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和王跃文是湘西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他们的小说《边城》和《漫水》,分别是现代乡土小说和当代乡土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边城》和《漫水》同以地域命名,同以诗意的语言进行表述,通过书写小人物的命运来展现一方山水的风土人情。在写法上,王跃文继承了沈从文"乐园——失乐园——重建乐园"的桃源模式,以及"诗意追求——人性书写——重筑民族品格"的叙事策略,又在写作立场、写作视域、情感态度上有新的超越。考虑到这两篇小说的特点,以比较的方式对它们进行表述,更能见出现代乡土小说与当代乡土小说从主题到写法上的联系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森小说中有着比较鲜明的海南本土文化色彩,构成了其海南元素。他的小说中的这些海南元素具有比较浓厚的生活亲历感。这使得他的小说对海南本土文化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一般的乡土叙事所有的旁观者的冷静,成为叙事的血肉。但是,作为一个初入道的作家,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的审美反现代性和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成规还是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林森小说中有着比较鲜明的海南本土文化色彩,构成了其海南元素。他的小说中的这些海南元素具有比较浓厚的生活亲历感。这使得他的小说对海南本土文化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一般的乡土叙事所有的旁观者的冷静,成为叙事的血肉。但是,作为一个初入道的作家,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的审美反现代性和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成规还是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曹文轩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以美丽的油麻地为故事背景,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小说作为他的"家园情结"的载体,表现出漂泊与放逐的强烈力量。从意象上看,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很多都是家园类意象;从人物上看,曹文轩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眷恋家园的人物;在叙事上,曹文轩多采用环形叙事的策略;在情感上,曹文轩对油麻地的丑恶有着温情的包容。总之,曹文轩对家园的回望乃是一种理性的、温暖的回望,正是有了这种温暖与理性,使曹文轩的小说哀而不伤,带着"甜美的忧郁"。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推进所带来的城乡关系的巨变,乡土文学在面临着挑战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或元素。面对社会的转型,作家田耳将个人体验和乡土想象融入进乡土写作之中,这使得其乡土小说叙事既呈现出70后一代乡土写作的常态性特征和地域特征,又保持着个体独立性。他着重描述日常生活和小人物命运,建构介于城乡之间的"佴城"空间并吸纳巫楚文化。他以慈悲、平等的心态书写城与乡、现代与传统、科学与古老习俗的碰撞故事,为一切看似荒谬却古老神秘的乡土文化留下了地盘。这也给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化发展中衍生的人类精神困境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德本加是藏族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他的小说蕴含着极深的哲思,是对藏民族灵魂的真实触摸。《枯叶》作为他小说集中一篇独具特色的小说,蕴含着多重意象。文中笔者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其小说的叙事特征以及"枯叶"的意象进行解读,通过叙事艺术和意象的阐释,藏民族最本真的文化内涵得到凸显。并透过主人公悲惨命运,来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寻求人生的积极突围和民族的出路进行思索,在思考中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小说文体以叙事见长,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在关注小说写什么的同时,更关注小说是怎么写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尝试从叙事节奏、叙事视角和风雪意象的意象叙事等层面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教学解读,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林冲的心理、命运和小说主题,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冰心小说以其意象化、散文化、作者角色化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貌,为小说“形式革命”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成冰心小说叙事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基督教文化的熏染,使冰心青睐于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的叙事元素、影响了其小说的话语形式;传统文化的浸润,使冰心以诗的笔法改造小说;“向内转”文学潮流的影响,使冰心小说趋向心理化、情绪化,情节淡化。  相似文献   

