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研究可以从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紧张、教师职业倦怠、横向比较等层面入手,教师职业紧张的主要压力源有:社会压力源包括(1)过高的职业期待和过低的待遇,(2)社会变革带来的压力;学校压力源包括(1)工作的负荷重,(2)同事关系紧张,(2)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违纪行为严重,(4)考试的压力大,(5)教师的角色冲突严重等。通过教师职业紧张研究思路及其压力源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种外力,是导致教师职业紧张的外因,而内因则是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教师过高的期望、过低的能力、过高的感受力等,均影响着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进而引发不必要的职业紧张心理。所以应强化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支持系统,确保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在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降低对压力的感受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是近年国内外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焦点。笔者在2008年4月,对吉化一中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有较大压力"的教师占88.35%(包括极大压力41.75%和较大压力46.60%)。这说明,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过度,会导致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了藏、汉大学生个人自身压力和社会环境压力的特点。个人自身压力,包括家庭压力、适应压力、健康压力、恋爱压力、自卑压力和挫折压力。社会环境压力,包括人际压力、择业压力、情绪压力、学校环境压力和学业压力。并在性别、年级、家庭来源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警察,在当代社会中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使命,作为一种压力密集型职业,其势必要承受高于其它职业的种种应激及其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过度压力(包括程度过度和持续时间过度)可引起各类身心疾病.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缓解从警生涯中的应激与压力,对于当前保护公安民警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应激(心理压力)的概念剖析和压力缓解策略的简介,为目前正在发展中的公安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逐渐增多。于红晖(1996)、徐长江(1998)、朱从书(2002)、徐富明(2003)、许延礼(2003)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压力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由于高考等原因,高中教师必然面临着与其他教师一些不同的工作压力。但综合近10年的文献研究发现,关于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专门研究还很少。其中,许延礼(2003)的研究结论是,从总体来看,高中  相似文献   

6.
论承受力     
本文讨论的问题有三:一是承受力的基本涵义,包括界定和承受过程。二是受力与压力,包括什么是压力、压力源、压力的意义。三是怎样提高承受力,包括注意平时锻炼,认真应对过程,善于事后调适。我拟对“五力”(适应力、承受力、耐挫力、抗诱力与调控力)做番考察。本文专论承受力。一、承受力的基本涵义(一)什么是承受力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中,常常会遭受到意中的或意外的种种压力,如工作紧张、他人批评、领导误解、人际关系不协调,乃至蒙受不白之冤等,会给主体心理上造成一定的紧张或痛苦。而人们承受种种压力的心理力量就叫做承受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谓职业倦怠(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等心理不适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压力(stress)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以及由此产生的身心反应;紧张(strain)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压力无效应付而导  相似文献   

8.
以往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局限于问卷和经验描述。本研究采用对30名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的方法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使用质性研究数据分析软件Nvivo7.0对访谈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社会认可、师生问题等;(2)可以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研究、生活、交友、就业等多种压力之中,身心健康都存在不安定因素,高校图书馆具有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具体措施包括(1)提供的信息平台,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2)成立阅读疗法协会小组;(3)创建"阅读疗法"阅览室;(4)建立网络咨询平台等。  相似文献   

10.
情态证据指的是在庭审时,被告人或证人的面部、声音或身体等各部分及其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情态证据的产生原理包含压力施加、压力中介和压力反应。压力的来源是综合性的,既有躯体性和心理性,也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压力中介包括心理中介与生理中介两种,具体包括压力承受力和对压力的理解问题。压力反应即情态反应,是个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后引起的心理与生理变化。情态证据的认知原理包括情态的观察与判断。主观上,审判者应该注意到情态的重要性;客观上,需具有良好的观察机会和环境。在情态证据的判断上,不仅需要观察其情态的外在表现,更需要了解情态表达的语境(场合)和证人的情态基准。  相似文献   

11.
枯竭(Burnout)用来描述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扭曲时所面临的困难,是对在工作中产生的情感的、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慢性反应。目前关于枯竭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的探讨还很少,枯竭包括耗尽、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枯竭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型,并出现新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2.
所谓职业倦怠(bum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压力(stress)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紧张(strain)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压力无效应付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自我评价低、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不在焉、挫折感增强、工作绩效降低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边远地区300名在职中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压力基本表现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边远地区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边远地区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普遍较大,24.1%的女教师体验着重度的职业压力。(2)边远地区初中女教师在职业压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小学和高中女教师;主科教师在考试压力和工作负荷方面压力显著高于副科教师;班主任教师在考试压力和工作负荷方面压力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3)部分女教师面临家庭与事业发展的双重冲突,尤以研究生学历女性为最。(4)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前提,增强自我职业压力管理能力是缓释教师职业压力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对商洛学院149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外部压力、自我强加压力、挫折刺激压力、内心冲突压力和生活变故压力;(2)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男生高于女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大,四年级压力最大,三年级、二年级次之,一年级压力最小;(4)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源在于学业压力和择业压力,另外专业的某些特性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来源,探讨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差异,进而希望能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提供参考。所采用的方法:于山西省大同市选取小学教师300名,发放《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进行测量,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1)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与社会维度。(2)在性别变量中,男性教师在社会维度方面的压力显著高于女性教师的压力。(3)在学历变量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工作特征和职业发展方面面临更多的压力。(4)在教龄变量中,教龄不满十年的教师比教龄十年或者十年以上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面临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冯永华 《考试周刊》2008,(47):239-240
引言工作压力是压力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从多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可有多种不同的定义,综合而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工作压力的静态学说和工作压力的动态学说,诸多定义都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的。(于文宏、李焰,2006)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结构压力的概念 (理解 )压强的概念 (掌握 )液体的压强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 (会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理解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理解 )大气的压强大气压的现象(理解→知道 )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知道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理解→知道 )二、复习指导(一 )压力1 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压力与重力压力与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的区别如下表 :区别内容 压力重力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挤压而产生的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 总是跟受力面垂直并指向受力面 总是竖直向下大…  相似文献   

18.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就是要分析出这些力.如何使分析结果正确,特别是同一研究对象条件稍作改变,受力分析时不至于凭空多加力也不随意少力,我们不妨按力的种类进行分步分析,并在每步中掌握  相似文献   

19.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初中物理初步学习了重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受力分析时主要分析出以上这几种力.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必须掌握分析物体受力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来的,它被定义为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连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包括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或称性格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