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精度,先后建立了GM(1,1)、二次参数拟合GM(1,1)模型,将其与BP神经网络模型串联形成最终预测模型,以淮南矿区潘三矿西翼矿井涌水量预测为例,结果说明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预测方法.建立不同维的常规GM(1,1)模型群,根据不同维预测模型的模拟相对误差,优选出基础GM(1,1)模型并建立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预测.该方法能够有效融合新信息,弥补常规GM(1,1)模型的不足,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理论和马尔科夫理论,建立传统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传统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初始预测值的构造存在的一定误差进行改进,并用改进后的新模型计算全国碳排放量,然后将全国碳排放量预测结果与传统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进行对比;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挣得进度的工期预测模型能支持对工程工期的预测,但预测模型都是建立在已发生的工程的挣得进度的基础上,对工程工期的预测不仅是静态的,而且在工程早期阶段,预测的精度不高.本研究基于挣得进度概念,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Verhulst全信息预测模型与新陈代谢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工期的动态预测.利用三个实际的工程项目的数据,用所建模型对工程工期进行对比仿真预测,然后与挣得进度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挣得进度的灰色新陈代谢模型不仅实现了对项目工期的动态预测,而且预测精度比其它两种模型都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增强其对多变天气的适应能力,提出了采用基于天气预报的灰色关联相似日样本选取与混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相似日选取以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为依据,采用晴天理论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污染指数、云量、湿度4个变量,通过灰色关联选出与预测日较为接近的历史数据构成样本子集.建立混合神经网络,对选出的样本子集进行天气要素扩充并训练模型,代入预测日特征向量完成预测.为检验该模型的精确性和鲁棒性,通过实例与常见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对比,显示了新模型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人口迁移预测模型是深入研究人口迁移行为的基础。现有迁移预测模型大多集中在单模型、单变量预测上,不能描述人口迁移行为的合力效应。提出了一个新的人口迁移预测模型——GRBF,该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灰色模型和RBF模型。灰色模型构建于人口迁移的影响指标之上,为GRBF提供充分时间维度指标信息;RBF模型则接收灰色模型的输出,计算人口迁移量的预测值。实例分析证明,GRBF支持人口迁移量预测,提供对预测数据的误差分析,能够有效预测人口迁移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设备故障预测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特点,为提高故障间隔时间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在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基础上,建立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GM(1,1)的组合模型,实现了对设备故障间隔时间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由24.16%降到3.24%,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利用统计资料,建立了天然气产量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合格,经比较该模型预测精度优于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在房地产价格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房地产营销过程中,价格变化随机性的特点,将灰色GM(1,1)预测与马尔柯夫预测有机结合,构成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对未来某一时段的房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灰色系统理论在房地产价格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应用灰色预测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的过程及求解方法,并以2001--2006年江苏省的平均房地产价格为统计资料,运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1995~2009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在三个单一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各个预测模型的优缺点,通过使组合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确定各单一预测方法的权重系数,得到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最后对几种预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得出组合预测效果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19.
物流吞吐量在城市物流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物流吞吐量预测,通常采用类比法、外推法和因果分析法等,但用这些方法预测的结果精确度均较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货运吞吐量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从对空港物流吞吐量的预测结果来看,与历史实际值拟合性非常好,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利用该模型对空港物流吞吐量进行了中期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电池荷电状态(SOC)预测精度,将粒子优化算法(PSO)引入到支持向量机(SVM)中,建立了PSO-SVM电动车铅酸蓄电池SOC预测模型,模型输入量为电池的电压和电流,输出量为SOC。采用PSO算法对SVM的惩罚因子C和径向基函数宽度σ寻优,降低了SVM参数取值的盲目性,提高了预测精度。设计了铅酸蓄电池数据智能采集系统,并进行了实际运行车辆电池数据采集。在advisor2002软件中获取的电池数据和实际车辆电池运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PSO-SVM预测模型相对传统的BP、RBF和SVM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和推广能力,满足了"SOC估算精度小于5%"的要求,从而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