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2008,(12):59-59
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刘少奇与新闻工作”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也是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发表50周年。现在,重温少奇同志的这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谈话,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把新时期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对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好的纪念。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刘少奇诞辰110周年。刘少奇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组成人员,无论是在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都十分关注我国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11,(7):12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百种红色经典连环画"在建党90周年纪念日前夕出版发行。这套书有《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刘少奇同志在安源》、《地球的红飘带》、《铁道游击队》、《鸡毛信》、《狼牙山五壮士》、《南京路上好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是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内一支重要的笔"[1].过去论者大多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各方面论及刘少奇同志的伟大贡献,而对他在报刊工作方面的贡献却很少涉及.本文拟就民主革命时期的刘少奇与党的报刊工作这一问题试加论述,以求教于方家.刘少奇同志是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内一支重要的笔,这与他少年时代的勤勉好学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怀念     
今年的11月24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值得骄傲的是,我曾新眼目睹了少奇同志的风采,并把一束代表丹东人民对少奇同志的爱戴之情的鲜花亲手献给了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7.
今年11月24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刘少奇同志生前对新闻工作甚为关心,为纪念他的诞辰,我们特发表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为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刊登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同时发表部分新闻工作者、理论工...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22日下午,教育部隆重举行《少奇百年祭》赠书仪式。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陈至立同志,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刘少奇同志的女儿刘爱琴同志,女婿沃宝田同志,教育部办公厅、高等教育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的司长们,以及来自在京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馆长和老师们共40多人参加了赠书仪式。 1998年,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刘少奇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和中国革命博…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刘少奇同志"一向是关心和爱护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的.他曾经代表党中央对新闻、广播事业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这些指示,"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的许多重要指示一起,一直成为办好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主导思想"①.其中,最重要和最系统的一次是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为了起草党的"八大"政治报告,约请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座谈,对各条战线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时,与中央广播事业局(下文简称中央广播局)的有关领导进行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陈红玉 《新闻窗》2008,(1):56-5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发表60周年。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谈话》,是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的光辉文献。这个《谈话》和同年10月刘少奇同志《和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堪称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经典双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入门必读。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同志们: 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50周年的时候,我们深切怀念我们党的老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同志。我国人民广播事业是在他们的亲切关怀下创建起来的。特别是周恩来同志,在1940年3月,从莫斯科把季米特洛夫同志以共产国际名义赠送给我们党的一部广播发射机带到延安。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在我们党成立三十七周年纪念日的前夕,北京日报编辑部的同志正在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精心编排着准备套红的“七一”的报纸版面。下午四点钟,我们敬爱的刘少奇同志,由社长范瑾同志等陪同,来到北京日报社三楼会议室。“少奇同志来  相似文献   

14.
新四军是8年抗战中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主力部队之一,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也是当时全国19个解放区的重要组织部分。而新四军的转危为安和发展壮大,以及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刘少奇同志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值此建军80周年之际,记下刘少奇的这一段历史功绩,对于缅怀先烈,教育后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二届学术年会,于3月5日至10日在花城广州召开。大会首先进行了学术思想交流。开幕当天,正值周恩来同志诞辰90周年。今年11月又是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来自首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新闻界知名人士和论文作者共180余人,怀着崇敬和悼念的心情,听取了《建设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卓越思想和光辉实践——纪念周恩来同志领导(新华日报)的革命活动》和《对刘少奇新闻思想的探索》等论文报告,而后本着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工作经验的要求,围绕新闻观念更新、新闻体制改革、新闻立法  相似文献   

16.
1955年9月13日,一场庄严肃穆的追悼会在北京太庙举行.毛泽东主席为追悼会亲笔书写横额,刘少奇亲至会场并致悼词.追悼会是为1953年在北京病逝的日本共产党总主席德田球一举行的.刘少奇在悼词中说:"德田同志在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前夕遭受麦克阿瑟的严重迫害而不得不转入地下活动的时候,他还领导日本共产党中央制定了日本共产党的新纲领.直到德田同志因身患重病不得不设法来中国就医以前,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光荣岗位."  相似文献   

17.
胡服的文件     
胡服是刘少奇同志的一个化名.1939年至1942年,少奇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中原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期间,公开发表文章,或内部签署文电,多用胡服这个名字.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与少奇同志的来往文电多以胡服相称.这样,少奇同志在抗日烽火中驰骋中原3年多,积存了大批党内文件,作战电报和密电码.由于少奇同志对这些材料爱不能舍,随时携带使用,人们称之为"胡服的文件".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缅怀刘少奇的丰功伟绩,上海市档案馆于日前向社会介绍一批馆藏的有关刘少奇在不同历史时期活动的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19.
"桥梁"、"导线"是对党的新闻媒介的作用的一种喻证,强调了党的新闻媒介在沟通党中央领导机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所起到的双向传播作用.较早使用这两个比喻的是刘少奇同志. 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而其中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报纸、新华社.你们的工作,你们的事业,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必须有这些桥梁,千座桥,万条线,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报纸.人民代表会议开几天就过去了,你们的报纸是天天出版.  相似文献   

20.
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前夕,舟山市档案馆接到舟山社科研究所所长王中同志一个电话.说他于1946年在重庆读书时,曾以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学生代表的身份随同吴有训、李旭日、马寅初等社会名流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五"学生运动大游行,时值周恩来同志抵重庆参加旧政协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