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9,(4):43-43
澳大利亚报纸周末版的操作方法 1.设置专门的周末版采编团队,专门办周末报纸。从采编人员中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周末版;报业集团内的网络媒体、新媒体、子报等为主报的周末版造势;与同城的电视、广播等媒体联合,提前推销报纸周末版的独家新闻。2.提高新闻质量,让不同类型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周末版面是平时的2倍。新闻质量比平时更高;专门开辟主打有消费能力人士的专版;增版不力11价,周末版广告版能占到版面总数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2.
报纸办“周末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不仅综合性日报办“周末版”,一些周三四刊的专业性报纸也办“周末版”;已办“周末版”的报纸扩大了版面,没有办的报纸也要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张报纸的周末版,与新闻版的一个重要不同就在于他的独家报道,因为,读看报纸的周末版,并不是为了看当天的新闻,而是为了解在新闻版上不容易看到鲜为人知,详实深入的独家报道,所以,独家报道就成为周末版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报纸扩版如一股狂潮席卷中国报界。几乎所有的报社,都一个劲地扩大自己报纸的版面。四开变对开,四版交八版、十二版、十六版,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和各种专版专刊纷纷问世,从而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报纸扩版现象。那么,怎样通过报纸扩版来深化新闻业务改革呢?我认为在总体策划和具体操作上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6.
报纸专刊现象初探广西大学新闻系万丽近年来报纸版面内容成为新闻业务改革的热点。最初是周末版兴起,大幅度增加娱乐性、趣味性文章,在编排上较正版(星期一至星期五的版面)口味风格更贴近大众生活,一时声誉鹊起。周末版在大受欢迎同时也有隐忧存在,它抢了正版的风头...  相似文献   

7.
增强周末版的新闻性韩白云周末版是依附在党报上的新闻版现在广泛流行的周末版,是对开的活页杂志,还是每周亮相一次的新闻版,对此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周末版的属性应为新闻版,这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报纸是新闻纸,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以传播新闻为自己...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大街小巷之报刊零售点,到处可见品种繁多、版面活泼的报纸周末版、星期天刊、月末刊等等(以下简称周末版)。报纸周末版方兴未艾,她伴随其日益深远的影响,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同时也在书报市场占有着相当大的领地。 据1993年底统计,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已达2039种,是1978年105种的5.17倍,这些报纸至今已有半数办有自己的周末版或星期天版等等。有的报社甚至直言不讳地把周末版称为“报纸走向市场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迅速及时地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河南日报从7月1日起,对版面安排、具体内容做出了较大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新闻版,加强了对国内外、省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力度,保证以足够的版面报道国内外和省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取消、合并了一些专版,对一些内容重复、没有新意的专版,重新确定了版性和内容,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的事件和热点问题。同时,增加言论和图片,使版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改革新闻的写作方法,增强报纸的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对周末版进行了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周末版更加突出新闻性、社会性、参与性和信息传播、文化宣导、娱乐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春,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闻现象——“周末版现象”。1993年春,“周末版现象”蓬勃发展,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新格局。本文所说的“周末版”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扩大版。一两家报纸办周末版不能称为“现象”,许多家报纸在一段时间内都办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扩大版,才能称为“周末版现象”。这使我想起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春,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厂一种引人注目的新闻现象——“周末版现象”。 1993年春,“周末版现象”蓬勃发展,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新格局。本文所说的“周末版”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扩大版。一两家报纸办周末版不能称为“现象”,许多家报纸在一段时间内部办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扩大版,才能称为“周末版现象”。这使我想起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2.
露角新荷──报纸副刊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张雅安进人九十年代,尤其是近一、二年间,报纸副刊版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惹眼的是“周末版”席卷全国。这种具有副刊性质的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社会版、休闲版以其杂志化的面孔,出现在各地报摊上,销路大增,而且还颇受...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专版,依附在报纸新闻版后面,是报纸上的非新闻版面。它不像新闻版那样,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也不同于专门的副刊版,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而是介于新闻版和综合性副刊之间。就《战士报》这样一张四开报纸的情况来看,专版一般安排在三四版,数量占报纸版面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4.
W·施拉姆曾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到,大众媒介传播有“开创经济行为”的功能。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一些报纸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纷纷开辟投资理财等版面,如刊登动态新闻为主的《广州日报》投资日版和刊登服务新闻为主的理财周末版,《羊城晚报》每  相似文献   

15.
《楚天周末》是湖北日报社主办的一张周末报纸。 近两三年来,全国众多的报纸纷纷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并新生了不少类似“周末版”性质的报纸。这种被称为“周末版现象”的出现,适应和符合了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和符合了广大报纸读者的新需求,也是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6.
星期天刊现象令人羡慕 美国报纸最令中国同行羡慕的景象之一,就是那内容庞杂、广告丰富、发行量巨大的星期天刊。中国报纸的星期天版或周末版却是读者大量流失、广告大幅减少、版面不断萎缩、收入亏多盈少。一些报纸近几年来在“夺回星期六、争取星期天”口号下作了不少努力,版面数量也一再扩大,但收效并不显著。在我的视野里,中国的日报周末版(指周六和周日)能盈利者为凤毛麟角,甚至没有。《广州日报》曾表示周末版已扭亏为盈,但业界对此仍有怀疑。而美国报纸的星期天刊,内容极其丰富,较平日刊多2到3倍,因而很受读者欢迎。尽管价格是平日刊的3至4倍,这些星期天刊的发行量仍普遍比平日版多,有的多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8,(2)
谈谈报纸周末版存在的几个问题文/张羽如果把1981年1月《中国青年报》推出的“星期刊”视作我国报纸周末版的“首家”,那么,我国报纸周末版已经走过了十七年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全国各级各类报纸大都增设了周末版(或星期刊、旬末版、月末版)。周末版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许多报纸纷纷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文摘版”,报界统称为“周末版现象”。报纸“周末版”的出现,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从而吸引了大批读者,大多数报纸的周末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讳言,也有不少报纸的周末版存在格调不高等问题,需要亟待解决提高质量。进一步办好周末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近年来,我国报业发展很快,有相当数量的报纸出版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等(以下统称“周末版”)。大部分报纸的“周末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扩大信息量,增强教育和服务功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少数报纸的“周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各地报纸不断扩版、增刊,副刊在报纸中所占版面的比重相应扩大,尤其“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风起云涌。但是,如何办好党报的副刊及其延伸的“周末版”、“月末版”,“星期刊”呢?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宗旨不变,方向不偏,阵地不乱,格调不降;保持它的新闻特色,地方特色,版式特色;做到社会效益为主,正刊为主,自编自采为主,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在组织稿源方面,努力挖掘地方“富矿”,提高副刊品味。 我们在挖掘地方“富矿”方面,一是从宣传本地区灿烂的,民族文化着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