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没有开始向川农报投稿以前,我就喜欢琢磨川农报上的新闻标题,觉得很活,能引起人的阅读欲望,经常自己再作个标题以作比较。开始给川农报投稿后,通过见报稿标题和自己所取标题相对照,更觉获益匪浅。有几点体会,兹录于后。   一、标题要“实”但忌“死”。 1999年 8月 25日一版见报稿《江油巧打养猪“阵地战”》写的是江油市作为川北重要的仔猪生猪集散地如何确保农户稳定母猪存栏数和仔猪外销量,最初我起的标题是《品种改良 服务跟进 江油巧打养猪“阵地战”》,标题内容是面面俱到了,但太过“实”反而显得死板。见报稿去掉肩…  相似文献   

2.
高明的作者都知道,好的新闻标题,是海水结晶的盐,是花粉酿成的蜜,它是编辑记者对于新闻内容分析、思考、浓缩、升华后的产物。标题制作确实是一门艺术,老新闻工作者张友鸾曾把标题技术分为"技"和"巧",他认为"技"可以传  相似文献   

3.
趣味性新闻标题制作方式很多,主要有十式: 一曰移花接木。这是通过语义位移的修辞方式来表现的。“笑里藏刀”未必引起人注意,而叫《哭里藏刀》,就能产生一个悬念,在修辞学上叫“语义位移”。《光明日报》曾发表过一条新闻,标题是《似乎耸人听闻,实非无中生有——“五分钱”修理“美国”》。原来是里根政府苦于财政赤字,不得不用从每加伦汽油费中增税五美分钱的办法,来修理美国的公路。“五美分”代替公路费用,“美国”代替公路。标题巧置悬念,吸引力强,趣味性浓。二曰以奇显正。这种标题的表达方式,表面上看似  相似文献   

4.
1986年我开始学写新闻稿件,通过刻苦地练笔,写作能力逐渐提高,有了一些粗浅体会。一、精制标题。精采的标题能立即吸引住编辑、读者,所以,我对每篇文章的标题制作都力求新、奇、巧。《闽东报》去年在“经济杂谈”专栏采用我写的《“黑心秤”该寿终正寝了》,《中国汽车报》去年在“司机之友”专栏采用我写的《“护车符”岂能保平安》,这两文的标题编辑都未改动。这都是我吃透新闻事实,找准主题,精心做标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制作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标题最需要出彩,它是文章的第一个亮点。新闻评论标题更是忌平、忌俗。“从……谈起”、“由……想到的”这样的标题是够平易近人,但读后给人留不下什么。好的标题或者新奇,如《当面我的妈,背后他妈的》、《美苏开始跳探戈舞了吗?》;或者警醒.如《浪费也是犯罪》、《谨防“精神贿赂”》;或者意蕴绵长,如《在战争与和平的翘翘板上》。新闻评论标题要出采,不妨借鉴一下杂文标题制作。要大胆创新,不固旧观,注意运用谐音、夸张、仿同等修辞格。当然,标题重“巧”,…  相似文献   

6.
一家报纸曾有一个这样的标题:《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几十年后,这一标题至今有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巧拈妙连,新奇别致,既准确地概括了新闻事实,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又称之为“顾名”标题,它其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正题的顾名。这种标题不用副题,干脆利索,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李发财发财以后》(辽宁日报1984.4.7),这是在人名“发财”之后接着出现“发财”二字的。《廖名庭,庭院经济扬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伴我度过休闲时光最多的,总是放在案头的那一摞《新闻爱好者》。1998年认识《新闻爱好者》至今,她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暇闲之余,我特别喜欢到“通讯员园地”中畅游,从中汲取新闻写作的营养。《巧找素材》、《琐言琐事好新闻》教我学会新闻写作的素材收集与整理;《等来由头好作文》、《巧选角度写好稿》、《打开思路的ABCDE》送给我开启新闻写作思路的金钥匙;看了《一篇通讯拟了80个标题》一文,让我懂得“标题新颖、文章升华”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多上稿、标题请制好”。几年来,经过这位不开口老师的指点,我的业…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上曾有一篇报道河南省光山县积极植树造林的消息,标题是《光山县大治光山》(1979年2月7日),很显然,题中的后一个“光山”,就不是指光山县了,而是指光秃秃的山。这一标题,巧借地名,衍化奇妙,别致形象,令人称绝。又如,《快乐有余乐余乡》(新华日报1985年2月2日),报道的是江苏沙洲县乐余乡人民的多彩生活。题中的“快乐有余”四字中,嵌入了这个乡的名称“乐余”两字,不仅准确地点出了新闻内容,而且含蓄贴切,引人入胜。这类借地名或单位名衍化的标题还有:《逐鹿中原——记中原油田的开发和建设》(人民日报1983年7月6日),《新风厂里说新风——本溪新风机械厂纪事》(《辽宁工人》1982年1期),《喜看昔阳今胜昔》(《半月谈》1986年第20期),《百花村里百花  相似文献   

