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期刊数字化的定位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数字化包括信息采编过程的数字化、期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产品的数字化、产品的数字化销售与服务、数字产品的利用等.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期刊的定位不同,其数字化的定位策略也不同.学术类期刊的数字化流程重前期轻后期,其数字化产品与利用的定位依赖海量数字资源库较重,而其营销定位则重社会效益,衍生产品或服务形式较少;相反,科普类期刊的数字化流程重后期利用,轻前期采编,其数字化产品与利用方面,重经济效益而衍生产品或服务形式较多.技术类期刊的数字化定位则介于两者之间.不管其近期目标如何,编辑出版流程数字化的长远目标都是重构数字化的编辑流程、构建全流程的数字化出版平台,以达到一次编辑、多次使用、多种产品的复合出版目的,实现双效期刊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 按照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的要求,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对全省130种科技期刊进行了第2次分级管理体制评定工作。评出优秀期刊48种,良好期刊59种,合格期刊20种。6月16日在济南舜耕山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对优秀期刊颁奖,省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过科技期刊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山东省科技期刊从建国初期的十几种,发展到现在的130余种。其中学术类65种、技术类44种、综合类14种、科普类7种。年发行量2314万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科技期刊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为五个阶段回顾了我国科技期刊建国以来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每一阶段,分别介绍了学术类、技术类、指导类、检索类、科普类期刊发展状况.对全译本期刊、高校自然科学版学报、外文版本特殊类型期刊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各阶段分为两部分介绍,一是出台的管理政策和法规,其保证了科技期刊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期刊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各类期刊不同阶段的数量、功能、发挥的作用.最后在描绘我国科技期刊现状的前提下,对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繁荣,充满信心地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农业技术类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类期刊数量众多,发展迅速,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评价期刊不仅能够为读者、图书馆人员的选择提供依据,还可以引导期刊的办刊方向。目前已有的评价体系和研究多是针对学术类期刊,而针对技术类期刊的评价,特别是专门针对农业技术类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较少。本研究借鉴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从内容、形式、推广三个方面入手,选择了18个指标来衡量农业技术类期刊,不同的指标给予了不同的权重,最后还建立了农业技术类期刊评价方程。  相似文献   

5.
优化学术类期刊栏目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目前学术类期刊栏目设置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拓展优化栏目设置的重要性,通过与技术类期刊栏目设置的比较,指出学术类期刊栏目设置的特点,以及栏目构建、优化的依据和基本思路,分析了栏目命名的原则和种类.根据栏目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将栏目分为主栏和配套栏;根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将栏目分为常设栏目和动态栏目.并阐述了这些栏目的特点、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学术类期刊栏目设置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科技期刊分为一级期刊,二级期刊,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从来没有把我国科技期刊(社科美期刊也一样)划分为一级,二级。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没有划分期刊等级的规定。科技期刊只分类,没有分级,通常按报道性质可分为学术类、技术类、检索类、科普类和管理类五大类。为便于管理,国家科委将科技期刊按管理范围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及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称为全国性期刊,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主办的期刊称为地方性期刊。因此有人把全国性期刊定为一级,地方性期刊定为二级,这是不科学的。期刊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作者的文章质量及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科技期刊的发展和学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新中国水利科技期刊发展历程,总结其出版现状、特点和学术影响.老刊多属领军期刊,新刊突出学科、地区和栏目特色.印刷版水利科技期刊和网络传播被阅读和引用指标数值随时间增长,占总数1/3多的期刊被国内外主要期刊检索数据库收录,发挥了较大的学术影响.技术类期刊学术影响不及学术类期刊.文中并提出了水利科技期刊未来总体发展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升技术类期刊在行业、企业创新中的服务功能。【方法】通过浙江省技术类期刊的发展和浙江省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的结合,思考和探索了对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融合协同、提升技术类期刊的服务功能的途径。【结果】提出了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融合的途径和对策,包括寻求协办单位、协同开展期刊多元化经营、依托学会平台开展协同创新等,并提出了技术类期刊参与行业创新平台的自身建设对策。【结论】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协同融合是一种双赢,值得理论探索和试点实践。  相似文献   

9.
学术类期刊应对WTO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分析了学术类期刊面对WTO的两种错误认识;指出学术类期刊应对自身作正确定位,认清自己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从逐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勿实加强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制定期刊的精品化战略和形成期刊的学术特色四个方面来制定期刊生存和发展策略;认为即使在WTO背景下,学术类期刊也仍要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地位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评价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简述和分析我国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指出现有科技期刊评估方法及评价指标的不足:针对学术类与技术类期刊各自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二次分类”的建议,并引入了“下载量”这一网络环境下新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自我效能感对于网络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网络学习效能感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Wiki-IC是信息共享空间(IC)的Wiki化,是在虚拟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文章以Wiki为应用平台,在分析Wiki知识构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Wiki-IC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最后对Wiki-IC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的界面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产有效性理论和界面管理理论,对界面有效性进行了界定,指出界面有效性的本质是界面和谐。以此为基础,运用和谐理论的和谐分析矩阵建立了界面有效性的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李捷 《中国软科学》2004,(10):135-139
本文试图通过建立需要的相关数学模型,对需要满足、需要关心和外部环境制约等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对于组织成员的需要进行认识和引导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