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捧读2004年第2期《集邮博览》杂志,一则“无锡将举办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的信息,让广大集邮研究者、邮文作者喜出望外,拍手叫好! 这则仅400字的信息,却传递了许多现代开放性的集邮特色:此届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由无锡市集邮协会、无锡市文化宫、《集邮博览》文献集邮联谊会等单位联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送走2009年,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每次我翻开《集邮博览》,读罢"一字文"就有好戏在后头的感觉。《集邮博览》让我开阔了眼界。她是读者的伴  相似文献   

3.
2017年,我依然徜徉在自己的集邮世界中,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快乐集邮。邮文写作在我的退休生活中,写邮文成为一大乐事,这一年我沉浸在邮海文山中,不亦乐乎。2017年,我在专业集邮报刊《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和内部发行报刊《生肖集邮》、《洛阳集邮》《百川集邮》(洛阳)、《夕阳红报》(洛阳)、《化工邮苑》(上海)、《西游记集邮》(河北)、《麒麟集邮》(南京)上共发表集邮文章45篇,内容着重在邮票图案研究、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05年第5期发表了西安范立民先生的《我国印数较大的几种集邮图书》一文,让我们了解到有哪些印量较多的集邮图书。但是配文附有的“印数大于10万册(含)的集邮图书统计表”中的集邮图书,不仅在邮书名称、出版时间和印数上有一些错误,而且还少列出了三种,现做一纠正与补充。同时对因统计与  相似文献   

5.
江宁 《集邮博览》2011,(2):85-85
近日阅读了《集邮博览》2010年第10期第90页上的《80版50元人民币价值解析》一文,笔者就该文提出一点补充及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6.
《集邮博览》第五期发表了《盛悟生一鲜为人知的背后》一文,这又让我回想起早年与盛悟生相处的几件事,事情还要从一封残信说起。  相似文献   

7.
《大众集邮》一书出版由集邮家童国忠编写的个人集邮文集《童国忠集邮文集·大众集邮》一书近日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自1985年开始发表集邮文章。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共撰写了邮文500多篇,这本《大众集邮》收录了其中的100多篇。该书分为四个部分,分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0年6、7期发表了李明等先生《外国在华邮政属于中国邮政史范畴》文章后,张莘农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4期发表《“外国在华邮政”不属于中国邮政史范畴》一文,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李明等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8期发表《再论外国在华邮政属中国邮政史范畴》文章,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王微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11期发表《依然值得商榷》一文,谈了自己的观点。此后一年多来,未见有人再撰文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极限集邮发展很快,报导、研究极限集邮的专门报刊就有200多种。本文将我国大陆发行的极限集邮报刊(民刊)做个较完整地介绍。本刊总第168期“我国的极限集邮文献”和“三个较有特色的极限集邮民刊”二文介绍过的《极限集邮》、《极限纵横》、《极限集邮者》、《邮限邮讯》、《极限研究》、《三秦极限》、《金陵极限集邮》,本文不再赘述。如有错漏,望同好补正。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邮》2007年第5期刊登《2006年纪特邮票原地封大盘点》一文(以下简称《盘》文),收入邮戳约200种,其中定为相关封的邮戳约85种。按《盘》文相关封邮戳比例高达42%的量值,此文似应改名为《2006年纪特邮票原地封与相关地封大盘点》才切题,“原地集邮展览”和《原地集邮类评审规则》也要作相应修改才合适。  相似文献   

11.
元甲 《集邮博览》2009,(7):64-65
《集邮博览》2008年第5期21页郑启五先生《一拉一推说集邮》一文写得很有趣,读来令人深思。集邮和钓鱼虽说不可同日而语,细细琢磨却有些许相通之处。二者均为文化活动,如果单纯说集邮好或者单纯强  相似文献   

12.
《冬青集邮文选》(续)2005年8月由香港中国邮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冬青集邮文选》是刘道宜先生的个人文集。刘道宜先生现为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邮协常务理事。刘道宜先生酷爱集邮,今年刘道宜先生集邮已满60年。刘道宜先生还善于写集邮文章,他的文  相似文献   

13.
来函照登     
《集邮博览》编辑部: 见《集邮博览》2004年第九期“来函照登”倪利民“莫把《集邮博览》办成《集邮研究》”一文,对此,看法不尽认同。《集邮博览》的“博览”,有“多广”之意,即所刊内容可涉及集邮各个领域,兼普及与提高尽可能适应各层次集邮者的要求。历年来《集邮博览》刊有研究之类文章,对集邮者广开思路,献计献策,分析透视,很有启示。也有别于其他刊物,这也是我长期订阅的一个理由。就以第九期为例,“研究”8页、  相似文献   

14.
静水 《集邮博览》2010,(1):32-33
摄影让他走近台湾邮友张绍先爱摄影,也爱集邮,1989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摄影艺术节"上,他结识了台湾《中华摄影》周刊社社长曹荣增,并受邀为《中华摄影》撰写大陆有关摄影文  相似文献   

15.
2017,我在快乐集邮中又度过了一年,在此盘点一下我收获的种种集邮快乐。收集集邮文献之乐。通过订阅、邮友惠赠、交换等方式,我已收集到近百种2017年出版的集邮报刊。承蒙厚爱,2017年黄锡受老师惠赠大作《草根集邮文选》、洪忠基老师惠赠大作《此物最相思—邮海心迹》。有这么多集邮书刊为伴,学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我因生活充实而快乐。学写邮文之乐。2017年发出邮文188篇,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中国知网”(http:// www.cnki.net)检索本社编辑发表的论文,笔者在《集邮博览》2005年12 期发表的《完善邮文索引服务集邮研究》也在其中。原来《集邮博览》的文章已经“上网”了。就此检索,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月初已收录《集邮博览》2003年第1期至2006年第2 期刊发的集邮和收藏文章(含广告)  相似文献   

17.
图书简介     
《图说集邮》 由祝仲铨、张保先合著的《图说集邮》一书,2004年3月由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本书的两位作者曾经合作为河南省高校开设集邮文化课编写教材《集邮学》。 这本《图说集邮》以图说文,以文讲图,图文并茂,从集邮的意义、邮票及其他邮品,从收集、收藏、欣赏、研究、鉴别,从集邮的类别、邮集的编组、集邮展览等多个方面向广大集邮者,特别是青少年介绍了集邮的基础知识。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直观易懂,既可作为一本观赏性图书,也可以作为《集邮学》的辅助教材。 该书采用32开本,用纸考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邮坛,有位公开声称“集邮只是玩玩而已”的名家,他便是林霏开(李德铭)。每得闲暇,他或徜徉集邮街,或“兴之所至,随手拈来”,居然为我们“拈来”了《集邮与欣赏》、《集邮乐趣集》、《世界邮票小型张》、《世界邮票精品图录》、《邮海掇英》等10部集邮专著,在国内够得上是一位“多而精”的邮文耕耘者。  相似文献   

19.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8,(2):110-110
《邮戳中重温长征途中的会议》一文黎平会议邮戳补遗尊敬的编辑同志:近期拜读了2017年12期《集邮博览》中刊登的《邮戳中重温长征途中的会议》一文,作为在黎平工作的一名集邮爱好者,现在此补充一个2017年刻制的关于黎平会议的连体纪念日戳。  相似文献   

20.
J67《鲁迅诞辰一百周年》邮票发行前,邮票设计者张克让曾在1981年第8期《集邮》杂志上发表《茅盾为鲁迅纪念邮票题签》一文:“我接受了设计这套邮票图稿的任务,决定用鲁迅先生一生倡导的木刻艺术,并请鲁迅的老战友题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