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Open Access(OA)2020战略背景下欧洲开放获取运动发展新趋势,探索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提供参照。【方法】 整理第十二届欧洲学术出版会议的资料和交流情况,分析内容,研究文献。【结果】 阐述了当前国际开放获取运动发展状况以及欧洲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结论】 OA2020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切实推动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开放获取期刊的繁荣,但是同时也存在出版商缺乏原生动力、开放存取期刊面临信任危机、缺少资金的领域和机构难以实现开放获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以下简称“EDP”)于2020年开始试点“为开放而订阅”(S2O)模型。系统探究该模型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为学术期刊进行开放获取转型提供思路和案例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及数据统计分析法详细分析S2O模型的背景、转换时间轴、出版成本、订阅收入等。【结果】S2O计划得到法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Knowledge Unlatched及法国国家开放科学基金会等机构和基金的资助和支持。EDP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6种S2O期刊中,3种期刊的2022年订阅收入超越2020年,3种期刊基本保持稳定,2021年、2022年参与计划的6种期刊均成功完成开放获取转型。【结论】S2O作为一种具备替代性和革命性的钻石开放获取模型,已被全球学术出版界认可,越来越多的期刊和出版商采用该模型。我国目前的学术出版也朝开放获取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一些规模尚可的期刊集群。这些有出版话语权的刊群在充分调研订阅用户意愿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借鉴EDP的试点经验,尝试用S2O模型替代论文处理费,减轻作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开放科学建设的具体实践,为我国学术出版开放科学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梳理,对国外10家学术出版机构的出版实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其在科技期刊、科学专著、科学数据、同行评议等方面的实践举措与开放模式。【结果】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出版模式以金色开放获取为主,但开放资源占比各有不同。开放出版资金运作以资源处理费为核心,同时出现集体支付、众筹等可持续开放出版实践。国外学术出版机构通过弹性开放政策逐步推进科研数据、同行评议报告等附属研究成果同步开放,丰富学术交流生态。利用资源平台集成多种类开放资源,方便用户访问和使用。【结论】我国学术出版机构应顺应开放科学发展态势,调整出版业务结构,推进期刊开放出版业务纵深发展,横向扩展不同资源载体的开放科研成果。关注以作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满足作者的开放出版需求。构建跨部门的开放协作网络,集成内容、资金、出版服务与资源平台,提升开放出版的集体效能。  相似文献   

4.
开放获取——学术期刊低成本高显示度的重要出版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目的】了解国内外开放获取的发展现状,分析实现开放获取对学术期刊的影响。【方法】 研究Springer旗下新刊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和Nano Research以及进行开放获取改造后的现有学报Optics Express、Cell Research的出版速度、下载量、影响力等。【结果】 数字化出版、开放获取是新创办学术期刊低成本高显示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快速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出版形式。数字化在线开放获取已经被Nature、Science、Cell实践于新刊创办中,也是NPG集团与我国合作创办新刊的出版模式。【结论】学术期刊在出版传播方式上采用开放获取是取得快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世界知名且相对成熟的数字化出版商合作,借用其便捷成熟的Open Access通道,可以提高读者覆盖范围、传播效率和下载频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外科技期刊对播客的应用实践,为国内科技期刊利用播客进行转型和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研究国外代表性期刊利用播客进行学术知识传播的应用实践,同时结合我国科技期刊自身的特点,总结国内科技期刊应用播客的可行策略。【结果】国外科技期刊利用播客推动学术资源开放获取、增强出版机构用户黏性、扩大学术知识服务范围。我国科技期刊应抓住播客产业迅速发展、科技期刊“走出去”、国家鼓励知识开放共享的良好机遇,从搭建知识服务场景、拓展盈利模式、规范播客运营、打造激励机制、强化社交属性、增强用户互动等方面打造有特色的播客内容。【结论】在融媒场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不仅可以利用播客推动学术知识更广泛的传播,还可以开辟一条创新转型路径,从而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促进知识传播向知识服务转变,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应对开放科学给学术期刊带来的挑战,提出构建开放出版与学术交流新模式并以平台思维运营之,以期为中国学术期刊在开放科学下的发展提供理论建议和实践参考。【方法】通过采用文献调研、网络分析、案例分析、思辨研究等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开放科学实践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分析法提出构建一个以平台思维运营的开放出版与学术交流新模式。【结果】中国学术期刊在具体的开放科学实践中存在多元出版格局未建立、重传播渠道建设轻知识内容服务、开放同行评议任重道远、学术期刊平台运营思维欠缺等不足。【结论】以平台思维运营的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与学术交流新模式包括多元融合出版、开放学术交流、科研全流程支持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放获取对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作用,展望变革中学术出版的发展方向。【方法】 引入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在开放获取产生发展过程中,传统学术交流系统受到的影响及变革。【结果】 学术交流生态系统中的四个学术社区受到自身驱动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催生了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打破了原有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平衡,给作者和用户、出版者和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结论】 学术交流生态系统各学术社区在变革中不断适应变化,适应角色转变和新环境带来的冲击,使学术交流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数字环境下国际出版领域的新变化,探寻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对学术与专业学会出版者协会2014—2016年出版创新提名及获奖项目中与科技期刊相关的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版类项目的发展特征。【结果】 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内容组织、呈现、存储和获取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要考虑提供的内容符合“开放、链接、语义、标准、共享、交流”等网络运行环境的要求。【结论】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需要重新确立定位及功能,最大化地利用数字出版优势,为用户带来最佳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公共利益,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方法】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审视现有出版体系对公共利益的关照,探讨现有学术资助体系对公共利益的忽视。【结果】 财政资金的普惠性以及现有财政支持和评价体系的片面导向导致优秀稿源外流,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公共利益。兼顾公共利益的学术期刊出版为开放获取模式。考虑公共利益的学术期刊开放获取路径为:在国家层面建立跨机构协作网络,大力发展自媒体出版,提高科研时效,建立科研社区检索系统,开放获取平台与英文翻译,借助市场力量,改革出版体制。【结论】 提出的改革路径可以为制定中国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网络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期为科技期刊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方法,扫描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发展动态,总结知名出版商的探索和实践,分析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研判科技期刊变革及发展趋势。【结果】 科技期刊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出版方式数字化、技术影响显性化、传播效应立体化、运营模式集群化、出版模式开放化、平台功能集成化、内容组织语义化、评议过程透明化、出版伦理规范化和评价功能增强化。【结论】 科技期刊要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知识传播和科学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