9.
苏炜长篇小说超越了先前"知青文学"创作,原因在于小说叙事艺术方面难能可贵的创新:1."听故事/讲故事"和"大故事/小故事"叙事模式;2.通过人物的"偶然性"命运反思理想、爱情、价值、坚守、背叛、有无、得失、虚妄、世俗等价值问题;3.在异域环境中表现小说主题,并描绘出一个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以农民工为题材的小说叙事深受“二项对立”思维、乡土情思和“他主性”思维这些文化原型的影响和制约。“二项对立”思维将其简化为功利性强烈的狭窄的伦理叙事,而乡土情结和“他主性”思维使其在整体上呈现徘徊不前的态势,从而抑制了它们的叙述和想象空间,致使农民工小说叙事与丰富多样、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现实生活相比显得颇为平淡和单薄,影响了它们的艺术开掘能力,没有能够很好承担起社会转型期文学叙事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无名的裘德>中意象和对比及其在叙事过程中的相互回应,一方面理性而含蓄地赋予小说中的事件、人物及其价值观以象征性的评判,使小说的逻辑叙事更加密集,小说层次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所有这些意象、对比的象征性运用,同时表达了哈代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即上帝或操纵宇宙的力量对人及其命运的漠视以及现代社会的躁动性.  相似文献   

12.
惠州被誉为“中国小小说之乡”,在小小说领域取得了不少傲人的成就,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惠州小小说现象”。惠州地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文化交接处,其小小说创作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在意象与叙事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岭南”元素。惠州小小说的“岭南”意象展现了岭南的自然风貌、社会风貌与人文风貌,其叙事过程的“岭南”元素亦呈现了岭南质朴温和、关注人性和晓畅活泼的特点,从中可以窥见惠州小小说的特点与成就。  相似文献   

13.
《钟情丽集》、《贾云华还魂记》等中篇传奇小说的叙事模式建构,在叙事风格上,受话本小说创作和以诗文为文学正宗思想的影响,形成"以文缀诗"的特点,而这些诗文在小说中承担了实现情感沟通、调节叙事节律和形成意象叙事的功用;在故事模式方面,完成了"才子佳人"婚爱故事模式人物形象的定型和情节设置的定型。这些特点对后来的言情类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区别于现实主义"细节描写"的意象化叙述是张爱玲小说的最大特点,也是她能够创造出前现代/现代中国参差形态的主要途径.当代作家毕飞宇从时间意象化、空间意象化、人物命运意象化等诸方面承续和发展了张爱玲小说叙事的想象力和形式感.和张爱玲"物化苍凉"的生命悲剧性体认不同的是,毕飞宇在"物化伤害"的过程中更多出了几分"现代"的焦虑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玻璃船》是韩国女性作家全镜潾创作的一部介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小说,讲述主人公金恩玲、文友庆、李振之间的情感纠葛,意象鲜明。小说借植物意象群表征人物的"自缚"特性,营造"星"意境作为命运"沉沦"走向之隐喻,采取意象复现策略凸显主题悲情状态,充分展示意象的叙事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腔>的出版,显示了贾平凹在小说艺术上求新求变不断创新的精神.小说原生态式的写实手法,以秦腔为意象的象征性和以人物张引生所具有的灵异特征构成的传奇性,使这部小说有了审美上的新看点.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18.
小说的叙事艺术包括宏观结构中的脉络和主线,以及微观结构中的插曲、意象和道具等诸多元素。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综合使用了这些叙事元素,小说以主人公南昌的精神成长为主线,以小市民阿明的故事为插曲,以“光”为意象,以“书”为道具,使得全篇结构浑融契合,细致绵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学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乔伊斯被推崇为现代派的艺术大师,他对人类意识领域的挖掘使其小说具有内倾化的特质,在丰富多变的叙事形式中探问个体心理世界的隐秘。而艰深晦涩的语言风格更使其小说具有先锋性的底色,起到了引领一时风气之先的作用。从流动不居的意识流技法、意味深厚的象征意象以及陌生化的语言风格三个角度出发,探寻詹姆斯·乔伊斯小说叙事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台静农是早期乡土小说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乡土小说善于营造死亡意象。本文就台静农小说中死亡意象的表现和台静农为何专注此种意象的营造,进行探求与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