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初中生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的不同水平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白云区三所初中三个年级共1600名学生,以自编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社会支持评定表(SSRS)和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LEC)为研究工具,对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初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接近中等倦怠水平,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的得分都比较居中;②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呈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习倦怠的各维度及总体上都存在显著差异;③学习倦怠与生活压力事件呈正显著相关,生活压力事件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初中生在学习倦怠的各维度(除了低成就感外)及学习倦怠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初中生感受到的生活压力事件越多、社会支持越低,其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关量表对我校377名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而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在性别上,女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男生,男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但在成就感方面,男生高于女生;在学科上,理科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略高于文科学生,而文科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在年级上,大一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回归分析表明,情感承诺是我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和性别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35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发现中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低效能感和生理耗竭因子得分偏高;师生疏离因子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师生疏离程度高于女生;初一到高三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水平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高二在6个年级中倦怠水平最高;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一、初二与高中各年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年级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中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学习倦怠水平随年级的增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显著,年级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和年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学习倦怠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按强度和预测程度看依次为:个人及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学习倦怠理论的研究,运用测量法和访谈法就天津城市建设学院10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及专业类型上均存在差异性;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个人及人际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以211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被试,探究学前教育专业成人本科生学习倦怠情况,以及成教生和普教生在学习倦怠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总体学习倦怠情况处于中等水平;成教生的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均高于普教生,其中学习倦怠总分及学业疏离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学习倦怠水平显著低于大一到大三。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压力释放方式问卷》对3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压力释放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学生总体上存在学习倦怠,突出表现为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学习倦怠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总体上偏向于采用内部释放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压力释放方式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压力释放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经回归分析发现压力释放方式对学习倦怠具有良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285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状况及关系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一般,而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有显著负相关;情感承诺是其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可以通过赋予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消除其学习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倦怠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路,采用《SCL-90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丽水学院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被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年级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学习倦怠总分及行为不当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小学生学校适应和学习倦怠的关系,随机抽取山东省枣庄市两所小学四五六年级共3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女生的人际适应显著好于男生,男女生在学校适应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四五年级学生学校适应显著好于六年级,四五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四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四六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适应及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存在非常显著的中等程度负相关;学校适应能够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建议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学校适应能力,从而改善其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1.
学习倦怠已成校园中不容忽视之问题。通过对多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学生实证调查,本文对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工科生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学生,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专业承诺、社会支持以及个人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而这三者之间又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界定了学习倦怠的概念,梳理了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结构测量与影响因素研究状况、国内关于不同类别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状况。我们认为今后在四个因方面应引起研究者所重视。一是将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学习成绩进行多因素交互分析学生学习倦怠状况;二是探究内、外源性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三是提出有针对性缓解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的对策;四是编制出结构合理、信效度高、针对性强的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相似文献   

13.
学习倦怠已成校园中不容忽视之问题。通过对多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学生实证调查,本文对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工科生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学生,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专业承诺、社会支持以及个人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而这三者之间又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学习倦怠,提高学习质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SPSS240.软件,从人口学变量因素(性别、专业、年级、家庭所在地)对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倦怠状况较为严重,男性学员比女性学员学习倦怠程度更高;三年级和二年级学习倦怠程度较一年级高;护理、药学专业学员的学习倦怠最高,其次是文科,理工科最低;郊区、县城及外地学员的学习倦怠情况较市区的学员学习倦怠情况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5.
师范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倦怠是一种持续的、负性的、学习相关的状态。采用问卷法对415名师范大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师范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男生在总体学习倦怠、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上显著高于女生;理科学生的行为不当显著低于术科学生,但其成就感低显著高于文科和术科学生;不同专业学生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支持在社会支持中是当前师范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水平总体上不高,约20%的学生处于中高度倦怠状态,其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倦怠表现最为突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倦怠程度呈现以下特点:男生高于女生;二年级学生高于一年级学生;成绩差生高于成绩好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通过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究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和专业适应性的关系,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287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承诺的年级差异显著,其中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学习倦怠中行为不当存在显著的年级与生源地差异,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专业承诺与专业适应性呈正相关,专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使用杨丽娴、连榕(2004)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468名师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师专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程度.男生的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及行为不当显著高于女生;相对于三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表现出学习倦怠、行为不当及成就感低;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城镇生源的学生要比农村生源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及行为不当.  相似文献   

19.
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对学习倦怠除直接影响外,《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522名高职学生调查发现个人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预测力最还通过个人因素对学习倦怠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33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并得出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超过60分);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压力、社会支持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