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批批大学毕业生纷纷跨进新闻单位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记者正在接替中、老年记者,活跃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青年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新闻业务能力,帮助他们迅速健康成长?是当前新闻改革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我看,当前不少新闻单位在培养、使用青年记者中存在着“两多两少”——即使用多、培养少,批评多,帮助少的现象。在新闻改革中普遍忽视、放松了对青年记者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培训,单纯地叫他们自己去闯,让其自生自长或自生自灭。有的新闻单位的领导习惯于使用“成品人”,对新进来的大学生不注意培养教育,“传、帮、带”的好传统淡化  相似文献   

2.
《长江日报》两年多来注重抓好青年记者成长关键期的培养工作,从思想、业务和机制上,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年成长的“生态环境”,使一批青年记者脱颖而出,逐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力军。《长江日报》采取的“抓关键”.就是抓住年轻记者参加新闻工作头两三年的重要时期,从政治思想和新闻业务两方面加强培养,着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敬业、爱业的热情,产生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内在动力;“压担子”,就是通过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采用“逼”和“压”的外力作用,并勇于放手让崭露头角的青年记者在重头报道中挑大梁,使他…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中直团工委、中直青联授予勇敢深入抗击“非典”最前沿采访,在报道中做出突出成绩的10名中直新闻单位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青年五四奖章”。得知这一消息,我们立即约请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记者李士燕、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视点”采编室记者黄全权撰写文章,谈他们在一线采访的感受和体会。编发这组文章,我们激动不已。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他们无所畏惧,迎难而上,显示了党的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情怀,谱写了“记者也是真正的战士”的壮美诗篇。他们是党和人民所信赖的新闻队伍的骄傲,是全国80万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历史将永远铭记:2003年春季,在中国,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有这样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记者走向抗击“非典”报道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复刊初期招聘了一批青年记者、编辑。两年来,我们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使这批“小字辈”发挥了大作用。 1981年下半年,参加复刊筹建工作的只有五位同志,没有一个上过大学;其中虽有几位从事过报纸工作,但多数由于各种原因已中断新闻工作多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组织  相似文献   

5.
2月24日上午,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参加“骑行千里访百强”活动的陕西省宝鸡日报社5名青年记者,在热烈的掌声和鞭炮声中顶风冒雪启程了。今年,宝鸡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宝鸡经济上台阶,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创“十强乡镇百强村”活动。宝鸡日报社积极配合,决定派一批青年记一者“骑行千里访百强”,报上也相应开辟专栏等。这次活动,他们将深入全市12个县区103个村进行实地采访,历时100余天。这对年轻记者将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  相似文献   

6.
《经济日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青年记者在编辑部占了很大比例。我的同行告诉我,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和其他领导同志都很重视对中青年记者的培养。他们支持罗开富徒步采访红军万里长征路,在记者队伍中引起了“六级地震”,紧接着,驻河北记者董立国骑车采访河北四十六县,又有赵健、邓维的“西藏行”和姜洋的“长江行”……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经济日报编辑部访问时,无论在记者调度中心,夜班编辑室,还是其他部门,仿佛置身于处处有生气的环境里。在那儿,中青年编辑、记者挑起了大梁。特别是记者调度中心指挥记者采访,编发出一组组组合报道的,竟是几个青年人。我,不由地想起两年前,安岗同志对该报青年同志说过的话:“我喜欢和青年人在一起,有人认为,青年人常招麻烦,我不这样看。我们自己都是从青年过来的,我十七岁参加革命,十九岁从事新闻工作,一直到现在。《经济日报》对青年人来说,是事业的开拓,对我来说,可能就是生命的归宿。”给中青年记者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经济日报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许就是安岗所说的“生命的归宿”所闪现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11.
国庆前夕,我们组织一批青年记者、编辑,赴浙东与浙南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进行调查访问。在20天左右的基层实践中,他们不畏台风的袭击,下小岛,上山村,访问基层干部和农民,并与他们同吃同住.这次采访活动,除  相似文献   

12.
在丹桂飘香,枫叶如火的金秋时节,首都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学者成立了一家民间学术团体——社会文化开发研究所。他们不急于采撷那并不丰饶的秋实,也不急于“开发”鼓胀私囊的新产品。“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耕耘播种,我们的那片土地太过贫瘠,经不起不负责任的掠夺性榨取。”——他们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作家、政治家与记者初学新闻,大概都听人说过,新闻界是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政界,一条路通向文学界。翻开中国新闻史,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型记者,像梁启超、章太炎、瞿秋白,各领一时风骚。再往里看去,是喧闹的作家型记者的方阵,里面熟悉的面孔不胜枚举。可是,他们在新闻界闯荡了一番后,终于还是成就别一种伟大的事业去了。老死在新闻的屋檐下的名记者竟是那么少。解放以后若干年里,在极左路线和封建遗产的双重挤压下,新闻一度沦为政策的图解乃至政治角逐场上的“打手”,中国记者的路越走越窄。出路只有一条,充当“墙头政治家”,上面刮什么风就掀什么浪,搞什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 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 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庆前夕,我们组织一批青年记者、编辑,赴浙东与浙南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进行调查访问。在20天左右的基层实践中,他们不畏台风的袭击,下小岛,上山村,访问基层干部和农民,并与他们同吃同住。这次采访活动,除了产生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稿件以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锻炼了我们队伍的作风。作风建设,是新闻队伍建设中的一大课题。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以前,正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胡愈之、夏衍、范长江、羊枣等一大批进步记者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它孕育了今天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1987年11月8日是这个组织成立50周年纪念日。年前,记者访问了正在住院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同志。记者:冷西同志,听说您病了。许多新闻界同行托我转达他们的问候,祝您  相似文献   

17.
有句俗语,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接触过不少青年记者和通讯员,深感他们思维方法不同,主观努力不同,进步快慢也就不同。有几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次,一个青年记者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某地区在农村建立科技推广网的问题。我起草后,让那个青年记者过目。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接过我的稿子后说:“我还要看你的原稿,看你是咋修改的。”我听了猛然一惊。因为过去从来没人向我索要过原稿,他是第一个。这个青年人肯动脑子,敢于追根探底,主观能动性强,很有希望。连着采  相似文献   

18.
2月24日上午,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参加“骑行千里访百强”活动的陕西省宝鸡日报社5名青年记者,在热烈的掌声和鞭炮声中顶风冒雪启程了。今年,宝鸡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宝鸡经济上台阶,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创“十强乡镇百强村”活动。宝鸡日报社积极配合,决定派一批青年记一者“骑行千里访百强”,报上也相应开辟专栏等。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新闻     
方华全国百余名青年记者奔赴西部采访  “中国百名青年记者西部行”的第五批记者分团10余名记者日前赴新疆采访。据了解,全国100多家新闻单位的150多名记者将分12批参加由中国记协策划组织的此次大型采访调研活动。截至目前,前四批80多名记者采访已基本结束。此次活动将持续到11月份。  为了配合党中央开发西部的战略部署,中国记协于今年年初策划了此次活动,目的是让青年记者深入到我国老少边穷地区采访锻炼,了解基层,了解生活,经受考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  相似文献   

20.
《新闻天地》2010,(2):21-22
中青班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朱明德告诉记者:“我们到党校也是很怕考试的。”一是平时系统学习少,基本上没人来考他们;二是记忆力毕竟此不上青年学生了;三是爱面子,怕考不好招人笑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