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就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或只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偏激的做法。只有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实行“双向开发”,才能发挥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针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重要,优先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更有利于智力因素的发展。其理由是:1.在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淮北教育学院附小邢瑞兰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注重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作文...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智力因素而常常忽视非智力因素,也就经常会有"有心插花花不发"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可以看到非智力因素起着不可估量的制约作用。所以,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必须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智力因素,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非智力因素,造成非智力因素不良的结果,进而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培养教学能力,我们应重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在这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一、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坚持不懈地去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但是人的兴趣并不是出生就有的,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6.
王小勤 《学周刊C版》2010,(3):119-120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注重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戴建红 《现代语文》2005,(2):111-112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制约,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但目前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智慧火花难以迸发。如何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其智力发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呢?一、兴趣的培养兴趣往往是阅读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好之”“乐之”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1.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急于读下去探个究竟的浓厚兴趣;2.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再现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景,…  相似文献   

8.
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还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将从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引导、意志的磨练、性格的培养、情感的升华这五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它们的关系是辨证的.智力因素是开发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是培养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因此,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情感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磨练意志品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李德华  付安庆 《时代教育》2006,(12):105-10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人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谈几点浅显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习中的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自然要影响操作系统.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界说及研究背景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考查,除了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同样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大面积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不应只重视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开发,还应重视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抱负水平和自我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自燕国材教授一九八三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非智力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感知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及记忆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既有智力活动构成的操作系统,又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的发展往往会使非智力因素得到相应的锻炼,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则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提高,能有效地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发和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京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在充分发展学生的注意、语言、观察、记忆、感知、想象、联想、思维等这些智力因素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智力因素就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当然,没有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注意、自信心、自制力、性格、气质等。对于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因为其智力差,而是因为他们只注重了知识的接受,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挥,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失兴趣和动力,甚至丧失信心,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意志。教师若是在教学中能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8.
现就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学法指导,谈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潜移默化、旷日持久的积累过程。因此,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智力因素的发展,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和谐共振中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尤为重要。 1.注重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做法,赏识学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姚张华 《教育》2013,(2):50-51
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成绩差距会逐渐拉大,一些原本比较聪明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别。从“学”的方面看,。是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较大:二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性不明;三是学习方法不对,死记硬背套路多。从“教”的方面看,一是教育思想问题,忽视了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二是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学只重知识的结论,忽视结论产生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成绩差的丰要矛盾在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的特点是富有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