9.
文章标题如何出新,活用成语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成语活用作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巧改一字,意义出新。如《不耻下卖》(人民日报80.11.24),就是将“不耻下问”改了一个字,提出要多销商品,须到处摆摊设点,以至串巷叫卖,有不耻下卖的行动。又如一篇报道沈阳薄板厂厂长刘相荣改革受阻,仍顶着困难上的文章,标题叫《骑虎不下》(经济日报86.9.30)就是根据“骑虎难下”改的。还有如《曲高和众》(今晚报86.8.25)、《望瓜止渴》(辽宁日报86.9.21)等,这些根据成语改动一字的标题,别具新意,令人回味。二、改动二字,翻新生趣。如《“买椟扔  相似文献   

10.
《找个烟头不容易》(载华北石油报2002.9.25)这篇新闻,在某些人看来,或许从标题到内文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称许。但是,我恰恰喜欢它从“寻常”中显得“非常”的写作特点。首先,它能巧选角度。反映安全生产的稿件,诸如采  相似文献   

11.
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要写好标题,首先要抓住文章的本质,从文章的内容里寻找让人过目难忘的标题来。下面是笔者作题的一点心得。写出“视觉”。笔者写过一篇反映一座深山变电站里职工生活的稿件,我认真推敲后,取名《深山安居乐业图》,被《中国电力报》采用。写出“嗅觉”。我觉得我们家乡的一种风味食品——熏肉很有意思,遂写一稿,仔细琢磨后,写出《大别熏肉喷喷香》,后被《中国食品报》刊登。写出“感受”。在城市里呆久了,总觉得少点什  相似文献   

12.
消息是报纸最常用的新闻体裁,也是读者最关注、最容易阅读的版面内容。消息的传播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大小及是否醒目,标题思想是否重要、鲜明,标题语言是否生动,标题内容是否吸引人等。因而,把消息标题做实、做精、做巧、做得生动形象,对记者来说是必要的基本功,对报纸来说是关键的“重头戏”。在此,笔者根据自身实践简单谈一下如何雕琢消息标题,并以《吉林石油报》的一些消息标题为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庄子·列御寇》载有一则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说姓朱的这家伙花三年光景拜师学屠龙之技,把家产……  相似文献   

14.
消息的传播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标题大小是否醒目、标题思想是否重要鲜明、标题语言是否生动引人等。因而,把消息标题做实、做精、做巧、做得生动形象,对编辑来说是必需的基本功,对报纸来说是关键的“重头戏”。那么,报纸版面上的消息标题究竟应当标出什么?  相似文献   

15.
邓拓同志生前曾诙谐地说过:“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可见制作好标题何等不易,何等重要。诗人即兴赋诗,散文作家见景抒情,理论家借题发挥,拟题可作“无题”“一游”“之我见”之类,然而新闻标题却要从当前形势任务出发,一目了然地标明新闻价值。制作标题中又有借名发挥的标题,借名之巧,发挥之精,可使新闻有一双传神、富有魅力的“眼睛”——好标题。读者则可在一瞥之间,砰然动心,非要通读全篇不可。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三昧》编辑部:本刊2002年第10期里面,有多篇文章的标题使用了引号。如第9页《“树荫”,还是“树阴”?》一文。文章里就“荫”与“阴”在正确的使用上,进行了甄别。由此而想,原来的标题,若改为《树“荫”,还是树“阴”?》才更符合文章的中心题义。还有第31页  相似文献   

17.
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过:“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大巧之朴”历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湖北电视台的纪录片《船工》,正是袁枚笔下“巧”与“朴”的一次较为完美和深层的对接与融合。一、人物和事件选择的“巧”与“朴”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03年的全国报刊治理,晚报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读者对晚报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新闻,也随之提出更高要求。时下,有人把标题———晚报经济新闻的“眼睛”形容为:“铁一般硬梆梆,水一般平淡淡,雪一般冷冰冰。”此话虽带片面性,但晚报经济新闻标题大多数叙述冗长,语言干瘪、数字堆砌、结构老化等现象确实存在。文章难写,标题难作。晚报编辑望经济新闻而兴叹。如何制作好经济新闻呢?笔者结合在三峡晚报社的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选用大白话、俏皮话、老实话,使读者感到亲切这种标题,雅俗共赏,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常常装点着较为重大的主题。请看《三峡晚报》制作的标题:《生意经弃“洋”归“土”锅碗瓢重坐“正席”》、《三百多名“泥瓦匠”成了“小秀才”》、《舍得金弹子打下“巧凤凰”———宜昌机床集团“科技型经销员”身手不凡》、《骑着毛驴儿想着开汽车》、《甘为“铁妹子”做“嫁衣”的好小伙》、《“思念”雪糕怎让人思念?》。这些标题是“从活人的嘴上搬到纸上来”的,简洁有力,叫人爱听爱看,过目不忘。经济新闻标题不仅要“短些,短些,再短些”,还要“软些,软些,再软些”。晚报经济新闻出现“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作...  相似文献   

19.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新闻业务方面的一本新书——《标题的艺术》。《标题的艺术》是探索标题制作的专著,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彭朝丞同志。全书包括“标题的种类、作用及其特色”,“制作标题的基本要求与技巧”、“标题的制作方式举要”、“修辞手段在标题中的应用”、“标点在标题中的独特表达作用”、“标题的排列与美化”等章目,从新闻学、语言学、美学和哲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这“一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