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骨》讲述了华裔一家在美国唐人街生活的故事。家中二女儿安娜的自杀引发了小说的叙事者蕾拉对整个家族历史的回忆,展现了华裔移民在美国生存所面临的双重文化带来的困境与压力。经过痛苦、挣扎、迷茫之后,蕾拉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成功的通过构建文化"第三空间"来确立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本论文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来分析蕾拉通过构建文化"第三空间"来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海外文坛     
<正>英国百利女性小说奖长名单出炉201 4年百利女性小说奖长名单日前揭晓,其中包括四位英国作家,七位美国作家,以及九名来自爱尔兰、加拿大和尼日利亚等国的作家,知名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唐娜·塔特、埃莉诺·卡顿榜上有名。百利女性小说奖创建于1996年,原称橘子文学奖,是英国为推动女性写作设立的一项年度文学奖,专门颁发给世界范围内用英语创作的女性作家。评委会主席海伦·弗雷泽称此次入围作品"读来引人入胜、充满智慧而又给人惊喜连连"。这其中既包括  相似文献   

3.
"逃离"是当代女性小说的主题之一。它不仅被写成觉悟了的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宿命,更是当代女性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写作姿态;在"解构———建构"的过程中,寻觅和重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天堂>不仅在小说的主题上展现了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了当代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为冲破"叙事困境"所做的努力.尽管距离黑人女性理想的生存天堂和黑人女作家向往的自由书写天堂还很遥远,但莫里森通过各种文学技巧的娴熟运用,突破黑人女性无以言说的境地,呼唤黑人女性将支离破碎的声音变为齐声呐喊.  相似文献   

5.
埃德加·爱伦·坡,美国19世纪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其代表小说《黑猫》利用人物的无声对话、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布局为读者制造出一部恐怖的典型哥特式小说。本文旨在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探索作品恐怖色彩的背后,作家如何为自己找到了"熵减"的方式,同时也为当代读者提供了挑战孤独的生命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第二部小说《秀拉》中探讨了美国黑人女性所面临的因境:一方面作为个体,黑人女性渴望超越种族局限获得真正的个体自由;可另一方面作为黑人女性,她们在探求自由的旅途上却面临更多的阻力。《秀拉》通过对同名主人公秀拉命运的关注,为黑人女性摆脱因境提出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在黑人族群中找到发展自我的空间,从而储备力量,为争取更大的自由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李华 《文教资料》2015,(4):11-12
英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关注了父权制度下女性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复杂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双面胶》和《蜗居》的热播,华裔女作家六六的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关注,对现代知识女性在都市中的生存状态与所面临困境的展现成为了其小说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六六小说中对于女性命运的描写和表达,也体现了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介入力量,反映作家对当代知识女性群体认知上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观念,这种无意识的心理通过作家的创作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是其《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大多对小说中老葛朗台的形象进行了详细剖析,却忽视了对小说中的女性悲剧色彩进行剖析。这是对《欧也妮·葛朗台》的一种选择性误读。在小说中,欧也妮·葛朗台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同样在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欧也妮·葛朗台的悲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洲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长篇小说《荒原蚁丘》自诞生之日便备受好评,尤其是作家精心塑造的女主角比阿特丽斯更被认为是阿契贝为女性代言,指出女性作为国家独立的新希望的颠覆性角色。本文拟借用黑格尔自我意识产生过程中的主奴关系理论及伊里加蕾的主体话语概念,分析小说中有关女性的表述,借此说明阿契贝貌似颠覆的描述——把女性从地狱捧到天堂——实则反映的则是其男性思维主导下否定的女性观,改变的只是压迫的形式,其本质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南北战争小说解构了传统战争小说中女性缺失或女性形象塑造的固化模式,女性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被重新挖掘,并被赋予了面向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治愈性力量。近十年的内战小说中,女性形象更具颠覆性,拥有了改变旧有社会秩序、重构政治格局的力量。当代美国内战小说塑造出差异化、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创作主体有女性作家,也有男性作家,反映出在后现代女性观的深刻和广泛影响下,美国精英文化阶层对女性社会分工、社会角色嬗变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并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了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2.
建立美丽的家园——《紫颜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紫颜色>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作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紫颜色>,通过对小说女性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表达了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美丽家园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海外文坛     
英国百利女性小说奖长名单出炉201 4年百利女性小说奖长名单日前揭晓,其中包括四位英国作家,七位美国作家,以及九名来自爱尔兰、加拿大和尼日利亚等国的作家,知名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唐娜·塔特、埃莉诺·卡顿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4.
正苏童是当代小说界的瞩目人物,他的小说以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先锋化的写作姿态,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但最为令人惊叹的是他对于女性异乎寻常的关注和想象,苏童从女性的视角,用女人的心理去写女人,通过对女性世界、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理的描摹,在小说里汇聚了许多文学作品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身处男性中心文化中的女性,被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在其科幻小说《播种者的寓言》中展现了生活在"恶托邦"世界里的少数族裔美国人,尤其是非裔美国人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小说揭示了导致少数族裔美国人遭受"环境非正义"现象的根本原因,即美国社会无所不在的种种社会非正义。在小说中,社会非正义现象突出表现在男权制下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以及白人对少数族裔美国人持续的种族歧视与压迫。在表现手法上,作家通过灵活运用新奴隶叙述体裁,巧妙应用劝导式叙述模式以及精心设计隐喻等艺术手段使"环境正义"主题得到彰显。通过"环境正义"主题的书写,小说反映了作家对少数族裔美国人,尤其是非裔美国人生存现状的担忧,也体现了作家对建立环境正义社会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于春荣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3-24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赞誉赫斯顿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沃克的著名小说《紫色》被誉为黑人女性主义的杰作。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进行阐述,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回归分析了黑人女性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理査德·鲍尔斯的小说《奥菲奥》形式恢弘、话语独特、结构精巧、意义深远。作家通过在叙事情节结构方面对"奥菲奥"神话原型的巧妙运用,让主人公——当代"奥菲奥"——在遭遇卡夫卡式的危难后不断"回头",重新思考自我追寻之历程以及"后9·11"时代个人与社会的生存之路,并对社会变迁、科技发展、人性变异发出了自己的灵魂拷问。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梦及苦难叙事,展示给读者以纯净、明朗、哀而不伤的艺术世界。作为当代女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她的小说以女性本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和女性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下面的世界》是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女王凯特·肯尼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通过一个寻常百姓的家庭故事,刻画出当代澳大利亚中年女性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挫折与烦恼。本文主要介绍了小说的主题,并从三个主要人物的视角分析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新生代的女性作家,凯特·肯尼迪从平凡的生活着手,探索后女权运动时代女性真正的需求,试图把女权运动由空想带入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